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扶明 > 第497章沈阳东陵

扶明 第497章沈阳东陵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44:48

第497章沈阳东陵

自从努尔哈赤攻陷沈阳之后,几十年间,明军再也没有踏上过这片土地。

自唐中晚期始,汉族就由向外扩张,变成了向内收缩之态。

两百多年的时间内,中原王朝,丢掉了河西走廊,丢掉了西域,丢掉了燕云十六州,令汉人中的有识之士,心痛不已。

人类社会一定要区别于动物世界,动物世界的本质是野蛮,人类社会的追求就只能是文明。

文明的使命,就是生存和扩张,裹挟和同化更多人,成为一个整体,区别于野蛮,建立一套秩序,结束世间混乱无序的状态。

《易经》讲“文明以止”,止,就是达到并维持之意。文明以止,即止于文明。

中国文明发展数千年,从炎黄部落,黄河流域,向四面发展和扩张,教化蛮夷,使夷入夏,扩张数千年,自传说中的三黄五帝,至唐中期,整体而言,一直是处于扩张的态势。

自此之后,中原王朝在军事上便处于收缩的态势,北宋虽结束藩镇割据的局面,却始终没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统。

虽然宋太祖、宋太宗,曾经尝试扭转这种收缩的态势,重现汉唐的荣光,扭转自晚唐以来的收缩局面,不过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有宋一代,军事上建树不多,乏善可陈,宋人无法向汉唐一样直接武力扩张,最后只能转为文化输出,经济侵略,进行软实力的扩张,而事实证明,光文化鼎盛,经济繁荣,没有强大的武力为后盾,终究是空中楼阁,一推即倒。

中原王朝,由收缩重新走向扩张,是明代。

明王朝最大成就,一是开发西南,二是开发东北,为汉族扩地数千里,将西南和东北真正变成汉族的土地。

这些地区,前代也有王朝占据过,为何要将功劳归功于明朝。

这是因为,前代虽然控制过这些地区,但是却没有改变这些地区的文化和人口结构,而明代改变了这些地区的文化和人口结构,使得这些地区,汉文化成为主流。

以前,人们提起西南,想到的是南诏、大理这些少民政权,而明之后,再提起西南之地,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汉地。

如此一来,即便明朝灭亡,这些地区写汉字说汉话,也不会被分离出去,依然姓汉。

明朝二百余年,拓殖东北,辽地汉人,曾经多达二三百万,将原本荒芜的辽地,开发出来,不过建奴的兴起,却险些毁灭了这一成果。

如今,明军兵临辽河平原,曾经在此拓殖的数百万辽民,已经所剩无几,剩下的人也都改易了衣冠发服,成了满洲的旗奴。

不过,满人想要抹杀掉明朝拓殖辽地两百余年的成果,却也并不容易,如今辽地汉民虽然已经被迫剃发易服,但是汉文化对辽地的影响,依然从各个方面体现出来。

城池、建筑、这些汉族的东西都保留下来,甚至汉字和汉话,也成为了辽地主要交流的手段。

满清统治者,为了对抗汉文化,竭尽全力,想要消除汉文化对他们的影响,因此创造了满洲文字,改变辽民的风俗习惯,想要使之胡化。

几十年过去,满清的政策已经初见成效,如今明军兵临城下,已经看不见故国衣冠。

赵铭一路行来,看见荒废的村庄,看见满衣满冒的辽民,看见说着夷语的小孩和年轻人,心中一阵感叹。

此时,在洪承畴等人,在城墙上交谈、布置之时,明军已经推近至城上守军视线范围以内。

看着远来的明军,清军只能用人山人海,如潮而来,锣鼓喧天等等词语来形容明军兵势之盛。

清军士卒立在城头上,放眼看去,但凡目力能及的地方,全都是联军的身影和攒动的人头。

联军除了人多之外,一门门战马拖着火炮,也令清军胆颤心惊。

洪承畴只是粗略的看了看,恐怕至少百门重炮,而除了火炮之外,明军其他器械也不少,其中一架“破城锤”,长三丈,头包铁皮,恐怕一人都抱不住,光看样子就挺唬人。

这时明军到达沈阳城南郊,十余万联军,开始在距离城墙五里外下营。

赵铭身披铁甲,腰挂宝刀,头顶着铁盔,引数十骑离大军,奔到沈阳城前约莫三里地处停下,远眺这座关外大城。

赵铭吐出了一口浊气,胯下的杂毛马有些躁动的打转儿,不太听使唤,赵铭只能一边扯动缰绳,一边转动脖子仔细察看城池。

沈阳原本就是关外重镇,满清占据此地后,又将沈阳作为都城,所以防御十分完善。

沈阳城高三丈以上,护城河环绕四周,城体有瓮城、敌台、马面、敌楼、箭楼,防御设施齐全。

在南城楼上,一杆军旗挑衅似的舞动着,赵铭用千里镜观之,正是洪老贼的大纛。

“大帅,打这样的城池,很有挑战啊!”谢迁砸吧嘴道。

兵家言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联军虽有十余万,是城中清军的五倍,但若是算上城中八旗眷属,还有包衣奴才,那联军的兵力,最多是清军的两倍而已,确实不好攻打。

李本深沉着脸道:“当年洪贼松山兵败,溃入松山小城之中,万余兵马,又坚守了大半年,才因为叛徒出卖,而城陷被俘。由此可见,洪贼极为善守,我们要破城恐怕不易,特别是冬季马上就要到来!”

唐通也对赵铭道:“大帅,关外的冬季,可是不一般的冷啊!”

唐通是大明边将,曾经多次入辽作战,知道关外气候,要是真拖到冬季,恐怖明军反而会有危险。

赵铭皱起眉头,却没有理会众人所提的困难,他用千里镜扫视城墙一遍,发现城池确实不太好攻,于是镜头移向四周,忽然发现沈阳城东,不远处有座小山,山上有插有清军旗帜,于是问道:“那是何处?”

众人看了看,最后还是降将唐通道:“应该是石嘴山建奴的东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