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地主爷 > 第四十三章直达圣听

大唐地主爷 第四十三章直达圣听

作者:黄金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30:53

第四十三章直达圣听

第38章直达圣听

李世民听正妻称赞李代,也觉得李代是有些能力的,又被爱妻夸奖自己有识人之明,用人之能,也甚为开怀,两人年少而婚,十几年的耳鬓厮磨,感情非常深厚,彼此敬重,能得枕边人赞美,自然高兴,

这世间的男人,又有哪一个,不需要女人的赞同与欣赏?就是那些大英雄,也莫过于此,

李世民又道;“只是某家不解,这太师椅为何物,看李代所言,与胡凳之用,也相差无几,却又三尺多高,后有靠背,可依之,故称为椅,

李代与那县男府里的护卫,曾是旧识,故耳不敢靠近,只凭借那混进去的百骑司,来回禀报,只因那百骑司的甲士,

未入行伍之时,曾为铁匠,是以,便混进了县男府,做的也是有模有样,倒也不虑有失。

只是不通木匠之事,是以知之不详,难以说清来拢去脉。叫人着实疑惑。”

旁边长孙无垢也皱着眉头,:“这胡凳,臣妾见过,且各宫里都有,皆半尺高低,从未听说还有三尺高的胡凳,”

我国古代椅子最早好像出现在汉代,它的前身,是汉代北方传入的胡床,发展到南北朝时期,已为常见之物。至于唐代,非常简陋,大部分都是席地而坐的,也有睡在地上的,还有和睡床(榻)上的,

唐代以后,椅子才从胡床的名称中逐渐分离了出来,称呼为椅子。

严格来说唐朝时期还没有椅子,唐朝坐的工具也不叫椅子,叫胡凳。上朝的时候是“君臣坐而论道”席地而坐的,

直到赵匡胤开始,群臣需要就要站上班,再到朱元璋时期,文武大臣们就要跪了。

官员和殷实人家都是坐胡凳的,唐初没靠背,直到唐朝末期,才出现了靠背椅,又宋朝得以推广。为了方便剧情发展,作者将八仙桌太师椅,带了过去,此事无需惊诧。

李世民听皇后提起胡凳,便接过了话茬儿:“是啊,某家也感觉蹊跷,三尺高的胡登,却是闻所未闻,且这名堂,也太古怪,竟然叫做太师椅,

昨日李代进宫来禀报,说是,坐于其上,能放开双腿,其姿犹如三公之太师,所以便叫太师椅了。”

长孙无垢闻言也是忍酸不禁,笑着说:“这小郎君到是有趣,起了这般的名堂。只是不知何等坐姿,竟可比太师三公之风范。”

李世民闻言苦笑;“某家亦自不知,观音婢可知那那八仙桌,更是夸张,据李代所言,四四方方,每一方位,可坐两人,四方八人,围桌而坐,被称为八仙桌,说罢自己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长孙无垢笑曰:“陛下不必理会,一个未到束发之龄的孩童,哪能真的给物事,命名,依照臣妾来看,来还是叫贞观桌,贞观椅,最好。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李世民听见妻子的话,自然心里像是用熨斗,烫了一遍的舒服:“大善”

李钰自然不知道,自己弄个太师椅,坐坐,都能引起大唐第一人的惦记。

李世民又道:“方才百骑司急报,昨夜这孩子竟然亲自下厨,用新打造的什么铁锅,制出了新鲜的吃食,被那县男府里的下人,吹嘘的,优如天上人间,之美味,此子竟不知道,君子远庖厨的圣贤之言,为了两个侍妾,不昔声名,亲自下厨。真是荒唐至极。”

说着也啧,啧了两声。话里话外都是酸酸的醋味儿,仿佛为自己下厨才是正确的选择,为两个侍妾下厨,反而是不可理喻。

长孙无后,哪里不知皇帝心思,知道李世民想去一探究竟,于是劝道;“陛下稍安勿躁,此子聪慧,文采斐然,但也需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陛下倘若亲往,于此子成长不利,反而会害了他,”

李世民闻言也点了点头。压下想去蓝田的想法。

自己是要重用此人的,当然不能拔苗助长。

长孙无垢看着皇帝憋的不轻,又轻声柔劝;“然,陛下不必多虑,不日便可查知,这贞观椅,贞观桌,到底是何物。”

“哦?观音婢试言之。”

“陛下难道忘记了卢国公乎?那卢国公与翼国公和那开国县男,是为亲兄弟,如今得知大兄故去,定要前往拜祭,依照卢国公的性子,…”

说到这里长孙无垢便住口不再说下去,大家都是聪明人说透了就没意思了。点到为止。

李世民闻言大笑不止;“然也,以那厮的脾性岂有不抢之理。”

想起程咬金土匪搬的性格,李世民又忍不住了笑意。不知道那孩子所做的东西,被程咬金抢走之后会做何感想?

李钰不知道自己不但已经被千古一帝惦记上,而且府里还有个特务,如果知道此事,恐怕会寝食难安,既然不知道,当然是该干啥干啥,

依然为自己的新农村建设,忙上忙下,候三已经找了**个擅长烧炭的老庄户,就在李家庄屁股后头,盖了一个简单的窑口,找了泥土,实验了好几次,不是火力不够,就是火太大,

这会又送进去一车土胚,再有一柱香就能出炉。

李钰在窑洞口也是热的一头大汗,接过容娘的丝巾,擦了起来,心里纳闷,这烧制红砖原是极其简单,怎么自己已经亲自实验了好几次了,还是不行?如果这一炉还不行就回去睡觉,留他们继续吧,这么多人看着,老是弄不成,也太丢人了。面子放哪里去?

李钰为何这样想,因老李钰说要把所有庄子,全部推倒,从新修缮而起,只一日,就轰动全部庄子,这几天,天天有几百人围着这个小窑洞看热闹,

有些妇人甚至坐在远处纳鞋底,有些妇人还端着木盆,现场洗起了衣服。

整的整个现场,热闹的不行。甚至今天已经聚集了上千人围观,大人孩子都在盼望着,能烧出来李钰所说的那种,百年都不会坍塌而且不惧怕雨水的土胚。

李钰误会了,根本没人看笑话,大家都关心庄子的未来,只是在等待,这种聚会的模式,其实是在给他打气,类似于后世的加油呐喊,人越多,越能提现他的人品之魅力所在。

正在考虑要不要回前头府里,暂时躲避,等板砖烧制成功再来,却见几个烧炭的老人,用树枝,支撑着两块红色的转头,又拿了过来;“禀报郎君得知,这一炉子出来了,不知是否符合郎君之要求?请郎君查看。”

正在出神的李钰低下头一看,当场发愣,终于成了,和以前随处可见的,工地上的砖头,一模一样,颜色通红,只是尺寸稍微大了一点。

众人看郎君不吭声,以为又是不行,于是正准备再推进去一车土胚,重新选择烧制的时辰,

冷不防李钰,忽然向天长啸。吓了一群老头一大跳。

只见郎君欣喜若狂道;“成了,成了,我要的就是这个。要的就是这个…哈哈哈哈哈”

众人见终于烧成了,也是老怀大慰,用此烧熟的土胚,盖房,听郎君所说不惧怕雨水,以后再也不用害怕外头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的事儿了。一时间上千人欢呼雀跃,不知道的,还以为这里是乱民,暴乱了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