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地主爷 > 第470章;初献计谋,惊呆群臣

大唐地主爷 第470章;初献计谋,惊呆群臣

作者:黄金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30:53

第470章;初献计谋,惊呆群臣

第四百七十章;初献计谋,惊呆群臣

待君臣笑的开心至极,李钰却站了起来,行过一礼之后轻声问道;

“启禀陛下,臣有些想说的话要奏,请陛下准许臣说之。”

李世民今天是开心至极,点了点头调侃着说道;

“哦,大朗有本要奏,嗯还未出仕呢就要有奏本了,不错不错,早点学习一下也是好事儿,你且奏来便是。”

“呦呵,大朗也要学着上朝了呢。”

“别说话听听大朗要奏什么奏本,咱们这些武夫也跟着学上一学啊?哈哈哈……”

“你个老杀才,自己的侄儿也要看笑话……”

“启禀陛下,自古以来都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说法,臣想说的是预防之术,扁鹊行医重在治疗,其高明的医术名动天下,

然其兄长终生治好的病患寥寥无几,皆因他注重防,而不重治,孰轻孰重暂且不论。

只说咱们这惊天的银钱撒出去,工部,还有下头的各司,然后郎中,员外,主薄,再到下头的主办,若是一心一意的当差,都像在座的叔父们一般当做天大的事情认真对待还罢啦。

若是有吸血的存在,还有往家里捞钱的,侵吞陛下崛起之资的如之奈何,等到他们将来犯了死罪,陛下就是将他们满门抄斩,诛杀三族,银钱又能追回来几许多?

就算能把银钱追回来,到时候陛下的江山大事,全部给耽误了又找谁说理去,人生有多少年可以耽误,周边的局势瞬息万变,臣觉得应当尽快把十六卫的勇士配置起来才是当务之急。

到时候不论形势怎么变,我大唐的威武之师横马跃刀守卫边关,进可攻退可守,一切狼子野心的异族番邦都要掂量再掂量。

这些惊天的巨资应该全部落实到位,全部用在该用的地方,而不是一层一层的被剥削下去,一点一点的被侵吞于无形,更不能被没心没肺的畜生拿去中饱在私囊。

是以臣恳求皇帝陛下,指定预防之策,安排铁面无私的忠臣专门负责银钱发放使用的大事,把每一次银钱的去向,都监督到位。

或者购买需要的物事,或者寻找能工巧匠,或者为匠人们加班干活而购买肉食,或者给匠人们提高技能而发下赏赐,

总之不论哪一笔银子钱,都要派人跟踪落实,虽然比较麻烦也浪费了人力物力,但是有了专门的人去看守监督,和最后追踪,这预防之术做到了位置,臣相信,必定能事半功倍的。

借陛下的金玉良言,今日多流汗,他日少流血,两者虽然不是一个事情,但是一法通则万法通,道理是一样的。

今日咱们多费了人力,抽调了一些忠臣专门负责监督,他日咱们所有的银钱全部落实到位,陛下的铁血雄师征服了四海之地,威慑八方异族的时候,再回头来看今日这些人力物力的浪费,臣以为应当是值得的。”

本来李钰说有本奏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没当回事儿,毕竟还是个孩子,有些奇某能弄出来这些银钱,已经是够厉害的了,谁还能想到一个刚束发的孩童真能侃侃而谈国之大事?

只是没想到李钰一番话说出来义正词严,慷锵有力,句句话都说在了重点,要点,痛点,全是正大光明的忠君之言,不由得众人不服气,只听了没几句,君臣众人就都收拾了小看之心,严肃的听着李钰把话说完。

李世民更是面色严肃至极,想起自己要名垂千古流芳百代千代的大事,有可能被一群贪婪的畜生毁于一旦,李世民脸上的肉都在狠狠地抽搐着,李世民咬牙切齿一字一顿的说道;

“不论任何人,也不管他是谁,敢碰这十六卫兵马的银钱者~杀无赦,朕在这件事上不会去讲任何情面,更不会去听任何解释,只要被查出来中饱私囊确定属实者,冒出来一个杀一个,全部诛杀其九族。”

坐在李钰旁边的长孙无忌立马站了起来,严肃的说道;

“起奏陛下,敢贪墨这些银钱的已经不是人了那是畜生,杀肯定要杀的,可是咱们不能等着都去贪墨了~再去把人杀掉出气,

大朗说的对,应当派出一些专门的重臣监督落实银钱去向,防患于未然甚过于治,请陛下多加考量。”

房玄龄也跟着站了起来;

“启禀陛下,臣觉得长孙尚书说的非常想有道理,臣附议,肯请陛下多加考量。”

杜如晦在房玄龄站起来的时候就也跟着站了起来;

“起奏陛下,臣毕生的心愿就是给陛下打造一支无敌的威猛之师,期盼了多年都不敢说出来,

如今总算有了银钱支撑,马上就要去实现了,这个紧要的关口可不敢马虎大意叫一些蛀虫,畜生,来毁坏陛下的江山大事,臣十分认同长孙尚书的建议,求陛下多加考量!臣附议。”

李靖李绩同时站了起来;

“臣等附议。”

“臣附议。”

“臣等附议。”

李世民看着一群重臣附议,自己也重重的点了点头,伸出手安慰大家先坐下不要着急,李世民看着就要天黑的暮色,脑子飞速运转起来。

李世民来回走动了两圈才停下脚步,对着一群重臣吩咐;

“无忌,玄龄!”

“臣在。”

“臣在。”

两人应声而起,李世民十分认真的下命令;

“命你二人抽调手下信得过的忠臣,组织一个临时的队伍,督察所有银钱发放的一切事宜,严防那些蛀虫畜生不可懈怠。”

“遵旨。”

“遵旨。”

等两人坐下之后李世民继续调兵遣将;

“玄胤何在?”

坐在最边上的大理寺少卿戴胄立马站了起来答应;“臣在。”

“朕知道你身子骨不好,但是朕今日正是用人之际,爱卿你就再拿出一把力气吧。”

戴胄双手抱拳声音严肃至极;

“陛下尽管下命,臣万死不辞。”

“好!朕知道你向来铁面无私,昔日秦王府之时,一个买办贪墨了九十六贯银钱,做的天衣无缝,又有些身份底子,结果被你不畏强权揪了出来,最后将那蛀虫绳之以法。

本次天下兵马之大事,朕要你再次出马,挑选大理寺的好手,协助无忌,玄龄他们把事情落实到位,监察一切不得有误。”

“陛下放心,臣一定尽心尽力的帮助两位尚书,决不会怠慢。”

“药师,懋功。”

李靖和李绩也跟着站了起来;

“臣在。”

“着你二人组织精兵强将,跟无忌,玄龄他们配合,你二人在他们发放下去银钱之后,安排手下精锐负责落实每一笔银钱的去处,若是遇到证据确凿的畜生,不用禀报直接就地斩杀。”

“遵旨!”

“遵旨!”

安排好了一切李世民这才长出一口气,平静的说道;

“有你们几个办事,朕就放心了,明日早朝,再将这些临时的安排公之于众,再叫魏征做个最后的震慑,着他随时可以抽查任何一笔银钱的去向。

这样下来重重关口,应该没事了,明日早朝昭告天下,任何人敢碰这些银钱的诛杀九族绝不轻饶,想来这杀九族的后果必能震慑那些宵小之辈的。

一众文武大臣站起来高呼;

“陛下英明。”

李钰在下头听得也是非常佩服,这千古一帝果然不是吹出来的,顷刻之间就组织好了一切,

房玄龄长孙无忌负责督察一切,又不放心交代大理寺少卿戴胄出去制衡,再使李靖李绩两人带着手下军队,负责落实到位,又给于两人生杀大权,

这两人的安排可是惊天妙手,自古以来用军队办事那肯定是说一不二,效果顶好的,军人只会服从命令可是没有任何回旋余地的。

最后这皇帝陛下还不放心,又叫魏征出来把最后一关,随时可以抽查一切已经发生过得事情,当真是手段厉害至极,不亏是流芳百世的君王。

李钰等着一群大人说完了,再次站了起来;

“启禀陛下,臣还有本奏。”

“奏来。”

“是。臣要说的是工部那些匠人的事,历朝历代匠人就是干活的下等人,不被朝廷看重,臣以为此处不妥。”

“哦,你有什么话尽管说来便是,就是说错了什么朕恕你无罪。”

“多谢陛下,臣觉得昔日之秦国统一天下,攻城器械,兵器铠甲,无有不利者,乃为大功不可磨灭。

一应制造皆能从标记上追究到具体的匠人,懈怠者律法加身,才至无往而不利也,秦人的铁槊能扎透其他数国的铠甲,秦人的箭羽能多射十几步,穿透铠甲还要伤人性命。

而秦国的甲胄又能抵抗其他六国的箭羽,中者只要不是在要害处便多是些轻伤,难得损害其性命。

这无非就是其他数国皆不在意铠甲兵器制造之时的严苛,而秦国却当做重中之重,此消彼长之下,秦之利器无往而不利每出必胜。

然!自东汉以后,这种做法逐渐被世人遗忘,臣以为应当重拾祖宗之法,效仿前人之事,陛下的那些银钱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这只是其一也。”

李世民今天总算对李钰刮目相看了,听得非常认真仔细,原来这孽障肚子里也有一堆真才实学,实属不易呀,李世民饶有兴趣的问道;

“哦?还有其二,你且全部说来。”

“遵旨。”

“起奏陛下,秦国的方法固然可用,却刑罚太过严厉了一些,有伤陛下仁义仁慈之大爱,需要用药中和缓冲之。

臣觉得秦国虽然也有奖励之策,但多是对准军功而言,对匠人的手艺,赏赐不太重的。

匠人们身份不高,赏赐银钱之事草草了之,不过是应付差事罢啦,所以匠人们干活的时候难免有些动力不足。

是以臣建议,提高匠人的待遇,用心制作的那些大师匠人,以不同的品级授之,提高匠人的银钱收入,毕竟都要养家糊口的,正所谓千里去做官为的就是吃和穿。

陛下可指定出一套策略,做的多做的好的,对于银钱之事狠心发放,此举想着也能凑些功效的。

臣听得家中奴仆所言,说是有些猎户打猎的箭羽几乎能射出平常弓箭的两倍开外,臣想着祖宗们的能处,不定在哪个角落就被继承了下来的,

倘若陛下再昭告天下寻找能工巧匠出世,来辅佐君王朝廷,必能事半功倍之。

如此匠人若有银钱期待,必定是憋足了力气仔细干活,人人争抢着做好做精,做全面,做细致,再有律法加持,懈怠者严惩不贷。

如此一来陛下的这些银钱,必定能打造出一支万胜之师,届时陛下的威武雄壮之兵,箭射之处,穿透贼兵的铠甲还能夺人性命,

陛下的铁槊刺杀贼兵轻而易举,陛下的陌刀连人带马劈开两半,陛下的威武之兵穿着结实的铠甲,中箭中刀者无有大恙,贼兵还在发愣之时,陛下的天子之兵就已经夺去了贼人的性命,不知此种此消彼长之法~可入陛下法眼?”

李世民本来今天就高兴的不行,再听了李钰这番话直说的他心里痒痒,兴奋激动的无以言表,猛然大喝一声;

“好!”

“大朗好一个此消彼长之法。”

程咬金立马站了起来;

“起奏吾主,老程觉得大朗说的这些都是大道理,可行之。”

尉迟恭也赶紧站了起来扯着嗓子,比谁都激动;

“启禀陛下,这个此消彼长当真可行,老臣读书不多,也不会说那些文绉绉的话来,不过老臣也带兵多年了,深知其中的厉害关系,

若是咱们的儿郎中了一刀,依然无有大碍,反而还能继续厮杀,而贼兵中了咱们锋利与匹的箭羽,却流血不止,这真是如虎添翼,有如神助,若是如此老臣还打不下胜仗,臣当自刎,谢罪于天下,也没脸回来见陛下了。”

李靖和李绩两位军方的大佬纷纷用十分满意的目光看着李钰,心里都在想着一件事,这李大朗真是天生的大才,

看问题如此老辣,对于兵家之事真是眼光独到至极,考虑事情全面不漏,若是精雕细琢必定是一方大能之人,做个三军统帅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君臣一大群人哪个不是经验老到,又一身的真本事,只要你的建议提出来,这些人一听立马就能知道是否可行,是好计策,还是蠢猪般的谋略,根本瞒不住这一群大能的。

平日里都知道这李家大朗只关心银钱之事,然后就是吃个享受,出了名的想做个富贵大地主,没想到今日又见识了此子的另一面厉害之处。

这李大朗真是千变万化,不能以常理揣测的,你根本不知道他到底肚子里还装着什么,只有在他遇到事情的时候才能看清楚,原来人家不是不会,只是不想说而已。

李世民今天对李钰最是满意无比的,只有他知道这孽障的真实身份,李世民心里不停的念叨那一句老话。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天生会打洞,古人诚不欺我也,这孽障原来还是有点正经心思的,这样才对嘛,比起他平时的那种痞子无耻模样,这会儿这孽障真是怎么看都怎么顺眼。

李钰可是禁不住夸奖的人,这会看着所有人都把他夸的一朵花一样,立马就又现了原形,

大腿翘起来放到二郎腿上,嘴里哈哈大笑着,一边把身子靠在长孙无忌的身上美滋滋的不行,那样子要多贱就有多贱……

可是一群大臣都没把李钰当成外人看待,一是此子的阿耶本来就是个大好男儿,又贵为李氏二房的族长,与众人都多少有些交情的,还有秦程两位大将军的脸面在一旁。

再者说了还是陛下的义子,且这李大郎对众人又十分尊重,和重臣家里的郎君又关系甚厚,所以都把他当自家孩子一样看待。

尤其是长孙无忌也对自己妹妹这个义子非常的喜爱,像慈父一般把李钰乱了一点的头发理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