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闲散王爷 > 第三百六十章《凉州词》和《古从军行》

第三百六十章《凉州词》和《古从军行》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首诗粗犷豪放、语短情长,文采壮丽,风格遒劲,宴会盛大豪华,葡萄酒美、夜光杯闪闪发光、但还没开始宴饮,琵琶声突然响起,弦音急促,催人出征,气氛紧张而热烈,令人无限感慨。

但不要讥笑战士醉卧沙场,自古以来,远赴边庭征战的能有几人生还?

战争激烈残酷,但战士们开朗达观、坦荡胸怀、激昂慷慨,他们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以浓厚的浪漫气息,诗化了西北边陲的军旅生活,表现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所取得的卓越的艺术成就和所表现的激昂慷慨的时代精神风貌,为唐诗艺术增添了异彩。

这首《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原本李元景开始写的时候,是李世民站在他的旁边观看,李浩然、房玄龄、虞世南众人只能远远地站在一边,但第一句诗写出来之后,李世民就被深深地迷在了诗句的豪华壮美的境界中,忘记了周围的众人。

而李浩然、房玄龄、虞世南众人因为离得远,伸着头看既看不很清楚、不尽兴、又很辛苦,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往前凑。

然后他们也同样被李元景这惊艳的诗句所震撼,忘了他们身边站着的是李世民,按照君臣礼节,他们是不能这样凑在李世民身边的。

但他们谁都没有觉察到他们已经凑到了李世民身边,李世民也没有感觉到,他的身边突然凑过来了这么多人。

李元景一句一句地往下写,雄奇豪放、积极乐观的诗句很快就深深地迷醉了所有人!

诗写得太好了!

李元景已经写了那么多好诗,他今天再写,依然写得这么了不起,李元景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妖孽啊!

以前,每次李元景说他写诗,李浩然众人都担心,他再写的没有以前写的好,但李元景每一次再写,都写得比以前的更好,或者说和以前的一样好。

李元景写完,示意春绮把这字幅拿开,他好接着写。

春绮双手把这字幅拿起来往一边拿,李世民众人眼睛盯着这字幅,春绮的手移动,他们的眼光也跟着移动。

终于,李世民反应过来,他伸手从春绮的手中把字幅接过来,又匆匆看了一遍,然后他对李元景说:

“六弟,这幅字幅我非常喜欢,我要了。”

担心变成了现实!

李浩然七人今天之所以很早就来了,就是担心如果他们不来,李元景写出了什么特别好的诗和曲谱,被李世民相中了,他就截留去。

现在李世民真的开始截留了,这该怎么办?

他们全都看向李元景,期待李元景能不同意李世民把这首诗截留下来,而是给他们。

李元景听李世民说要这首诗,他虽然觉得李世民没有必要要,像这样的诗,他还能写出许多,但既然李世民开口要了,李元景只能答应。

李元景知道他答应把这幅字幅给李世民,李浩然七人肯定不如意,但李世民这样一争抢、搅合,反倒更能显他字幅的珍贵,效果会更好。

于是他就对李浩然说:

“李大人,今天喝了葡萄酒,我很想多写一些关于葡萄的诗。

都写关于葡萄的诗,写多了,也就没什么价值、意义了,李大人肯定也不喜欢要太多关于葡萄的诗。

接下来我再写的,由李大人挑选,相中的,李大人就要,相不中的,我就卖给别人,或者挂到我的皇家酒楼中。

我皇家酒楼中的字幅被陛下收走之后,我一直没空再写一些挂上去。”

李浩然正满腹不如意,又听李元景说要写许多关于葡萄的诗,他心中更气恼:

写许多关于葡萄的诗,写多了,内容肯定会重复、艺术水平也不一定会都很高。

而李元景写的这一首《凉州词》,实在是好,他不相信李元景再写的关于葡萄的诗,能比这首《凉州词》更好。

但这首《凉州词》李世民已经开口说要了,李元景也答应了,那再想把这首诗要过来是不可能的了。

得想个办法,不能让李元景写一首好诗就被李世民截留。

李世民如此喜欢诗和曲谱,又如此贪得无厌,那李元景写的诗和曲谱,写得好的,哪儿还有他们五姓七望的份儿?

且看看李元景接下来写的怎么样吧。

反正李元景答应给他们五姓七望写七百五十首诗和曲谱,接下来李元景写的,他要好好挑选一番:

李世民可以截留,但如果李元景再写的内容重复、艺术水平也不高,不如这首《凉州词》,那他就不要!

李元景提笔再写:

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颀写的,借批评汉武帝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令无数边关将士埋骨荒野,却换来毫无用处的葡萄,来讽刺唐玄宗不顾边关将士性命、一味开边拓疆的穷兵黩武之举。

而此时,才刚刚贞观二年,唐玄宗李隆基还没有出生,大唐此时不说根本没有能力穷兵黩武、开边拓疆,甚至都被人家打到长安城边,被迫屈辱地签下了渭水之盟,哪里有能力去进攻突厥?

所以在场的所有人看了这诗,都认为这是讽刺汉武帝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的,和大唐无关,自然也没有谁会想到这是李颀讽刺唐玄宗的。

原诗中,“葡萄”写成了“蒲桃”,李元景自然把“葡萄”二字改了过来。

因为大唐没有字典统一规范汉字,所以,许多人写字的时候,就依据自己的喜好,或者因为失误,写了许多别字,这严重影响到后世学子们学习和对诗文的理解,李元景决定等有空了,就编撰一本字典,简化繁体字、规范字义和字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