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扶明 > 第1100章班师回朝

扶明 第1100章班师回朝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44:48

第1100章班师回朝

比赵铭先回到江南的是,明军平定东吁,迫使周国割地称臣,加入大明朝贡体系的消息。

消息传回,最先沸腾的是,位于南京帝国陆大,还有海军大学的学生。

任何时候,学生和年轻人都是最热血,最激进的一群人。

当然有时候也是最容意,被人操控和利用的愣头青,所以需要朝廷加以引导,以免被人当枪使。

这些年来赵铭坚持,每年都派遣优秀的学生,乘坐大明帝国的商船,还有战舰参与海外航行,让学生进入舰队和边军实习,让学生们认识到世界的广大,以及各国在海上和陆地的殖民扩张,激发了年轻少壮派的扩张热情。

接着沸腾的是江南各地商贾,还有士绅百姓,而他们沸腾的理由,则比较实惠,明朝将缅甸和印度纳入朝贡体系,两国向明朝敞开市场,江南商贾可以与近亿人口贸易,将给江南带来据大的利益。

这给原本收缩和停滞的江南经济,带来新的动力,各大工坊普遍具有复工扩产的需要。

而这又带来一个问题,便是工人不足,由此催生了工坊和商贾,改进生产技术的需求,使得对于蒸汽机等新技术进入他们的视野,不再是赵铭一人砸钱主导。

因此解决印度洋的封锁,明朝的发展,立时进入一个新阶段。

十月底,上海码头,当摄政王赵铭的坐船出现时,江边的阵仗之大,将赵铭都吓了一跳。

赵铭九月抵达广州,这个时候海上刮西北风,不适合船只向江南航行,赵铭随即换乘从东州返回的蒸汽明轮船,乘坐蒸汽轮船,返回南京。

赵铭走到马六甲时,便得知蒸汽轮船成功横跨太平洋抵达东洲,并返航抵达吕宋的消息,随即在船只于马六甲等风时,派快马走中南半岛,返回大明,告知两广和福建官府,蒸汽明轮船返回大明,令船只前往广州等候。

赵铭前往南洋,主持对三国同盟的战事时,蒸汽明轮船,刚刚试航失败,再回来时,船只已经完成跨洋航行,还是令赵铭十分满意。

当然,这次跨洋航行,只是航行而已,并不具备商业价值。

因为明朝在航海线上,没有足够多的补给点,补给煤炭等物资,蒸汽轮船试航时,几乎没有携带任何货物,船舱内带的全都是煤炭和必备物资。

不过,能够试航成功,赵铭已经很满意,等大明以后在航线上,建立军港和补给据点,船只就能在路上加煤和物资,实现蒸汽轮船的运输价值。

赵铭让蒸汽轮船在广州等自己,就是为了宣传蒸汽轮船,让他进入商贾和百姓的视野,让商人购买和使用蒸汽轮船,而只有蒸汽轮船够多,航线上的据点和补给才能完善。

从广州登船后,赵铭便沉船沿海而行,每过一个港口,赵铭虽然未必上岸,但都要停靠一段时间。

而这些港口的官府和百姓,都会前来围观和欢迎,不过欢迎的规模,与江南相比,还是差了许多。

赵铭的船只并未停靠上海,但是沿江却挤满了江南百姓,长江两岸挥舞彩旗,欢迎赵铭搬师还朝的身影,绵延百余里,需要衙役和军队,来维持秩序。

南京下关码头,蒸汽轮船缓缓停靠,赵铭的归来,受到了南京士农工商各个团体的热烈欢迎。

码头上,陈明遇等一众内阁成员,看着缓缓停靠的蒸汽轮船,心中都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情绪。x

“陈阁老有没有身处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之感”堵胤锡目光深邃

陈明遇点点头,“我们现在确实处于一个前人不曾涉及的新时代。以前我们崇古仿古,常常从史书中和先圣的典籍中,寻找处理国事,解决问题的方案。可是从现在起,我们或许就得自己摸索向前了。”

两人正一阵感慨,忽然有人道:“摄政下船了!”x

码头和岸边的百姓,发出一阵欢呼,便见身穿赤色龙袍,头戴翼善冠,两手扶着腰间几斤重玉带的摄政王,从舷梯走下船

一众南京官员见此,连忙迎接上去

“臣等恭迎摄政王”陈名遇等人,领着百官行礼

“恭迎摄政王”数万百姓,还有维持秩序的军队和衙役,也都跟着行礼,呼啦啦跪倒一大片

赵铭挥着手,走下蒸汽船,朗声笑道:“众爱卿与百姓们都平身,寡人在南洋,对大家也是十分挂念啊!”

“臣等亦每日挂念摄政,盼着摄政早日凯旋归来。”陈明遇等人站起来,微笑道。

赵铭摆摆手,“卿等干得不错,寡人在不在南京,其实问题不大!”

陈明遇等人听了这话,纷纷骇了一跳,赵铭见众人误会,哈哈一笑,“寡人说的是心里话。内阁这两年来,做得确实不错,天下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帮了寡人的大忙。”

这次赵铭远征东吁,其实不用自己亲征,之所以决定前往,除了打了二十年的仗,不打仗浑身难受外,主要是想看看明朝的行政体系,能否较好的运转。

而通过这次远征,放权给内阁,赵铭发现明朝的行政体系,不愧是经历过嘉靖万历这些变态皇帝考验过的,确实能够处理天下绝大多数问题。

其实任何政体,都有皇帝**不行,普鲁士还统一德意志,建立强大的德意志帝国。

现在赵铭看来,大明的政治制度,其实并不需要什么太大的改变,完全是够用,太过超前的制度,没有土壤,贸然推行,反而会扯着蛋。

眼下要解决的问题是,在现有的政体上,解决当权者,保持英明神武,是本时期最优秀人物之一的问题。

众人被赵铭的话吓了一跳,陈明遇擦汗道:“臣等还是有很多不足,还需要摄政的教诲!”

“对对!大明需要摄政来掌舵,臣等也需要摄政指明方向!”众多大臣连忙附和。

赵铭闻遇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微笑道:“先回城吧,寡人还有许多事情,要与诸位商谈。”div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