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恐怖灵异 > 霉运阴阳眼 > 第1307章 支持力度(第三更)

霉运阴阳眼 第1307章 支持力度(第三更)

作者:司徒北 分类:恐怖灵异 更新时间:2024-12-25 02:41:36

第1307章 支持力度(第三更)

“杜书记,您这话我不敢完全认同。”张坤开口道。

“就像您说的,我们国家建国才六十年,对一个人来说,六十年也许就是一个人人生的一辈子,但是对一个国家来说,六十年却是转瞬即逝。”

“但,就是这六十年,让我们中国,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发展到现在,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让我们人民从只有贫困和饥饿,发展到现在,只要肯做肯干,不说发家致富,但起码衣食无忧。”

“那时候,别说现在的大鱼大肉了,就是一碗白米饭,对很多人来说也是只有生日那天才能吃到,那时候的主食是土豆,红薯,玉米,南瓜。至于肉,那是只有过年过节,也许才能尝上一块。”

“短短六十年,国家能有这么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还能有什么不满足的地方。”

“而且就像杜书记您说的那样,人力有穷尽时,国家亦是。一些偏远山区,因为一些地理限制,所以暂时无法被国家照顾到,依旧在贫困线上挣扎。”

“但是我相信,只要再给我们六十年,不,三十年,甚至二十年,我们国家一定能达到全面小康的目标,让我们国家所有人都能过上只要肯做肯干,就衣食无忧的生活。”

“而现在,我所做的,只不过是在国家暂时无法照顾到的地方,尽自己努力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小事,真的是小事。就像我想做的两件事,我所想的只是给我们南湖省内,中小学生,赠送一份仅有一个鸡蛋一袋牛奶的营养早餐,而国家要操心的却是十四亿人口的生计。”

“我想的只是给我们南湖省内一些危房学校修缮重建一下,国家要想的却是建造一座一座供大家生活的城市。”

“说实话,我无法想象要养活我们十四亿同胞有多辛苦。”

“杜书记您说我是千亿富豪,全国都是有数的,我挺有钱吧。”

“可是一千亿能养活全国人民几天?假设每一个人一天吃十块钱,那十四亿人就是一百四十亿,一千亿,也就七天。”

“好,我就当每个人吃五块钱一天,那也就十四天。”

“杜书记您看,我一个全国都数得着的千亿富豪,想要请全国人民吃个饭,也就够请几天。”

“而我们国家,却从建国初期的一穷二白,努力维持着大家的生计到现在,从饥饿贫穷到现在衣食无忧,从每天吃红薯土豆,玉米南瓜,到现在大鱼大肉吃腻。”

“当然,这里面的发展离不开全国人民自己的努力,但是,蛇无头不行,没有一个好的掌舵人,一个上下一心的行政体制,是绝对没办法做到的。”

“而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打算做

的给中小学生送一些营养早餐,只是授人以鱼。但是若想要达到授人以渔,让每一个家庭能够给孩子每天吃上鸡蛋和牛奶,却是只有国家才能做到。”

“而我相信,那一天一定不远了。”

杜书记有点“傻眼”的看着张坤,直到张坤最后一句话说完,杜书记似乎才恍然回过神来,然后一脸哭笑不得的模样。

“行了张坤,我们就别在这互吹了,你这话说的比我这官宣还要官宣了。”

张坤却是一本正经的道:“杜书记,这确实是我自己的所思所想,千真万确。”

杜书记却是笑着摇了摇头:“行了行了,这个话题咱们到此为止,我们继续说基金会。”

“基金会的成立,还有未来发展,都是在对我国青少年的教育向着有力的方向前进,于国于民都是好事,所以基金会我肯定是要大力支持的。”

“对于你提出来的那些担忧和要求,我一定全力满足你。”

“在基金会成立后,推行那些项目的时候,在你们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如果有政府官员以任何理由借口拖延阻碍,吃卡拿要,那就是在和国家做斗争,和人民群众做斗争。”

“而敢于和人民群众做斗争的人,我就让他回到人民群众中去。这种人,不配为人民服务。”

杜书记话说完,张坤却一时没有明白其意思,过了良久才似乎转过弯来。

杜书记这说的是,撤职查办?

张坤抬起头望向杜书记,正要开口询问,却又陡然咽了回去。

嗯,这话不能问,问了的话岂不是显得自己很没水平?

而且,如果自己理解没出问题的话,应该就是这个意思吧。

实在不行就回去再问问叶老爷子就是了,叶老爷子是省长,这些云里雾里的话他肯定懂。

而如果自己没想错的话,那么杜书记说的支持可就真不是嘴上说说了啊。

对一个官员来说什么最重要,自然是自己头上的帽子最重要啊,最起码,对那些会吃卡拿要的官员来说是这样。

官帽子是他们吃卡拿要的基础,官帽子要是没了,他们还怎么吃卡拿要,没官职,没实权的,谁给他们吃卡拿要。

所以,如果张坤想的没错的话,那杜书记这支持力度可就真的大了。

杜书记说完,望了张坤一眼,然后端起面前的茶杯喝了一口,润了润喉咙。

张坤想的错了吗?

没错,杜书记确实是这个意思。

可是杜书记为什么会对这么一个,还没有成立,甚至可以说还在设想中的基金会,给与这么大的支持力度呢。

毕竟现在张坤给他看的完全就是一些纸面上的东西。

所谓的

一个亿启动资金,十个亿追加预算,以后每年二十个亿的投入,全都是一些空口白话,完全是画的大饼而已。

为什么呢?

很简单,因为杜书记相信张坤,相信他说的这些话。

前面说过,张坤千亿富豪的身份,在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上来说,其实完全不逊色于一位省委书记。

而到了他们这种地位的人来说,信誉两个字是十分重要的。

对他们而言,说出的话不敢说和古代皇帝的金口玉言相比,但起码也是一个唾沫一个坑。

有些话要么别说,说出去了那就会认。

对他们来说,有时候一些口头约定甚至比其他人签下的合约还要有保障。

签订好的合约还有违约的时候呢,但是他们只要说出去的话,那是肯定会认的。

所以,虽然现在张坤口中的基金会甚至连影子都没有一个,唯一有的就只有一份简单的文字资料,剩下的全是张坤空口白话。

但是,杜书记确信基金会一定会立起来的,而且也一定会朝着张坤预设的方向前进。

然后第二,就像前面说的那样,基金会的成立,完全可以说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杜书记没道理不大力支持。

第三,基金会如果真的能在他的推动下成立的话,那么就像叶涛说的那样,这就是政绩,实打实的政绩,将成为他简历上不可磨灭的浓重一笔。

甚至说不得他还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再进一步。

这不是没有可能的,一个未来投入可能达到三五百亿的慈善基金会,在南湖省内,在他的任期内,在他的推动下成立。

这份政绩完全可以说是实实在在,推着他再进一步,不是没有可能的。

最后,但凡一个有抱负有理想的官员,在上任之初无一不想过“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八个字,甚至“青史留名”四个字,而能够爬上高位的更是如此。

而基金会的成立,还有后续项目,如果真的做成了,他作为基金会的推动人之一,“青史留名”也许不敢想,但是“造福一方”四个字,他绝对当的起。

等到以后他离开了南湖省委书记的职位后,几年,十几年,应该也还会有人会记得他,杜豪,曾经在南湖做过省委书记,而且无愧于这个书记职位。

这就是名。

所以,基金会的成立,不管是于国于民,于公于私,于情于理,他都没有理由不大力支持,所以他直接拿出了官帽子这个最终杀器。

既然基金会的成立有可能影响到他以后的进步,他要是不知道也就算了,知道了,谁要是敢阻碍基金会,那谁就是阻碍他上进的步伐,那也就别怪他拿了谁的乌纱帽了。

s:

天才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