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扶明 > 第399章各自心思

扶明 第399章各自心思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44:48

第399章各自心思

少保乃是一种荣誉称号,乃是三孤之一,获得的难度,不亚于爵封公侯。s

岳飞抗击金军,被封为少保,于谦抵御瓦剌,保卫北京城,也只是被封为少保。

三孤、三公这样的荣誉称号,一般而言,非大功绩,或者辅佐皇帝多年的有功之人,不能得到。

虽说近些年,明朝存在爵位和称号滥封的现象,且郑芝龙便封了太师,但是总体而言,三孤和三公的称号,朝廷还是给的比较少。

近年随着朝廷站稳脚跟,可以看出来,隆武想要恢复朝廷威严,对于爵位和各种称号的赐予都谨慎了许多。

现在朝廷肯定是不能给赵铭封王,那么给个少保的荣誉头衔,又令赵铭督南直隶、浙江、山东三省军务,实际上可以说,其实是一个不错的奖赏。

只是这个旨意,赵铭却不想接,因为他的属下没有得到升迁,而且浙江是太子朱以海的地盘,赵铭督不到那里去,湖东和山东本就是东海镇势力范围,所以他并未得到实惠。

看朝廷派傅上瑞前来总督,又让他督南直、山东、浙江军务,想必皇帝的心思,必是军政分离。

这对朝廷而言,无可厚非,不过赵铭现在却不愿意交出行政的权利。

赵铭眼下一年得花好几百万两,交出行政权,就等于交出财权,将地方财政交还中央,朝廷委派的官员,未必能推行他的政策,收上来的赋税,肯定满足不了东海镇的消耗,而朝廷也不可能拿那么多银钱来养东海镇。

这样一来,东海镇就被卡了脖子,搞不好,东海镇要瓦解。

再者赵铭对眼下明朝的体制,并不信任,从根本上讲,其实是人治,多数时候是一个人或者少数人意志,来凭借上级批示来进行治理,是事后之治。

这些意志常常没有约束,凌驾于律令之上,治理办法按着个人意志去办,如果皇帝圣明,那还好说,如果不圣明,那就是灾难。

眼下大明的制度,或者说历代王朝,其实都是人治,是按照人的意志及其对利益的要求来行事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原因。

这种情况下,赵铭是不会交权的,除非社会实现变革,实现法治,实现事先之治,按照事先建立的律令规则,令出必行,各方遵守。

而现在,明朝的政治,显然还做不到这一点,通常是谁掌权,就按着谁的意思来。

如果交出行政权,而上面的意志又是要限制自己,那岂不是作茧自缚。

此时,赵铭只信自己,况且属下都没升迁,连下属的功劳都讨不下来,今后队伍还怎么带。

傅上瑞听了赵铭的话,有些震惊,旁边的李枝枝也微微抬头,看了赵铭一眼,又低下头去。

堂上马士鳌、陈明遇等人,也感到意外,不过遂即便明白了赵铭的意图,这个旨意确实不能接,不能退让。

傅上瑞有些不敢相信,“国公可是要拒旨!”

赵铭再行一礼,掷地有声,朗声道:“此次出征,收复失地,全赖将士用命,幕属操劳,臣以得厚爵,将士和幕属却未得封赏,臣独领其功,实在惭愧,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这次朝廷将赵铭推荐的人才,都压了下来,其实是何腾蛟故意为之,目的就是给傅上瑞制造机会。

两人原本的盘算是,赵铭得了封赏,属下将士官僚却不见封赏,必对赵铭生出怨恨,届时傅上瑞便可上书,为他们说话,何腾蛟再批下来,便使得傅上瑞能够卖众人一个人情,也让众人见识他的能量,从而在湖东打开局面。

傅上瑞见赵铭识破,心里不禁有些紧张,而赵铭不接诏,他也没奈何,沉默一会儿,才平静叹道:“即是如此,本阁只能暂且收了圣旨,然后快马通告陛下,待禀明陛下,再作计较。”

赵铭站起身来,拱手道:“有劳傅阁部,本帅亦上书一封,言明此事。”

傅上瑞遂即收了圣旨,重新封好,勉强地笑笑:“如此最好,不然本阁不好像陛下解释!”

当下赵铭又与傅上瑞交谈一阵,而宣旨的事情让傅上瑞感觉到,赵铭这个人并不好对付,他现在初来乍到,不敢暴露出自己的野心和意图,交谈之间,都是十分客气,并没有摆朝廷大员,大学生督师的架子。

两人说了片刻,傅上瑞便告辞离去,待他走后,马士鳌忍不住问道:“大帅拒旨,皇帝心中恐怕不快,以后该怎么应对?”

封建王朝,皇帝掌握至高权力,用人往往就在一念之间,只要皇帝觉得你不忠心,或者威胁到他的地位,哪怕是宰相,哪怕有在高的功劳,要办也就是一念之间。

当年严嵩父子,权倾朝野,倒台也就是一瞬间。

当然,现在朝廷不比以前,藩镇实力做大,皇权衰落,可是东海镇毕竟是扶保大明,以后随着战争胜利,朝廷的权威会慢慢树立,届时皇帝会逐渐重新掌握权利,届时朝中之人发现局势转好,大明危险不再之后,就得拿赵铭说事,要是皇帝不信任东海镇,东海镇该如何自处?

马士鳌等人的内心,其实是很矛盾的,一方面要追求自我的利益,一方面又受到忠君思想的束缚,想要即得到皇帝的信任,又能活得自己的利益,希望可以共存。

赵铭现在的使命是斗满清,今后要实现变革,肯定是要斗皇帝,建立君权与臣权的平衡,得罪皇帝的时候还多得是,所以他并不担心。

赵铭摆了摆手,“无妨,陛下圣明,当理解我的用意。苏松常位于抗清第一线,直面清军威胁,最切忌就是指挥混乱,必须由本帅来决断,掌握军政大权。”

在拒绝册封后,赵铭遂即给朱律上书一本,阐述了眼下的局势,并以退为进,表示愿意听命于傅上瑞的节制,然东海镇将士耗费颇多,还请朝廷拨军费百万,充足军费,用于奖赏。

四月,孔有德围武进,江南战火再起。

五月,长沙行在。

皇帝朱律已经在书房内,处理了一整天的政务,批阅大量奏章。

这时他拿起一份奏章看了看,脸顿时沉了下来,良久叹息一声,“欲重振河山,首要便是重振朝廷威严,加强中央集权,控制地方藩镇,做到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方能整合天下之力,与建奴一战。如今朕只是欲收归行政之权,避免藩镇割据,地方镇臣却存着私心,不理解朕之用意。”

扶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