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闲散王爷 > 第四百七十章抵御打秋风没有胜算

第四百七十章抵御打秋风没有胜算

于是李元景告诉李世民,这次抵御突厥的打秋风,他准备亲自前往,由他和李靖、李绩、薛仁贵、苏定方共同指挥军队,抵御突厥。

李世民众人听了很是震惊,虽然他们知道李元景很有能力,但这能力也不过是研制出了一些很新奇的东西,至于带兵打仗,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李元景能行吗?

并且,这次指挥军队,李元景居然推荐薛仁贵、苏定方!

此时薛仁贵只是一个十四岁的少年,苏定方才刚刚归顺唐军,声名不显,更没有什么卓著的功勋,李元景凭什么知道苏定方很有能力,可以指挥大唐军队抵御突厥的打秋风?

并且,这次朝廷派去的军队只能是李元景说的两万人,这么少的人,以弱胜强,虽然有李靖、李绩两位被称为大唐军神的大将军前往,但唐军和突厥的力量实在悬殊,让苏定方、薛仁贵指挥,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人放心。

长孙无忌说:

“陛下,虽然这次陛下派两万人马前去抵御突厥打秋风,是为了保护边疆百姓,但很明显,凭这两万人根本不可能抵御得了突厥。

微臣觉得,此次派出的两万人马应该以撤离边疆百姓为主,不能让这两万大军和突厥大军交战。

在明知不敌的情况下不自量力地和敌军交战,那就是送死。

突厥来打秋风了,陛下派两万人马前去抵御,令大唐百姓知道陛下心系百姓就可以了,绝不能把这两万大军白白葬送。”

李元景则告诉李世民,长孙无忌说的虽然有道理,但突厥打过来了,如果大唐军队避而不战,任由突厥屠戮、抢劫百姓,不但会令百姓对朝廷失望,甚至怨恨,有损陛下和大唐威严,还会令突厥更加猖獗。

而他现在研制出来了火枪、炸药包、火药雷,有这些东西,对付突厥打秋风的小股部队,会有奇效。

而突厥兵士们听说大唐有这么厉害的武器,他们就不敢那么猖獗。

其实李元景还有一些没有告诉李世民众人,他这次去,主要是为了教薛仁贵、苏定方众人如何使用的火药、炸药包、火药雷打击突厥兵士,并在实战中教会众人关于游击战、闪电战、攻坚战、阵地战等战斗方法。

只要教会了他们这些战斗方法,那以后哪里再有战争了,就不用自己亲自去了。

李世民对这次突厥前来打秋风很是无奈,他既没有足够的钱财和粮食调派大军,前去围剿突厥兵士,如果像长孙无忌说的那样,对突厥的打秋风避而不战,他又有些咽不下这口气。

而仅仅只派两万大军前去抵御突厥的打秋风,即使是让被称为大唐军神的李靖、李绩二人前去,也绝无胜算。

现在李元景主动请缨,即使他在这场阻击战中起不到一点作用,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没有抵御住突厥的打秋风,现实情况就是这个样子。

至于李元景提议由苏定方、薛仁贵和李靖他们三人,共同率领大唐军队抵御突厥打秋风之事,李世民同样不抱多大的希望:

虽然薛仁贵训练的三百金吾卫兵士战斗力非常强大,但再强大他们不过只有三百人,对于打仗主要靠人海战术的古代来说,三百人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至于苏定方,李世民对他暂时更不抱什么希望,李世民对苏定方一点也不了解,但就凭他一个小小的从五品下武散官游击将军,他能有怎样了不起的军事才能?

虽然派不出去多少兵士,但李世民却非常期望能抵御住突厥的打秋风,突厥之人凶残彪悍,他们打秋风,所过之处烧杀抢掠,惨不忍睹,而千百年来,历朝历代,边疆地区从来都没有阻止得了突厥的打秋风。

不敢指望两万兵士、李靖、李绩、薛仁贵、苏定方能阻止得了突厥打秋风,那李世民所能期待的,也就只有李元景的炸药包,以及那什么火枪、火药雷了。

李世民众人都没有见过李元景的火枪、火药雷是什么模样,威力如何,于是李世民就问李元景他能不能看看这火枪、火药雷是怎样使用的、威力如何。

李元景告诉李世民,等李靖、薛仁贵从陇西回来了,就能让薛仁贵的三百金吾卫向李世民众人展示火枪、和火药雷的威力了。

李世民听了就告诉李元景,李靖、薛仁贵很快就能回来,到时他亲自看看这火枪、火药雷的威力怎样。

当然,虽然李世民众人没有见过这火枪、火药雷的威力,但他们可是都见识过那炸药包的威力的,如果李元景的火枪、火药雷也像那炸药包的威力那样巨大,那他们还真的有可能仅凭两万人就能抵御住突厥的打秋风。

诸事商议完毕,李元景向李世民告辞,回了赵王府。

原本李元景准备请苏定方前往他的赵王府,向苏定方讲述关于薛仁贵训练的战阵,以及用火枪、炸药包、火药雷打仗的方法,关于游击战、闪电战等战术的,但一则李元景这一段时间会特别忙,要安排好生意的一切事情,还要尽可能多地制作火药、火绳枪、火药雷、炸药包。

再则,苏定方是边关将军,不管历朝历代,都很介意朝中王爷和边关大将们相互勾结,因此李元景就没有请苏定方前往赵王府。

却说李元景回到赵王府之后,来到后院,见到秋菊、冬梅等正无比稀罕地提着一个小包在看。

李元景来到众人面前,赵大富、皮匠沈腾、秋菊众人看见了,赶紧过来行礼。

李元景接过秋菊手中提的小包,仔细观看,发现这个小包和自己让沈腾众人制作时描述的完全一样,甚至比自己想像的更漂亮:

精美的牛皮包,和纤细、长长的包带上,缀满了珍珠、宝石,掀起包盖,里面是一个拉链。

李元景试了试这个拉链,制作得非常好,拉起来很滑顺,李元景真的佩服赵大富、赵常有等人的技术实在精湛,在大唐这如此落后的条件下,他们仅凭手工,就制作出来了这么精美、顺滑的拉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