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扶明 > 第822章我是集权派

扶明 第822章我是集权派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44:48

第822章我是集权派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赵铭等人步入文渊阁,前往二层的议事堂。

近些日子以来,赵铭与诸多大臣,几乎天天都在这里议事。

一众人进来时,里面已经被小吏打扫干净,重新上了茶点,并引着各人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定。

堂内一共二十余人,除了赵铭之外,七位阁臣,还有南京六部长官,以及汉国的高官出席。

这时赵铭坐定,换上一副严肃威严的神情,堂内官员立时安静。

堵胤锡看向对面,余光扫视两边,不禁微微皱眉,感受堂内气氛似乎有些不对,有的人板着脸神情凝重,有得则目光中似有火花,好像准备要大干一场。

这让堵胤锡感到疑惑,同时又有些欣喜,原本以为南京已经是铁板一块,现在看来,并非如此啊。

想到此处,堵胤锡不禁较有兴致,端起茶杯喝了起来。

赵铭见众人坐定,遂即一挥手,堂内小吏放下茶点退出大堂,门外的侍卫将殿门关闭。

赵铭微笑道:“三位先生刚到,还不了解情况。顾先生,你先简单介绍一下!”

顾炎武点了点头,目光打量堵胤锡等一眼,眼中带着一丝敌意,沉声道:“朝廷运转,离不开钱和官吏。府库有足够的钱,才能维持军备,守卫疆土,才能赈济灾民,安抚流民,维持地方稳定,才能给官吏发放俸禄,官吏才能干事,去治理地方,收取赋税,从而为充实府库的银钱。这是一个循环,而钱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可以说有钱一切好办,无钱寸步难行。可是现在,朝廷没钱了。”

赵铭接过话头道:“从天启朝开始,朝廷就为钱所困,崇祯更是因此崩溃。此后弘光、隆武两朝也都不富裕,岁入不过五六百万两。建武朝就更不用说,简直惨目忍睹,库房里一个铜子没留下不说,还拖欠半年军饷,数月俸禄。如今南京立朝,户部账上已经没钱,而没有钱,朝廷便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因此,今天召集诸位,就是商议解决此事。”

堵胤锡、姜曰广、扬畏知点了点头,表示知晓。

堵胤锡放下茶杯,不禁看了赵铭一眼,心道赋税一向困扰大明,虽说赵铭的汉国有钱,但是钱却不是南京的,到是要看赵铭怎么解决。

赵铭遂即微笑对三人道:“虽说三位先生第一次参与议事,但是议事之中,有什么意见,还是可以提出来。”

说完,赵铭抬手道:“开始吧!”

顾炎武站起身来,走到中间,“那就由我来陈述内阁的意见。如今南京立朝已经三月,朝廷却无法正常运转,官员俸禄发不出来,将士奖赏难以落实,而这一切的关键,就是朝廷没钱~”

“藩库愿意提前将今岁和明年的赋税,解押到南京,如何?”汉国户曹判书王家勤不等顾炎武提出要求,便抢先开口道。

南京朝廷穷得叮当响,汉国官员心里清楚,这次肯定的输血,与其让内阁狮子大开口,不如主动献上自己能够献上的,堵住内阁的嘴,让他们不好提过分的要求。

赵铭担任南京朝廷摄政之后,为了掌控南京朝廷,将大批汉国心腹官员,包括原来六曹判书在来,大都调入南京为官,而在南京担任高官后,原来汉国的职务,自然就让给别人。

顾炎武的话被打断,让他有些不快,但还是皱眉问道:“押解多少?”

王家勤伸出三根手指,“藩府赋税的三成!”

在座的四位原汉国判书和议政,脸上都露出不快之色,各部尚书也都沉着脸。

说实话,汉国赋税的三成,已经不少了,而且一次押解两年的赋税,至少也有七八百万两,不过内阁显然不能接受这样的条件。

陈明遇一拍座椅,站起身来,厉声道:“才三成,想也别想!”

面对老上官的愤怒,众多汉国官员,脸色都有些难看。

这时王家勤与几位汉国官员交头议论几句,然后沉着脸,与老上官对视道:“西南诸镇每年,只上缴三成,汉国最多出四成,不能再多了!”

堵胤锡听着对话,心头有些震惊,不禁将目光投向端坐着的赵铭。

看来赵铭并非是将南京朝廷当做牌坊,而是想将南京朝廷办好。

这时陈明遇却咆哮道:“不行!除了四成赋税,朝廷还需要收回江浙、闽、粤、台湾和辽东之地!另外,华兴银号,也要收归朝廷。”

“这绝无可能!”王家勤拍案而起。

“这是要废了汉国啊!”董志宁也猛的站起来,满脸的愤怒。

在场的汉国官员,一片哗然,义愤填膺。

按着内阁的意思,汉国将丢掉大陆的领地,只剩海外拓殖地,并且还需每年拿出四成赋税上缴朝廷,汉国基本就废了。

这样的条件,简直比打了败仗的隆武诸镇,还要凄惨。

“汉王,汉国可是大王您的基业啊!”一众汉国官员,拜伏于地,痛哭流涕。

赵铭坐在王位上,忙道:“诸位爱卿,快快起来。内阁提出的条件,不是不能商议。今日召见诸位,就是要议一个满意的条件出来。”

堵胤锡与姜曰广对视一眼,没想到一来,就遇见这么刺激的事情。

眼前的事情很明显,就是地方与中央之争,内阁敢这么提,肯定是得到了赵铭的授意。

堵胤锡没想到,赵铭以前割据一方,一直对抗朝廷,反对削藩,还以为他是个封建派,没想他居然是个隐藏的集权派。

看到赵铭为了强化中央,居然对自己都下狠手。

堵胤锡不禁对赵铭,刮目相看了。

汉王的话,还是管用的,王家勤等才闻语,只能从新入座。

赵铭遂即说道:“内阁的意思已经表达了。现在说说你们的想法吧!”

汉国众多关员,心里清楚,汉王担任南京朝廷摄政后,肯定会想法壮大南京朝廷,所以他们知道,汉国肯定需要让出利益。

不过,若是按着内阁的意思,汉国九成的实力,都被剥夺了。

王家勤与众人商议几句,才站出来道:“大王,臣知道,南京需要运转,但是臣以为如此削弱汉国,有所不妥。汉国可以给南京朝廷,每年给一些银钱,维持南京的基本运转。诸如北伐、赈灾、维持地方,都可以交给汉国来办。毕竟,汉国藩府已经相当成熟,也有能力做好这些,而南京朝廷新立,什么都不完善。臣以为,完全没必要,放弃已经完善的汉国藩府,而去花费精力和钱粮,重建一个还不知怎么样的南京朝廷!”

董志宁道:“大王,汉国乃大王根本,切不可废。臣以为,南京只设内阁即可,养兵、治民、收税,都可交给藩府。”

现在赵铭的集团内部,分为两派,一部分认为应该中央集权,一部分则支持封建。

汉国能有今日,凝聚了不少人的心血,也关系到很多人利益。

赵铭听完,知道他不表明态度,内阁是不可能说服汉国诸多官员。

不错,赵铭承认,此前他确实对抗朝廷,但他确实是个隐藏的集权派。

历史的教训告诉他,最适合中国的政治,就是中央集权,过度放权肯定会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