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扶明 > 第811章钱谦益的沙龙

扶明 第811章钱谦益的沙龙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44:48

第811章钱谦益的沙龙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赵铭回师南京,朱以海内心相当的惶恐。

历代以来,得胜还朝的大将,直接做了皇帝的例子,不是没有。

朱以海也害怕这一点,不过毕竟十多年的交情,朱以海对于赵铭还算了解,知道他还做不直接谋逆篡位的事情。

因此,朱以海才有胆子,不与赵铭商议,直接与隆武朝廷议和。

这到也不算欺负老实人,而是身居高位的自保之举。

从政多年,朱以海知道,此前大明内部主要的矛盾,是他与朱聿键之间的矛盾,乃朱姓内部之争,而如今却了成了朱姓和日益强大的外镇之间的矛盾。

放过武昌的隆武势力一马,让他们保存一定的实力,就是保存朱姓的实力,将会成为朱以海对抗赵铭的得力帮手。

只要朱姓皇族的势力还在,赵铭想要谋朝篡位,就得掂量掂量。

不过,他不与赵铭商议,就答应议和之事,肯定也会让赵铭心中不快,知道皇帝并不信任他,而一旦君臣间没了信任,便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了。

为了安抚这位权臣,朱以海亲自出城相迎以示器重,而这次赵铭也很给面子,在南京官民面前,表现的相当得体。

赵铭回到南京后,当日就去了南京东郊,钟山别院,号称避暑,并不插手南京政务。

这个举动,一下获得了南京绅民的好评,朝中官员也都大赞汉王风高亮节。

这使得朱以海一度认为,自己错怪了赵铭,不该怀疑赵铭对他的忠心。

想想赵铭前后多次救他于危难,而他却怀疑赵铭要篡位谋反,真是不应该,太不是人了。

一时间,朱以海在自我反省之余,便想奖赏一下赵铭,可是却发现,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封赏。

以赵铭现在的功绩,把朝政都交给他来处理,委以辅政大臣,或者摄政王都不过分。

可是,朱以海正直壮年,自己都还没过够皇帝的隐,心中报复还没机会施展,根本就不需要辅政,更不需要什么摄政王,哪里能将权利交给赵铭。

正当朱以海为不能封赏赵铭,而愧疚和苦恼之时,一个消息却传入宫中。

桂王朱由榔,到南京了,每日都有大臣前往拜会。

大明律令,最忌讳朝成结交藩王,这么多大臣,公然前往,背后肯定有人支持。

这个消息传出,立时让朱以海大惊失色,惶惶不安。

~~~~~~

南京城东,玄武湖上。

汉国司谏,原东林大佬,文坛领袖钱谦益家的一艘画舫,在平静的湖面上游荡。

船上丝竹声入耳,秦淮河上最有名的花魁,在上面为众多官僚士绅献唱。

这是钱谦益举行的一个诗会,参加的都是南京高官,或者是在野的大士绅。

总之门槛很高,一般人,根本无法参加这么高端的局儿。

当然,说是诗会,其实根本不谈诗词,在座的都是朝廷大员,或者是有名望的士绅,又不是那些士子,不需要用什么诗词扬名,也没啥心情去吟诗作赋。

南京之战后,钱谦益就奉赵铭一命,在南京活动,举办各种活动,大把大把的洒钱,来展示汉国富庶,收买和拉拢不少南京官员。

一个多月的时间内,钱谦益便拉拢了不少人,为了维持关系,便时常以办诗会为由散钱,并传递和刺探一些消息。

这时,船上众人听着曲儿,钱谦益却忽然挥手,让唱曲的先退下,而后问道:“诸位,自毅宗殉国以来,我大明朝廷,便动荡不安,内部纷争不断。这次,汉王虽平定武昌,结束纷争,但是不弄清楚缘由,改正错误,恐怕朝廷还会动荡啊!”

照例,每次集会,众人都会商讨一些朝政和国事,各人都会发表一些见解,而且必须有点水平。

毕竟,聚会很高端,会上一些见解,甚至第二天就会传遍朝野,而朝廷有时候,也会按着众人的见解去做,便进一步提高了聚会的档次。

这便使得不少人以参加钱谦益的聚会为荣,而钱谦益也会对来人进行挑选,来的也基本都是有能力,有名望的人。

今日,钱谦益突然抛出这么一个议题,船上众人立刻就安静下来,不过却没得人发表意见。

在场的都是南京有头有脸的人物,消息灵通,政治嗅觉也很敏锐,多少听到一些风声。

这时,见没人说话,气氛一下冷场,钱谦益目视下方一人,便见金堡站了起来,微笑道:“这个问题,在下思虑很久,得出了一结论。”

钱谦益道:“哦,说来听听,诸公共鉴之!”

金堡并非汉国官员,而是最近投靠,由他来提,不会显得那么明目张胆,能够赵铭挡块遮羞布。

金堡微笑着看向众人,不少人立时低下头,显然根本不想听,金堡却不管他们愿不愿意听,继续道:“归根结底,便是因为建武、隆武都是疏藩即位,破坏了大明原有的法统。规矩一坏,大明藩王成百上千,人人都可继统,大明便乱了。”

这话大胆,众人恨不得将耳朵都捂起来,纷纷后悔到船上来。

金堡完全不管众人坐立不安的样子,“之前有靖江王之乱,这次唐鲁之争,又持续两年,百姓深受其害。余以为,若是不恢复大明的法统,恢复规矩,今后还会生乱!桂王乃神宗一脉,按着法统来说,理应由他即位。最近,桂王抵达南京,余去拜见,发现桂王相貌堂堂,聪明机警,为人宽厚,若是为君,必是大明幸事啊!”

恢复法统,怎么恢复,建武帝还在哩,且又没什么大错,难得要废皇帝。

这么大逆不道的事情也敢说!

当下,金堡又数落了一顿建武朝廷,言语间满是暗示,就差直说,要废朱以海了。

这让船上人感到十分不安,行废立之事,一般不会留下好名声,也多半不会有好下场。

一时间,众人不敢多待,可是人在船上,又不能离开,硬是听了个把时辰。

船只一靠岸,众人便急匆匆的告辞,不少人预感到风暴要来,纷纷闭门不出,朝也不上,纷纷告假。

……

南京,皇宫。

在宫门前,官轿落下,大学士方逢年急匆匆的出来,拉起同乘一轿的官员,边往里走,边嘱咐道:“见了皇帝,将知道的事情,务必如实陈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