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闲散王爷 > 第四百二十三章李超尘求见李世民

第四百二十三章李超尘求见李世民

李浩然这样一说,朝中文武大臣就都很失望,既然五姓七望愿意购买,那哪里还有他们的份儿?

李世民听李浩然这样说,他也有点吃惊:

原本他以为,他把这些东西的价钱提高这么多,而五姓七望从李元景那里买,价钱会低得多,他们肯定不会买。

五姓七望无比精明,从来不做赔钱的买卖,而李世民今天也真的没有打算把这东西卖给五姓七望:

李元景已经卖给五姓七望了太多的这瓷器、诗词、曲谱,薅羊毛也不能只拉着一只羊薅。

李世民知道李元景烧制的这精美的瓷器是祭天、祭祖最好的器物,而他的诗词、曲谱则是深厚一个家族底蕴最好的东西。

现在李元景的这些东西,大多都被五姓七望拿走了,其余的一部小部分也被皇宫以及房玄龄、杜如晦等李元景的合伙人分了,外人根本就没有机会购买。

所以即使自己把这东西的价钱提高十倍,大唐官员、大大小小的士族、贵族和商人们,肯定也会买。

当然这东西自己卖这么贵,可能买的人一家只买一件两件,不会买太多。

但即使一家只买一件两件,大唐这么多的官员、贵族、士族、有钱人,也能把这些东西买完,或者说根本就不够分。

但李世民没有想到,自己把这东西的价钱提这么高,明显是坑人的,但五姓七望居然也买。

看来五姓七望对这些东西真的喜欢得很呀。

是啊,这么好的东西,谁不喜欢呢?

决定卖这些东西,李世民也是犹豫再犹豫,咬牙宣布卖的。

现在他一看,这么高的价钱,五姓七望也买,他又有点舍不得卖了:

这么好的东西,五姓七望高价也买,而自己为了筹钱,居然把这些东西卖了,这算什么事?

自己这皇帝做得也太窝囊了!

李世民看着李浩然一副财大气粗、志在必得的样子,心中生气,他就沉着脸对李浩然说:

“李爱卿,赵王的这些东西,你们五姓七望已经弄了不少,现在大唐许多人都急着要这东西,你们不能全都买走,不让别人买一些吧。

你们五姓七望就算了吧。”

李浩然听了,着急地对李世民说:

“陛下,虽然五姓七望买了一些赵王的这瓷器和诗词、曲谱,但赵王的这些东西,总共也没有多少。

而我们五姓七望每一家都有几万户、十几万人口,所以我们买的这些,相比五姓七望这么多人口,这只是杯水车薪,根本就不够分。

因为分这些东西,我们五姓七望七家之间,以及每一家的内部,都闹出了很大的矛盾。

并且,陛下既然卖,就不能不让我们买。

陛下诏令大唐官员和民众捐资抗击疫病、救助大唐百姓,我们五姓七望可是第一个响应,并且每一家都承诺捐出一千贯钱,这样我们七家就是七千贯钱。

大唐有多少人家能一下子捐出一千贯钱?

我们七家第一个响应捐款,并且捐这么多,陛下应该奖励我们五姓七望,有这好东西卖了,自然应该先让我们五姓七望买。

陛下卖这些东西,决不能把我们五姓七望排除在外边。”

李世民听李浩然这样说,他有点犹豫,拿不定主意:

自己拿出来的这些东西不让五姓七望买吧,李浩然说的也很有道理。

虽然五姓七望很强势,但其实他们也是大唐子民。

并且正像李浩然说的那样,自己号召捐款,五姓七望第一个认捐,并且捐出一千贯钱。

大唐能一下子捐出一千贯钱的人家,确实不多,自己没有理由不让他们买。

并且自己把这东西的价钱提高这么多,实在是不值了,五姓七望还愿意买,应该让他们买。

但李世民就是心中有气,他看不得李浩然如此财大气粗、志在必得的嘴脸,并且这些东西确实是好东西,大唐许多人都想要。

因为五姓七望特别强大,李世民暂时不能和他们撕破脸,死拼,所以只能顺着他们,让李元景把他制作的这些好东西,分给他们七成、七成半。

这样大唐别的官员、士族、贵族们,就买不到了,许多人都很有意见,但李世民毫无办法。

这次李世民原本想以募捐的名义,把这东西高价卖出去,等卖完之后,李世民计划,由他下一封诏书,宣布所有购买了他的这东西的人,所出的钱,全部按捐款算,而他的这些东西,则按照奖励捐款之人算。

这次李世民实在是急了,他打算对所有捐款之人,全都按照战功来记录。

而大唐此时官员升迁、授勋赐爵,战功是最重要的依据。

也正因为如此,像程咬金、秦琼、尉迟恭、徐茂公、李靖等人,才全都以平民身份,受封国公和大将军,而五姓七望之人,却因为没有什么军功、战功,在朝廷的职位反倒不高。

正在李世民犹豫之时,金吾卫将军林瑞宏进来向李世民禀报,说陇西李家坐镇京城的族老李超尘,前来面见李世民,有要事禀报。

李世民、李浩然和朝中文武大臣听了全都很是吃惊,李超尘有什么要事向李世民禀报?

五姓七望,千年士族,势力极大,他们甚至有能力改朝换代,千年以来,哪个朝代的皇帝不听他们的、他们看不顺眼了,就支持一个他们看顺眼的人,改换朝代。

他们自认其血统高贵,甚至不屑于搭理五姓七望之外之人,包括当时的皇帝。

也正因为如此,五姓七望并不看重在朝廷做官,他们在朝廷做官的人,也只不过是代表他们五姓七望的传话筒,五姓七望的真正权势掌握在家族族长和族老们的手中。

他们的族长和族老甚至有权处死他们家族在朝廷做官的大臣,这样就出现了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

皇帝轻易不敢处死五姓七望的官员,但五姓七望的族长和族老却有权处死他们。

原本古人信奉杀人偿命,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五姓七望是凌驾在王法之上的,他们处死了他们家族在朝廷做官的大臣,连皇帝都无权干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