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地主爷 > 第735章;交出调兵印符和族长令牌

大唐地主爷 第735章;交出调兵印符和族长令牌

作者:黄金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30:53

第735章;交出调兵印符和族长令牌

大唐地主爷

第七百三十五章;交出调兵印符和族长令牌

一直坐着没有说话的大长老对着二长老打了个眼色,后者会意,立刻来问李钰;

“请教郎君,要不要通传两位张将军呢?”

李钰想都不想直接回应;

“暂时不用说,突如其来的援军比什么都好,提前说了反而不美,咱们只管把过来增援八房的这个部落吃掉就行了,然后打扫完战场,立马就能多出来许多骑兵,

到时候用一卫的骑兵上去助阵,那时候再去通气也不迟的,先叫两位叔父顶上一阵子,要粮草的事情也好仔细商量,啥也没干上去就帮忙,他们肯定给不了多少的。”

听了这话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摇头,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的心理在这个时代也被充分体现。

众人又商量了一会儿如何用计,如何厮杀,怎么布阵,讨论的十分激烈,终于大家都商量的差不多了,禁军林家的大长老终于开口说话;

“不知郎君想要怎么分配战事,和兵力?”

李钰歪着头想了一下这才开口回应;

“以多胜少是必须的,也是唯一的主张……”

李钰第一句直接获得所有管事的一致认同,大家都勤快的点头赞许着。

“郎君英明。”

李氏二房自从老祖宗李信在征伐楚国的时候轻敌,被人前后夹击,打破了不败的神话,给楚国大将项燕折腾的一肚子窝囊气以后,定下规矩,子孙后代不准以少胜多。

所以尽管二房的族人个个彪悍至极,但是继承遵守了几百年的老传统还是占据了主流思维,二房向来的战斗都是以多胜少的。

比如这次,家主有意战事,林大家长立刻写下书信送到大房三房两族,请求出兵相助。

上三房一直情同手足,铁板一块儿,况且又是二房族长出征,大房三房的禁军大家长请教了各自的族长之后,立刻回信,要发兵支援。

林家大家长还不放心,又写下手令传给陇西老窝的亲侄子,大长老的嫡亲大子,~陇西禁军第一大管事林不破,命令林不破兄弟俩其中一个亲自带兵,不告诉族长,跟踪前进。随时支援。

此事只有大长老一人知晓,其实老窝这边还准备了两万能征善战的族人,已经出动在后。

实际上李钰这次行动,耗费的可真是不少,表面上带着一万三千兵做前军,一万三千军名义上押送粮草在后,其中混合了邹家姓的族人一多半,剩下的是李氏二房原来的十八大姓抽掉的族人进来充当老军带新军的角色,

所有五人一伙的伙长都是有十八姓的族人担当,邹家姓里唯一的官就是邹大家长的儿子,邹淑仪大管事的弟弟,邹同林二管事,其余邹家姓的族人全部都是兵卒。

除了李钰带着的这两万六千军之外,大房三房各自出兵两万六,和二房出征的人数保持的一模一样。

此外,三家各自准备了两万人,偷偷跟在后边,确保二房族长万无一失,因为九房分家的时候,老大老三都老实憨厚,本来是要最智慧的老二上来做族长的,可是老二主张分家,这样的话以后形成十几个家族,互相帮助守望,外人不敢欺负。

老祖宗李信很是赞同,这才有了后来的陇西九大族,其实还有两族的,只是早就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了。

分家后的大房和三房,一直都是跟在二房屁股后头过日子,所以两房只管享受,遇到对外的大事全都是二房操心和指定策略,久而久之这两房就很少出雄才伟略之人,

也因此二房几百年来一直是上三房的领头羊,所以对于二房族长出征一事,上三房看的非常重要,像这种大规模的调动兵马,也就是九房李渊来求的那次了,之后这十几年还是第一次出现如此大规模的人马调动。

耳四五六房和七房并没有参与进来,但是也象征性的送到林不破手里一些粮草,全是顾全同宗的情分,

当然了八房也有准备的,八房的老族长今天中午当权之后,开始了解最近陇西八大家族的事情,发现其他房都有送上份子之后,

立刻叫三儿子李正一写下书信,里头只写了两个事,一,所有参与谋害二房族长的,包括他们的妻儿,一共六百多人,全部抓获,等待二房提人,

二,八房也顾全同宗情意,派人带着粮草三日内送上,粮草里包括三千只羊,五百头牦牛,和一些麦面,还有牲口吃的东西,面面俱到,可以说这份情意相当深厚了。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八房内乱,亏损元气,生怕后头被四五六房算计,想要赶紧抱住二房的粗腿,好能快速恢复!

话说这次李钰表面上带了七八万人,实际上后头偷偷跟着增援的,还有六万大军,这个数字相当恐怖了,即便如此还没有把上三房的兵力掏空,这就是李世民最怕陇西李,却动都不敢乱动的原因所在。

李世民出自陇西李氏九房,他深知陇西李的可怕之处,和岁月沉淀下来的恐怖实力,所以李世民对于陇西三大派系之间的争斗向来都是一个态度,睁眼瞎子,聋子。看不见听不见,也不管!

李世民的做法是正确的,历朝历代的朝廷都是这样,叫陇西李氏抵挡草原势力的侵扰,可以说句难听话,没有陇西李氏坐镇边关,草原人随时都可以长驱直入,指望漫长的边境线上,那可怜的守军和草原人抗衡,效果不是太好…

再说这李钰被问到如何分兵,正在中军大帐里侃侃而谈;

“我计划,用后军一万三,上去诱敌深入,在这里……把那个大约三万人的部落引到这里……”

李钰一边说一边用木棍指点着沙盘模型,这是李钰两年前派人四处查勘,然后回来制作的地形反馈模型,全方位还原了本来的山川地貌,何处有山,什么模样,何处有河流,多少宽度,从哪里到哪里,经过那里,做的非常精致!

当时震惊了朝廷的所有将军,当今世上除了朝廷,只有李钰才有这种缩小了的真实模型。

“咱们的安西卫就躲在这里等待,左边大房的人马躲在这里……三房就在这里,我计算过的,两边距离这里的中心战场差不多都是二十里上下,三房二十一里,大房藏身的地方距离这里,十九里,以烽火狼烟为号,

等待贼人进入圈子,立马收缩包围圈,只留下来时的路,这样就不会出现困兽斗的局面,敌人必定一触即溃都想着逃命。

然后左右两房各分出一万军,在这里……来时的路上等待,再杀一次,估计敌人也不剩下多少了,

这个方向必须守住,不放一兵一卒,否则后面和那边的两个部落接触就会失去先机,即便有零星逃亡,也只能叫他们走北边回去。

诸位管事将军们都参谋一下,看看我这计划能否行得通。”

李钰一口气说完拿着桌上的茶碗就咕咚咕咚的吃起来。

大帐里的管事们都点头赞同,尤其是九大长老,一会儿看看地图,一会儿看看族长,然后九大长老又互相看看彼此,全是震惊之色。

行军打仗对于林家来说家常便饭,也是林家的支柱产业,九大长老看过地图,也都把附近的地形记得清楚明白,这个时候这个地方来兵,九大长老早就心中有数,各自定下的计划也是请君入瓮,包抄合围,而且主战场都选择的是同一个地方。

家主什么水平大家也都清楚,阿郎在的时候说过,等他成男之后,跟随林家大家长和杀将秦琼学习兵法武功!

家主今年才十六岁,还没有到达阿郎规定的年纪,所以林大家长也没有教授什么,

等于是没有接触过任何人的教授和熏陶,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没想到对兵事一窍不通的家主,居然厉害到这个地步,无师自通,除了没有经验,基本上学的非常合格。

林家大长老点着头赞许;

“郎君指定的作战计划和我等想的一样,不必再商量了。”

“是啊郎君,和我们想的一模一样,就按照这个方案来吧。”

“完全可以。”

看到被大家认可,李钰也很开心;

“那好,就这样办,按照计划,明天后军先行,充当前军,穿上普通人的衣裳,上去诱敌深入,

安西卫随后,前去藏身处躲避等待,传令左右两军,及时到达指定地点,等狼烟起时,围过来厮杀。”

“得令!”

一群管事们都异口同声的答应,李钰笑眯眯的说道;

“虽然指定的计划可行,但是并不代表我可以指挥大军作战了,我是没有任何经验的新手,这些大事我就不参与进去了,还是以大长老为主帅的,你们配合大长老就行。”

“得令!”

九大长老对于李钰的决定都很惊讶,想着既然族长弄出来的计划,肯定要亲自指挥大军过把瘾的,没想到族长竟然又把大权让出来了,交给仅次于林大家长的大长老指挥。

说实话在场的所有人都开始钦佩起族长在兵事上的作风了,能做到这点的真心不容易,谁不想耍威风?谁不想得到这次胜利的根本谋划者这个荣誉?

“族长真是了得,臣佩服。”

大长老站了起来,发自内心的钦佩。

李钰哈哈一笑,显得轻松至极!

“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人士搭理才是王道之棋,这个道理必须明白,若是叫我指挥也可以,

不过怎么赢,赢多少,都要大打折扣的,与其最后不完美,不如现在就撒手放权,一心只在旁边学习,岂不是更美?”

“郎君英明!”

“好啦,既然都说完了,怎么行动,怎么进退,都有大长老发号施令,该回去歇息的就歇息,该安排人手的,就回去下令,该分配口粮的,也都回去干活,我就不送诸位了。”

“臣等告退。”

李钰说着话解下脖子里一直挂着的族长令牌,又拿出两片半个虎符,还有一个印章,三样调兵遣将的东西一块儿交到大长老的手里。

大长老恭敬的接了过去,只要这一套三个东西都在一个人的手里,这个人就可以调动陇西上三房的兵马了。

所以李钰从来没有离开过身子,这还是穿越过来后第一次拿出来使用。

“郎君放心,臣不会叫郎君失望的,咱们拭目以待。”

“放心吧郎君,大长老能把事情做好的,不会乱来的。”

“嗯,我当然放心了,你们谁来主持这次,我都放心,别说九大长老,这些大管事们随便哪一个都能主持大局,这个我很清楚明白的。”

一群大管事们被夸的个个开心高兴,笑着离开了中军大帐,回去安排未来几天的大事儿。

李钰没有说瞎话,更不是奉承话,林家的大管事都是祖祖辈辈继承的,当然能把这次丈打好了。

林家的所有管事都是有本事的,没有一个是酒囊饭袋,和朝廷里不一样,世家门阀里头,做不得假,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你的本事不行,说到天边还是不行。

送走了一大群管事们,放下包袱的李钰带着几个护卫就往随军裁缝的居住地走去。

没多大一会儿就找到了一个亮着灯的帐篷。

“谁?”

“我,梁大胆。”

“哦梁管事,请进屋里说话,我师父等半天了,嗯?郎君?拜见郎君。”

“免礼。”

“谢郎君。”

“郎君请进。”

“嗯。”

进了帐篷李钰看到的是,一个小老头对着桌上的三副羊皮比比划划,看到李钰进来,就放下了手里的东西。

“臣拜见郎君。”

“大管事免礼请起。”

“谢郎君。”

“郎君深夜前来,又提前交代,臣一直在思考,郎君是不是要做一种可以穿到身上的羊皮衣裳给族人们抗寒,而不是像草原人那样,随便划拉几下,就裹在身上,难看的要死不说,还一身的臭味儿熏天?”

李钰伸出一个大拇指;

“大管事果然厉害,一猜就中。”

小老头乐呵呵的笑着;

“呵呵,郎君对族人那个好,天下找不出第二个,郎君想要做什么,臣再傻也能猜到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