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地主爷 > 第403章;就给我升个破侯爷?

大唐地主爷 第403章;就给我升个破侯爷?

作者:黄金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30:53

第403章;就给我升个破侯爷?

第四百零三章;就给我升个破侯爷?

李钰看着愣愣出神的秦大将军,连忙又叫了两声;

“叔父,叔父,您老人家还是不相信孩儿吗,我可以当场试耕……”

回过神来的秦琼大手一挥;

“不必了,老夫对你的所作所为最是清楚不过了,你说出来的,老夫相信,只是以后出去,你万万不能和别人说,为了能提升爵位才努力打造出来这种新犁头的。

你要对别人说,是为了忠心侍奉君王,为了给陛下排忧解难,为了陛下的江山永固,为了陛下的那些子民不再挨饿,所以苦思冥想,才打造出这种利器的,老夫的话你可听明白了吗?”

李钰哪能不懂这些官场话,心里比谁都清楚的,赶紧答应下来;

“是叔父,孩儿记住了,以后谁再问起来,我就按照叔父教我的这些说出去。”

秦琼在书房里来回走了两圈,才停下来看着李钰;

“你是何时打造出来的,为何不早点说出来,早点告诉陛下,也能叫陛下早点开心,若是说的太晚了反而会被陛下疑心你想要藏私,不想献出来交给陛下。”

“回叔父的话,来长安城之前的那一天才弄出来的,到现在也才四五天时间,孩儿也写好了书信,想要请叔父交给陛下。

就是想把这新犁献给朝廷,献给陛下的,怎会藏私呢,且孩儿书信是封过火油漆的,署名还是三天前,在我屋里放着的,一会儿回去我就叫下人拿过来交给叔父。”

秦琼兴奋的又在屋里转了好几圈,走着嘀咕着;

“嗯,如此便好,有了书信为证,就能说清楚一切,乃是刚打造出来的时候,试耕完毕立马就想到了陛下,想到了朝廷,这样就没什么事了。

一会儿你回去以后,叫人快速拿过来,明日我去宫里一趟,亲自禀报陛下这个好消息,叫陛下也乐呵一番,最近的烦心事太多,陛下肯定是惆怅坏了的。”

李钰看着秦大门神终于又停了下来,赶紧凑上去询问;

“叔父,孩儿这次的功劳,能给个好点的爵位了吧,毕竟这也不算小事儿了,陛下赏罚分明,肯定能给我个合适的爵位!对吧叔父?”

秦琼一脸古怪的看着李钰;

“你的这些功劳加起来,就是没有新犁的事情,也至少值一个从二品的县公了,若是换了那些有军功的将军们做的你这些事,直接就是个从一品的国公。

可是你年龄太小,又没有军功傍身,所以陛下才一直压着你的爵位不松手。

你这次打造的新犁,功劳更是要大上一些,前头有马蹄靴子解决更换战马的事儿,后头又有白酒一半的份子,解开朝廷银钱大事上的危机。

再加上这次的功劳,按说封你个和老夫相等的国公,没有任何问题,奈何你还未出仕,没有官职在身,又年龄实在太小,老夫估摸着依然够呛。

陛下……或许还要继续压着你的爵位不放手,不过你也不用担心,陛下再压制,这功劳也是摆放的正大光明,

要是这次不给你升上一升,难以堵住天下人之口,所以,至少也能提升一级,弄个从三品的侯爷,应该是没有阻碍的。”

李钰听得是大失所望,拉着个老长的驴脸,不太乐意的说道;

“叔父,这陛下也太抠门了吧,如此大的功劳,就给我个侯爷?”

秦夫人满是笑容的站了起来;

“你这崽子,真是个不知足的,那多少将军们厮杀十年,一身的伤病也没能弄个县侯,你还挑三拣四的不乐意。

就这三品的县侯,都不知道要羡慕死多少人去了,那是何等的尊贵,你这小兔崽子,如此年轻就当了侯爷还不好吗?”

旁边的秦琼也是重重的点点头;

“你婶娘说的不错,如此年纪轻轻就当了侯爷,不论前朝还是在我朝,你都是第一人了,从三品的侯爷不论是去了哪里,都有了足够的身份,尊贵无比的,便是大兄在世也要替你欣慰的。”

李钰有些不太情愿地说道;

“好吧,县侯就县侯吧,陛下封个啥就是个啥,启禀叔父,婶娘,天色也很晚了,孩儿告退了,请叔父,婶娘准许。”

“准。”

“谢叔父,婶娘,孩儿请退。”

李钰摇头晃脑的离开书房,身后还传来秦夫人的声音;

“夫君您看看,这一点不如他想的,就不乐意了,这孩子真是的,他日要是有个不顺心的事儿,那还得了,能不能承受住下来呢……”

“夫人放心,钰儿的承受能力很强大,夫人不必担忧太多的。”

李钰出了书房,来到院子外头才发现,迎香和几个一等侍女在院子外小声说话,众人见这高贵的县伯出来了,都行礼问安,李钰平静的说道;

“你们可以进去了,迎香,走咱们回去。”

“是,郎君。”

一路上李钰想着心事也没有开口说话,迎香也安静的跟在后头,忽然,李钰就站住了脚步扭过身子,迎香一头撞在李钰的怀里;

“奴婢该死,请郎君恕罪。”

“你又没有错,罪什么罪,这会也没有外人了,我来问你,若是我要收你们韩家几个小门户进来,做我李氏二房的家仆,你阿耶他们是否会同意下来?”

迎香觉得幸福来得太突然了,还有些不敢相信;

“郎君您说的是真的吗?”

李钰点点头严肃的说道;

“千真万确,我觉得李氏的家仆不够用了,所以想充进来一些,就先问问你,看看形势再说,我怕说的冒昧庄户们不会同意,我的脸面就没地方搁了。”

迎香高兴的不行,赶紧蹲礼感谢;

“谢郎君照顾,奴婢一定会伺候郎君一辈子的。”

“你先别着急……”

从来不抢着说话的迎香,这次真的急了,阿耶他们想了多年的终于要实现了,这会郎君又这样,迎香忍不住就出声打断了李钰的话;

“郎君您怎能如此……方才您都说了,要收我们韩家四个门户进来的,这……这会怎么能不算数?”

李钰看着迎香奇怪的说道;

“怎么不算数,我说的话当然算数了,我就是想让你先别着急,我有些话想来问你,又没说不让们几家进来。”

迎香听到肯定的话,这才放下心来,开心的说道;

“郎君恕罪,是奴婢太心急了些,您有什么要问的就问好了,奴婢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嗯,迎香若是你们家被我收进来做奴仆,那你们就没有田地了,没有良民户籍,朝廷是要收走你们土地的,为何你敢确定,你阿耶能同意?”

迎香恍然大悟的回道:

“郎君您说这个呀,正常来说土地就是百姓的命根子,谁也不舍得丢掉的,可是郎君您想过没有?

土地再多也要看天吃饭,风调雨顺的时候还好一点,苦点累点,都能吃饱饭,可是遇到灾荒年呢?

颗粒无收的时候,可是要饿死人的,那不是玩笑,我们家以前很多人,听我阿耶说他小的时候,碰到一次连着两年的大旱,一下子就饿死一半族人。

老人们都自己去了大山里,自己了断,棺材都买不起的,大人们一天只吃三两口饭,饿不死算了,留着粮食养活孩子们,郎君您可有想过,那种日子的可怕之处?”

李钰哪能想到这些,听迎香说起来才简单在脑海里描述一下,觉得是很可怕,自己少吃一顿都不行,哪能一天就吃几口饭?

“这些我也没感受过呀,不好多说的,不过我也知道没有东西吃,是要饿死人的。”

迎香十分认真的说道;

“郎君您是感受不了的,灾情再严重您都感受不到的,别说您了就是咱们庄子里那几百户奴仆,也体会不到,他们不论什么时候都能吃饱饭,怎能知道饿肚子的滋味儿?”

李钰得意洋洋的说道;

“那是,碰到灾年了,咱们府里就会开仓放粮,你没看后头那大粮仓吗,快有别的那些小庄子一半大了,哪能叫下人饿死?”

“是啊郎君,正是因为跟了府里,就永远不怕吃不饱,更不怕饿死,所以我阿耶才会同意的。

您还记得吗,奴婢当年很小的时候,跟着全家人逃难,来到蓝田附近的时候,路上碰到老阿郎,我阿耶和他的兄弟们要卖身为奴,

老阿郎只笑着说可以,就把卖身钱给了我阿耶他们,奇怪的是却迟迟不提奴仆的事儿。

后来我们跟着阿郎,回来庄子里分了房子住下来,又给了我们好几车的粮食,我阿耶五尺高的汉子,看着那么多粮食高兴的直哭,当场就给老阿郎跪下了。

我们家从碰到阿郎那天开始到现在,再没有饿过一次肚子,更没有饿死过一人,可是,卖身钱也接了,还住着府里分配的房子,又像奴仆一样给粮食吃饭,阿郎就是不说那做奴仆的事儿。

慢慢的住了几个月,我阿耶他们才发现,这天天吃饱饭的日子,和庄子里那些奴仆比起来,就像叫个花子一样,人家个个都是穿的好衣服,一个补丁都没有的。

我们家的人饿的前心贴后背,可是看看那些家生子们,个个吃的结实无比,一身的精肉,一顿要吃四五个胡饼,真是人比人气死人,根本没办法去比的。

那时候即便有了阿郎给的那些粮食,我阿耶他们还是不舍得多吃一点,还不都是饿怕了的?

结果看看那些奴仆们的吃食,粟米粥稠糊糊的,还起疙瘩呢,我阿耶那会儿还说那些家生子们,不知道粮食的金贵,这样糟蹋粮食。

还说碰到灾年就有你们受的,结果还和那家人吵了一架,人家不认识我阿耶这个外来的,呛白了我阿耶好几句:

俺们从小就这样吃饭,要你来管,啥灾年俺们都不怕,俺们大粮仓里的粮食堆满了的,就是三年不种地都吃的饱。

我阿耶还不服气,觉得那家人胡吹大气,哪有三年不种地,还能吃饱饭的?

直到后来有一次,我阿耶他们兄弟四个,觉得光吃饭不干活,跟当大爷一样心里很不踏实,就去前头府里找阿郎,说给安排点力气活,要给阿郎出把子力气报答。

后来,阿郎就安排我阿耶他们兄弟四人,去后头粮仓大院里,给修缮院墙的匠人们打个下手。

我阿耶他们看着成排成行的屋子,里面全部都是粮食,吓得目瞪口呆,这才相信和他吵架那人说的话,原来不是胡吹大气,人家确实是从小就那样吃饭的,人家没有说瞎话。

我阿耶说,就连粮仓大院里那一群大恶狗,都是有下人专门给做饭的,所以我三叔父总是念叨,说灾年里的难民百姓,过得连粮仓大院里那些狗都不如。

我阿耶那天没有心思干活,难受的不行,想着我们家逃难的时候路上饿死了十几口人,要是这些狗的吃食,能匀出来一些给我们家,也不至于饿死那些人了。”

李钰很是尴尬的说道;

“他们身子骨高大那是因为,他们祖宗都是西北大汉,所以才身子高大,不过长的结实那确实是吃出来的,反正他们又吃不穷咱们李氏,再说了自家人你不叫吃饱饭,那算怎么一个说法?”

“对啊郎君您说的没错,所以好多活下来的难民,都想找个永远饿不死的地方靠着,只有经历过劫难的,吃不饱肚子的,才知道饿死人的恐怖之处,人要是饿及了,泥巴土都敢吃!

问题是得有人要你啊,当初我阿耶他们找了两三家大户,人家一是觉得我们身子骨不结实,都快饿死的人了,再者他们粮食也不是太多,就没收我们。

后来我们才一路走一路讨饭,走到了蓝田,接着就碰到阿郎了,这才活了下来,要是不碰见阿郎,这会儿我们早就投胎转世了。”

李钰看迎香说的绘声绘色,还连比带说,也觉得有意思,就顺手坐在了回廊里的木凳上,和迎香唠了起来;

“方才你说你三叔父总是感叹,难民活的不如狗,还说有专门的人给狗做饭,其实他也有些误会了,如果是一条狗两条狗,吃点剩饭就行了,谁还给它们专门做饭呢。

可是咱们那些狗不一样的,首先呢是养着看守粮仓用的,可得吃饱了才有力气咬人不是。

再者说呢,一大群凶猛的家伙,谁家的剩饭也不够它们吃啊,所以才给它们专门做几锅的,因为太多了吗,所以需要专门的人去给狗做饭。”

迎香横着脖子辩解了一句;

“说来说去,还是狗吃的比人好啊,郎君您想说的是什么意思?”

李钰觉得,在狗吃饭和难民没饭吃的话题上和迎香说不清楚什么的,也不抬杠直接换了个话题;

“你阿耶说家生子奴仆们,穿的好,可是咱们府里都是统一发的粗布啊,除了在府里当差的人,能穿的好衣衫之外,其他庄户都是一样的粗布,你又不是不知道,家家发的都一样的。”

“一样?现在也不一样的!以前我们家刚来的时候,更是大不一样啊郎君,我们这些外来的灾民难民能有个穿的就不错了。

破了补一下继续穿着,都是补丁摞补丁,哪能和那些李氏的家仆们相比,人家破了都不要了,直接就扔给我们这些逃难的外来户了。

外来的难民们可不舍得扔,有些还是新的呢,就扯破了一个两个地方,缝缝补补一下,就能穿出去,而且比自己的好了很多。

谁家舍得扔,您不信去看看那些外来的难民,灾民就知道了,奴婢可不会说谎的,家家都有一堆家生子们不要的衣服,谁舍得扔掉?”

李钰有些奇怪的问道;

“嗯?为什么,府里难道没有给你们发布?就是啊!你这一说我才想起来,庄户们穿的可不就是有补丁的衣衫,家生子们可是没有一个穿补丁的,这是怎么回事儿,几个庄子里不都是吃穿一样的吗?”

“好郎君呀,您都没操心过这些,哪能知道具体详细,家生子们都是要啥子就有啥子的,

府里发布的时候,就去按照人头领回去,我们这些外来的可怜人能吃饱饭就行了,哪敢想那些不着调的,再说也没有我们的份儿啊?

这些年一直就是这样过来的,像我穿的衣衫,小了穿不上了,都给我妹妹穿了,我妹妹穿的一直是邻居们最羡慕的。

我妹妹不穿了就给我三个叔叔家,谁家有女孩子,能穿的就轮流穿着,府里给我们这些侍女们做的衣衫,每个季节都是好几套的,

我也不用穿太多,再说如今我妹妹长的快和我一样大了,我就总是给她分一些穿,

所以都说我妹妹是个有福气的女娃子,从小就穿没有补丁的衣服,还是上等料子,如今都是穿的我给她的新衣,岂能不被庄户们羡慕?”

李钰沉重的叹了口气;

“你们还不是我李氏的家仆,所以阿耶就不给你们发布对吧?”

“回郎君的话,是这样子,不过没人埋怨阿郎的,这都是规矩不能破,再说了,阿郎救人回来的时候,也给了卖身钱的,又另外给安排了房屋,还要给粮食,哪能继续贪心不足,那还是人吗?”

“卖身钱?方才你好像提到过一次,这是怎么回事?”

“回郎君的话,当初阿耶他们向阿郎求救的时候,说的卖身为仆,求阿郎救他们一家,所以阿郎就问我阿耶,要多卖少银钱,然后就如数给了,然后才把我们领回来的。

没少给一个大钱,也没有还一口价,要多少就给了多少,还另外给了几车的粮食,

又给了盖了几座院子,我们四家人才落住下来的,要不然那卖身钱能吃几顿?几个月?”

李钰瞪大了眼睛诧异的问道;

“那一千多户灾民,都给了卖身钱?那也得好多银钱了吧?”

“这奴婢也不清楚的,听我阿耶和我阿娘说话的时候,我凑着听过几次,说是小王庄的王九胜当初卖的最贵。

他是个不识数的憨货,张口就要十车粮食,我阿耶说老阿郎给他们一家十几口人安排下来之后,又给盖了两座院子的草房。

一切安排好之后,先是拉了两车粮食给他们送去,送去的家生子交代过,说是阿郎送的。

那王九胜一家子,也听不明白以为就是卖身钱了,看着两大车粮食,算算够吃一年挺开心,也就忘记了那十车粮食的卖身钱。

结果第三天头上,府里的下人就拉去了十车粮食,问他们放到哪里,可把他们一家给吓蒙了!

他们没想到还真的给了十大车,我阿娘还笑话他们没见过世面,要些银钱也行啊,结果弄的满几屋子的粮食。

反正就这些了,奴婢也不大清楚的,毕竟五个庄子呢,奴婢哪有空暇去一家一家打听!

不过,听我阿耶他们老一辈的说话,我也明白一些,有的是要的银钱,有的卖身钱是粮食,有的是粮食和绢帛,五花八门的啥都有,郎君要是想知道,那些负责的管事们都有记录的,回头一查就知道。”

“哦我想查了,回去可以交代下去,现在不用查的,对了迎香,你说你阿耶他们,当初等着府里安排为仆的,为何没有进行,又上了户籍分了朝廷的田地?这个你可知晓?”

“回郎君的话,这个奴婢知道的,阿郎当时说迟一些再说,结果一直就没再提。

后来新朝廷要给大家分田地,我阿耶是不敢要的,阿耶担心要了新朝廷的土地,府里以后再也不管我们了,若是那样再碰上灾年可又要饿死人了!

府里下来的管事给我阿耶说,这是用仆人们的身份先领了朝廷的田地,等以后府里觉得时机成熟了,就会给朝廷银钱,把这些地买下来,这些土地还是李氏的。

还许诺我们不论有没有地都是李氏的家仆,以后绝不会叫少吃了口粮,更不会叫饿死一个,

这可是府里的那些管事,下去亲口一家一家许诺的,大家才同意接受新朝的田地,结果到现在都没有人再提,给我们这些外来难民,灾民,安排口粮,布匹的事情?

一直到今年郎君当家做主之后,直接给了每户一些银钱补贴,又把田地收了回去,大家才议论着,估计是要正式收入李氏的家仆户册里了,好多人都开心的不得了呢!”

李钰手抚着额头恍然大悟;

“你这一说我才明白,原来换地的事儿,大家都以为是府里要收回土地了,难怪没有人反对?

说收回来就收回来了,我说呢,农人的土地都是命根子,哪能如此容易就全部收回来的,原来里头还有这样的原因!”

“是啊郎君,您给庄户们分的那些地钱补贴,真是没有必要的,毕竟那些地,当初都是府里找县令安排下来的,只记个名字在庄户手里,叫种了这些年就不错了。

还有啊郎君,您说每家将来给多少粮食多少粮食,很多人家压根儿都没当个事儿,倒是您说的那句,以后你们都是这几个庄子的主人了!

这句话叫庄户们最高兴,可能对他们来说,以后就要和家生子们一个样了这才是重要的,毕竟家生子们一会儿领这,一会儿领那的,吃穿住样样上等,哪个不眼红?

都是想着地也交了,下一步就要兑现当初那些了,收进李氏的家仆户籍本册里就心安了,所以都想的是,以后也能按照家生子那些规矩,领粮食和领布匹了。

前阵子收了田地,好多人都跑去打听那些相熟的家生子,他们一年领几次粮食,一个人头分下来多少粟米,多少白米,又能分多少匹布,有些小心的还打听了好几家,生怕将来府里的管事,贪墨他们以后的粮食和布匹里!”

李钰嘴里喃喃自语;

“我给所有人盖新房子的事,加上今年又收回庄户们的田地,岂不是等于在一步一步的,把阿耶没有收录进来的事儿,进行下去了?”

“是啊郎君,您怎么这会才明白,向来李氏的家仆,住的房子就是最好的,从来没听说那家漏雨的,外来的难民哪能不羡慕?

如今郎君当家了,直接把所有人分一样的红砖大瓦房,这种和家生子一样的分配法,当然就是把所有人都当做家仆看待了,也叫大家觉得总算公平了一些。

再加上收了所有人的田地,以后统一耕种,这可不就是和那些家仆们一模一样了?

现在就差最后一样事儿了,那就是和家仆们一块儿,每年按照人头去领粟米口粮,每个季节按照人头领布匹。

等领了布匹之后,所有庄户都要和家仆们一样,就也能穿上没有补丁的衣衫了,只要和家仆们一样的领东西,庄户们就能踏实下来。

要是和那些家仆们一模一样的话,郎君还能继续拖下去不给大家录入家仆本册里,埋怨的人也就不多了。”

“埋怨?”

“是啊郎君,怎能心里没有怨言的,当初阿郎给卖身钱的时候,承诺过大家的,以后就是李氏的家仆了,一切吃喝拉撒的事情,都有李氏家族出来解决,饿肚子的事情,再也不会发生的。

这是阿郎带难民们回来的时候,亲口许诺的,问题是这些年了,从来没有兑现过!

难民,灾民那些庄户们,从来就没有给过公平,一直和上了家仆户籍本册的那些人,在区别对待!

庄户们一次布匹也没有领过,依然还是补丁摞着补丁,郎君您站在公道立场上想象一下给句话,这能不生埋怨吗?”

李钰被问的哑口无言,这确实也是个事情,阿耶把人家卖身钱给了,也许诺过以后就是家仆家生子了,奈何却没给人家分过一次的新布。

还用人家的名头,巧弄了一批田地,叫庄户们自己种着,说难听点几乎等于自生自灭了,搁谁身上都高兴不起来呀?

听得目瞪口呆的李钰,又再次转移了话题,尴尬的问道;

“那你们不觉得成了家仆以后,就没有了自由?”

迎香想都没想直接回答;

“自由?当然有啊,那些家生子们不就是没活干的时候,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没人说不让他们乱跑啊,前阵子,庄子里不修造新房的时候,我三叔父还和一群家生子结伴,去洛阳城里,耍了五六天才回来,这不是很自由吗?”

李钰不停的揉着鬓角,他没办法和迎香多沟通,心里想着,过阵子回去庄子里,亲自去问问那些大人们,毕竟迎香也就十七岁,还是个孩子呢,说的话也做不得准数。

不过李钰忽然想起一事就抬头又问;

“迎香,我记得你有弟弟的,入了我李氏的户籍,以后可不能当官入仕了呀,这个你们想过没有?”

迎香听了李钰说的这个话,忍不住噗嗤一笑;

“好郎君您就别闹了,哪有百姓家的儿子去当官的说法,自古以来也没听过的,穷人家的孩子还能去出仕途的说法?

再说了,那些世家门阀,和高门大户家的郎君,都还在排着队等候呢,人家还有好多郎君都没地方安排呢,哪能轮到穷人百姓家的头上,人家世家的子弟,都有许多人没办法出仕呢!

您还说庄户穷人去做官,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奴婢今天还是头一次听到,穷人家的孩子还想去当官的说法,真是新鲜,嘻嘻……

走吧郎君,咱们回去咱们的院子吧,这都快半夜了……”

“哦”

李钰木头人一样陪着迎香往自己的院子里走回,一路上也不说一句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