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地主爷 > 第411章;幸遇贵人欲将大事托付,山东宾王奠

第411章;幸遇贵人欲将大事托付,山东宾王奠定出仕硬基。

第四百一十一章;幸遇贵人将大事托付,马宰辅奠定出仕硬基。书离别,道相思,马宾王家书传情,言夫妻欢好秘事!

马宾王从太师椅里站了起来,规矩大方的行了一礼;

“多谢县伯援助,宾王心里记住此情,终生不敢忘却,百姓里也多有传言,说县伯急公好义,有古时孟尝之风,今日一见果然是如此这般,这孟尝君的名头,当真是名不虚传也……”

李钰听到有人夸他孟尝君,得意的不行,一边摆手,一边嘴里说道;

“宾王快起来,这算个什么事儿,不过就是举手之劳罢啦,以后宾王你就安心的呆在我这里,等下个月家人来了长安,你们就能全家聚会了。”

马大管事一脸认真的说道;

“对县伯来说是举手之事,然对宾王来说,成了天大的事情,县伯高义又施恩不图报,宾王可要记在心里的。”

李钰笑的眼睛都快眯起来了;

“哎呀你这是,多大个事儿了还……”

李钰心情大好之下和马大管事畅聊了一个上午,最后给李钰的定论是,此人见识独到,处处都有惊人的妙论,眼光也看的长远,实在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李钰不动声色的观察着,马宾王的穿着和言谈举止,心里仔细计划着大事儿,待两人说话告一段落的空挡,李钰露出和善的微笑,不经意的说道;

“大管事先修养几日歇歇身子,我欲将大事托付之,不过,那所托之事需要行脚千里之外,还不知马大管事能否吃得这趟苦差,若是吃得苦中之苦,当属一场大大的功劳啊。”

马宾王听着李钰的话,也在心里神念电转仔细琢磨:这刚一来到就得了一个大管事的职位,恐怕别人多有不服。

或者以为,我马宾王只会写几个大字而已,其他的就一无是处了,方才那个李管事给我安排伺候下人的时候,就有些拖延之处,当我看不出来吗?

这里伺候的下人一大群,难道还不能给我安排两个?用得着大费周章去老家蓝田县另外调动两个过来?

明摆着是小看自己,自己刚一到来就给了三贯银钱一个月的巨资,若是不露出一手,恐怕别人难以服气,至于这李县伯所说,要行脚千里之外,有什么了?穷人家的孩子,还怕它多走几步路的事儿不成?

心里快速想好了一切,马大管事一刻也不停留赶紧接口;

“县伯容禀,宾王出身穷人之家,也曾经游历天下,不过就是千里之路罢啦,何惧之有?县伯只管安排,宾王随时都可以出发的。”

“好!此事也不来瞒你,乃是我早就想出来的,要去那草原上重走一趟丝绸之路,带着咱们有的,去换一些缺乏的回来。

朝廷里许多重臣家的郎君,都有参与些份子钱进来,连陛下那几个郎君也一个没有落下,

我已经安排了两个带队的,去叔父的大营里学习西北的地理山川,风土人情,本来一切都挺好,只是我那两个跟班的小厮,性子直来直去,我多少有点不太放心,想要给他俩找个合适的军师,照看他俩。

若是换来牛羊马匹,还要安排诸般事务,没有一个能统筹大局的人去坐镇,我这心里不太踏实。

今日与宾王畅谈这小半日,这统筹大局的人选,便着落宾王你的身上了,等我那两个小厮回来,你们多聚聚,也见见面,互相熟悉一下,这趟买卖就托付你们三位了。”

马宾王听着李钰的买卖计划,心里震惊无比,这李县伯小小年纪就如此厉害,高瞻远瞩之意竟然如此清晰,若是重走丝绸之路,这大唐必定要再现汉时的辉煌,此事若是说陛下不当一回事儿,恐怕傻子都不相信。

表面上看,就是一群重臣的子孙后人做些买卖之事,其实则不然,有些文武大臣家的郎君,就是几岁的孩童,如何来商讨买卖大事,还不是一群大人站在后头指点江山?

且李县伯那两个长安尽知又身高六尺的~“小厮”,去了城外的大营里学习地理之事,难道这还不能证明,一切都和朝廷息息相关?

此事必定是牵动着朝廷的中心,陛下也要十分重视的,倘若我能在这事上露个脸面,以后得事儿谁能说的清,上天要如何安排……

马宾王早就死了的仕途之心,听了李钰这番话,又忍不住再次滋生出了新芽,他尽量保持着平稳的心态,又在心里深处想的开朗无比。

跟着这尊贵的李县伯,日后多的是露脸的机会,随其自然就是,若是有朝一日,能被皇帝或者哪位重臣赏识,或许还真能走向仕途……

若是终身无望,那也是天意使然,岂能是人力所强求的事情,便是无望仕途之路,在这陇西李氏二房里,经过一番打拼总会有些成就的。

这李县伯待人厚道,又是个多金的财神爷,号称是时下的孟尝君,跟着他踏踏实实的干下去,至不济也能混个小福贵出来,自家人衣食住行,皆能大大的改善,这进可攻退可守的选择,恐怕不能经常遇到,我可不能将之错过。

再说了,即便自己不能出仕为官,也可为自己的子孙铺平道路,倘若跟随这李县伯半生,必定能结交一些重臣子弟,日后想要办一些事情,那就会容易了很多。

便是拼了这毕生的时光,也要为滴亲爱子马载~扫荡一切不平,为马家下一代子孙光宗耀祖,做好充分的准备。

如此说来,长子马载必须要跟随在自己的身边,仔细教导于他才能寄托厚望,所以,老家的人马必须想尽办法接来长安城,才是上上之策……

心里思考着马家的大事,马宾王面上不露一丝痕迹,严肃回答着李钰的问题;

“县伯放心,不过就是千里之路,宾王愿效犬马之劳,敢不尽全力乎?

只有一事,还要请县伯出手相助,方才宾王心里也想着,自己跟了县伯倒是能享受一场富贵,当然是天大的喜欢事情。

奈何宾王的家人老小,却还在老家吃苦,宾王实在不忍直视,想要尽一些为人子的人伦孝道,把老阿耶,老阿娘,接来长安城里,沾光一些县伯的便宜之处。

宾王虽然心里存孝,却是在长安城里无亲无故,只有县伯对我厚恩,先是收留之情,后又托付大事看重之恩,

宾王也未结交其他有能耐的,所以厚颜相求,待我西去未归之时,若老家人来,不敢烦扰县伯照顾一二,宾王此生感激不尽。”

李钰前世里就是个大孝子,借钱贷款都要给母亲治病,这会儿听得这马大管事要尽孝心,只坐着听几句就觉得耳朵根儿舒服。

李钰心里也有一番计较的,这马管事每月三贯的银钱例子,足够他安顿一家老小了,半年之后,他若是还想不起来一家老小的事情,

不论他有多大的能耐,字儿写的再好,李钰也要把他赶出府门永不再用,对于那些富贵之后就忘本的小人,李钰可是大大的不喜欢。

再加上有大事要托付人家,自然也要处置人家的后顾之忧,要想马儿跑必须给马儿草,这个道理李钰可是看的清清楚楚。

白白去使唤人一场,可不是能人所为,久而久之,所有人都看出来你的小聪明,大家嘴上即便不说一句,其实心里都不是傻子,肯定见你就要敬而远之的。

前世里他也遇到过许多人,总不想花一毛钱就想到处得便宜,对此李钰的评价就是~寡妇梦见求,静想美事儿。

李钰可不想做那种傻子,既然想叫人家为你卖命,必须照顾人家的后顾之忧,李钰也不耍太极,直接开口安排;

“宾王无需客套,既然为我李氏奔走劳累,我李氏理应安排你惦记的那些家事,

况且,也不是什么太艰难的事情,到时候你安心做事既可,至于你的那些家人老小,某自有安排,不敢请问,贵夫人可识得宾王字迹否?”

马大管事努力平复着激动的心情,冷静的回答;

“回县伯的话,贱内认得我的字,且我在老家的时候,也有教过她一些……一封家书还是能看懂的。”

李钰想也不想直接开始安排;

“这样吧,某有个提议,既然贵夫人能识文断字,宾王你可写下一封家书,说明事由经过,我再安排下人若干,去几辆车马,把贵府的家人老小,接到这长安城里安置下来。

等你功成归来之时,便可在令尊令堂面前尽孝,亦能与正妻重逢,又有爱子在膝下承欢,不知如此安排可否如宾王之意?”

马宾王表情严肃的站了起来,仔细的整理一遍自己的衣衫,确定没有什么不整齐的地方,这才双手相合,左手在外,右手紧扣在里,一躬到底;

“宾王拜谢县伯照顾,县伯的一切恩情,宾王谨记在心,不再多说那苍白无力的话语,县伯且看来日之事。”

李钰从马宾王站起身来,就知道他要做什么,还是一动不动等着马宾王正式行礼之后,这才起来搀扶;

“宾王请起身,你进了我李氏二房的家门,就是我李氏的自己人了,照顾一些家常,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不可如此见外,快快请起。”

两人复又再次坐下,没说多大一会儿话,那负责书礼的梁大管事,就带着四个小老头过来,手里捧着那些精美的请帖。

“启禀族长,全部凉干了,请族长过目审视。”

李钰点点头看着迎香说道;

“不用看了,娘子可收将起来,咱们这就去送。”

“诺。”

迎香答应一声,安排了旁边的侍女收好那些大红烫金的请帖,五个老头请退而去,李钰也起身告辞;

“我还要亲自去送请帖,宾王自在屋里看书就是,这两日你且自己去厨房领取吃食,府里的下人安排过来之后,就不用再事必亲躬了。”

安排好了心里的石头,马大管事十分舒畅,气定神闲的起身相送;

“是,送县伯,县伯放心,宾王乃是穷苦出身的人,能自己料理琐屑的,县伯但请慢走。”

李钰拱手为礼便度步而去;

“马大管事留步,我等自去之。”

一大群下人,侍女,随着李钰一块儿离开,马宾王的小院子,又恢复了平静,马大管事站在堂屋门外,看着李钰一行人离开了院子,这才露出了数年不曾见过的笑容。

沉思了片刻,马大管事疾步而进内屋书房,铺平了一张宣纸,想起那年迈的双亲,仍然早出晚归的在田地里劳累吃苦,马宾王的眼睛瞬间就湿润了一层雾水,再忆起妻子那无怨无悔的付出,马大管事对正妻的思念之情,也如江河决堤般~泛滥不可收拾……

脑海里回忆着爱妻那漂亮又贤惠的笑脸,马宾王的嘴角情不自禁的勾起了一个弧度,简单酝酿一番,马宾王将毛笔蘸满了墨汁,运笔如风,急走龙蛇;

“红袖吾妻见字如面,先替为夫拜上阿耶,阿娘,不孝子马宾王这里给双亲叩请金安。

未知家中老小是否安好,宾王不敢请问,望尊长在上能得天地庇佑,妻与子在下健壮成长……

还记得旧时,爱妻花容月貌,为夫也是正当少年,得月老牵线,又有父母之命,再来媒妁之言,与吾妻奉天地与父母之命~大婚,不觉已过经年,今有三载不曾谋面,吾心甚念之,亦想那周公之礼……

承蒙娘子一路不弃,追随为夫一十三载有余,上~孝敬父母,下~养我马氏后人,劳苦功高至极,吾心甚慰,亦感激不尽,以往之岁月,爱妻吃尽了苦头,却无怨无悔一如既往,为夫也是心知肚明,不敢有忘。

今拨云见天,我马氏一门累世行善积德,总算没有白费功夫,也是苍天有眼,在为夫收拾行囊之日,要归家种田之时,得遇贵人,来恩情待之。

蓝田县开国县伯将为夫收留,聘为大管事,欲将大事托付与我,又赠钱五十贯,且日后亦有月例三贯的巨资,做泉水常流!

我清河马氏总算有了晴天,爱妻自此再不用劳累拼命,或者月底,或者下月,为夫就要去处置县伯托付的大事。

为夫预测,最迟一年可归,方才与县伯道尽我内心忧虑之事,唯惦记家人老小耳,县伯高义,欲派遣车马若干,要去往山东老家,接我家人老小往来长安城里居住,全我举家欢聚之念想。

爱妻不必疑惑有他,可带领阿耶,阿娘,并子女三个,随车马来长安城安顿既可,一切都有县伯安排,汝只管承受就是,切勿多言去惹人见笑。

望爱妻见此家书,即刻安排一家老小随车马而来,你我患难夫妻也能重逢可期,接续闺房鱼水之欢……再替我拜上双亲,不孝子宾王跪叩!”

马宾王一口气写完了家书,又仔细审视了两遍,没有错处,等待墨迹退去了湿气,这才小心翼翼的,把承载着在外游子那满腔思乡之情的家书,装进了信纸中。

马宾王负手而立案几之前,看向窗外生机蓬勃的桂花树,心里感叹不已,苍天待我真是不薄,本来已经是万念俱灰,要回家耕读了,没想到又飞来一场富贵,看来这长安城就是自己的命中贵地,那李县伯就是贵人贵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