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扶明 > 第875章兵临北京

扶明 第875章兵临北京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44:48

第875章兵临北京

四月初,阿济格采用笼城之策,尽收河北之兵,征百姓之粮,坚壁清野,坚守北京城。

谢迁部在河洛会撤军后,遂即占据山海关,进入永平府,便暂时停止进军,只派遣少量斥候,窥视北京,等待摄政王赵铭,率领主力赶来。

毕竟,北京城中,还有十余万清军,十多万满洲眷属,三万骑兵在主力未至的情况下,不宜冒然挺进,以免遭受挫败。

况且,谢迁部三万精骑,对攻城作用不大,他们的主要使命,乃是监视北京城,防止北京城中内满洲贵族逃跑。

若是阿济格敢弃城而逃,那三万明军铁骑,将对十余万满人,展开无情的追杀,必然使得满人尸横遍野,浮尸百里。

有这么一支明朝精骑在,阿济格只能选择坚守城池。

在谢迁部进入永平府之际,赵铭率领二十余万明军,三万山东义军,还有数以万计的民夫,已经沿着大运河北进。

于此同时,明军两万水军,已经抵达大沽口,逼近天津。

由于阿济格尽收河北之军,所以明军几乎没遇见抵抗,又是一片望风而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之景。

赵铭一路北上,经过沧州,静海,进抵通州。

这一路上,给明军造成最大的困难,并非清军,而是河北百姓,以及满人庄园的旗奴。

阿济格从数月前开始,就尽收百姓余粮,使得河北陷入严重的饥荒,期望靠着流民和盗匪,还有一个破乱的河北,拖住赵铭进军。

让赵铭看见着个烂摊子后,望而却步。

不过,赵铭对此早有预料,所以带着大批商人和士绅,一起向北进军。

赵铭负责收复失地,商贾和富绅则负责安置流民,为自己的农场招募佃户。

阿济格没有想到,他的举动,不仅没拖住赵铭,反而让赵铭借机收卖了人心,使得商贾和富绅归心,而河北之民得到救济,也对赵铭心存感激。

更让阿济格想不到的是,赵铭利用北伐,直接跳过了血腥残酷的圈地运动,瓦解了小农经济,实现了大庄园和大农场的新种植模式,节省了近百年的时间,使得明朝已经跑在世界前头。

赵铭一路北上,一路给随行的商贾和富绅划分区域,接手满人的旗田、旗庄,解放旗奴,阿济格把造孽的事情做了,赵铭只是稍微施以恩惠,就赢得了民心,获得了拥戴。

四月初十,明军主力前锋,进抵北京南郊。

李元胤等前锋将领,出现在北京城下,立时被眼前的庞然大物所震撼。

这座明朝曾经的都城,城墙之高,护城河之宽,远超过明军从前所见,比明朝南都南京,还要雄伟壮阔。

李元胤领着数百骑兵,打马绕城,发现北京城墙足有四十余里长,城墙高在四丈左右,没个几十万人,真打不下来。

在李元胤窥视之际,北京城中冲出数千骑兵,李元胤不敢轻视,当即飞马撤离,到通州报告赵铭。

自北京被定为都城以来,完全靠着强攻,还没有被攻陷过的先例。

历次陷城,不是皇帝出逃,就是城内有人叛变。

例如元大都,便是元惠宗仓惶北逃,被徐达轻易攻下。

到明朝,李自成进攻北京,乃是城中叛徒打开城门,城池才数日便失陷。

清军能拿下北京,则是因为李自成率众出逃。

再看城中军民一心,不发生内乱之时,无论是瓦剌,还是皇太极,都没能攻下北京。

因此,明军想要强攻北京,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这或许就是阿济格坚守北京的底气。

李元胤飞报赵铭,言明北京情况,而赵铭已经率领大军,进抵通州。

虽说北京不易攻打,但是赵铭率领数十万大军前来,却早已心有成竹。

若是不能夺回北京,还谈什么复兴中国,一统天下?

赵铭遂即下令,大军开拔,兵进北京。

四月十二日,大晴天。

北京城上,清军士卒还有满洲眷属,正在忙碌的搬运箭矢、火药、擂木、石块、火油等物。

城墙上,红夷大炮、佛郎机炮一字排开,城墙后,则是隐蔽于墙角的抛石机,将投掷震天雷,遏制明军接近城墙。

明军火炮已经大量使用开花弹,清军几年前,就开始了对开花弹的研究,不过引信方面的技术始终未能攻破,造出来的开花弹,只比明朝曾经的开花弹,强上一点,不及抛石机抛射震天雷和炸药包可靠,所以生产和装备不多。

城头上,清军和满洲眷属,忙得四脚朝天。

阿济格将满人尽数收入北京,北京已经成为他们最后的堡垒。

十余万满人,已经没有退路,他们只能拼死守卫城池,否则一旦城破,等待他们的将是明军的屠戮。

自从入关后,满人开始享受关内,衣食无忧的生活,不少人十余年没有从事劳作。

这时忙活半天,不少人已经累的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这让他们不禁开始咒骂,让他们陷入如此境地的赵铭,而正在这时,一名刚将一截圆木放在城上的满人,直起身来,捶着发虚的腰子,却忽然发现,城池外,一片火红的身影,正在向城池方向移动。

那满人定睛一看,双眼顿时凸起,惊呼一声,“来了!敌军来了!”

城墙上忙碌的清军,还有满洲眷属,一个个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直起身子,向城外眺望。

片刻间,城墙边上就挤满了清军,原本喧哗的城墙,也忽然安静。

这时,一名清将分开人群,取出千里镜,向城外看去,只见镜头下,尽是攒动的碟盔,还有迎风猎猎的明旗。

大晴天,视野极好,千里镜下,居然无法看清明军的首尾,行军的队伍怕是蔓延数十里。

北京城头,一时间鸦雀无声,守军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这时,那清将有些手抖的收了千里镜,半响扭过头来,抓住一名亲兵的胸襟,急声吼道:“快向皇上禀报,赵杂毛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