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开局混了个太子 > 第六十八章 儒家之徒,不用可惜 求打赏月票推

第六十八章 儒家之徒,不用可惜(求打赏月票推荐票!)

嬴政从王座上坐起,一脸肃穆。

为何说来说去,最后又绕回到了分封制。

嬴政想不通,扶苏为什么那么固执。

而扶苏看着嬴政的脸色,也不解。

他只觉得嬴政不懂的变通,郡县制,只是为了方便权力最后收束到中央。

嬴政展袖,身体坐正坐高。

“朕已更秦法,以适这万里之疆。而今天下为三十六郡,诸郡守皆为秦之吏,非旧时之贵戚。天下皆为郡县,律法为一,天下一统。为何汝还是屡屡提分封之事。”

扶苏俯首。

“臣惶恐。且不说边地遥远,距离咸阳半月之途,政令到达必有延误。而滨海之地,有盐有铁,若是有人真的生了谋反之心,完全可揭竿而起,以盐铁为功。臣担心一旦生变,这天下一统之局面,又将不复存焉。”

嬴政听了,却觉得扶苏还是小看了他。

嬴政眯起眼问道:

“汝之意,朕一人不能制天下?”

扶苏知道,他不应该再多问了。

见好就收。

如果嬴政真的轻易就立了分封制,那他就不是嬴政。

而扶苏自己也会怀疑他是穿越错地方了。

嬴政是一个始终坚守收束权力于中央的皇帝。

从他登上王位开始,铲除一切势力,再到统一天下,都是在做这件事。

让嬴政转变心意,需要时间,也需要契机。

他是嬴政的亲儿子,他来做这个劝说的工作是最合适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风险。

扶苏半违心半诚心道:

“君父立不世之功,自当可以一人制天下。”

这话说的,前后似乎有矛盾。

说嬴政一人制天下,那是因为,秦国在他手下,确实没有分崩离析;但是说嬴政不能一人制天下,那是因为,若是嬴政多活几年,秦国可能真的覆灭在他手上。

但是真话说了,可就是真的要和嬴政结梁子了。

扶苏垂首,剩下的话不再说了。

嬴政见此,眼底却笑起来。

扶苏这小子,想的那么长远。

他觉得,朕若是没了,他一人不足以制天下。

但是随即,嬴政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朕一人可以镇天下,可扶苏根基不深,而且,他未有朕之威信。

这么想着,嬴政忽的觉得,扶苏的这些叛逆想法和激进主张都可以做解释。

嬴政忽的捻了捻他撇向两边的须。

天下是朕一人之天下,朕百年之后,天下是扶苏一人之天下。

这么想着,嬴政忽的有些担忧。

“扶苏,朕百年之后,汝一人独以一己之力制天下乎?”

嬴扶苏听到这个问题,整个人在原地愣了半响。

这大抵就是没有想不想长生不老的区别吧。

不知道,他日后还会不会如此做想。

扶苏垂首。

“臣愿以毕生之力,效于秦,保秦之江山万世一统。”

嬴政听了,心中自然大感宽慰。

“吾儿有此心志即可。”

说罢,嬴政也不晓得他和扶苏谈到哪里去了,每次和扶苏这孩子谈论政事,两个人总是开门见山的畅谈治理天下之事。

年轻人的想法,虽然很多时候幼稚可笑,但是听扶苏议论,嬴政总能从扶苏扶苏的言论里,找出有助于他治理国家的点子。

嬴政的心思,扶苏很多时候并不能捉摸。

“扶苏,知道朕为何罚你闭宫思过?”

“臣当日并非有意冒犯君父。”

“朕日前召见了王绾。”

“王绾之言,和汝之言同意。”

王绾。

嬴政对王绾的信任,还真是,远超朝中任何人。

但是,和我的话意思一样是什么意思。

王相不想让他儿子王戊继续在朝中顺顺当当了吗。

他是那种会主动选择做些不聪明的事情的人。

“朕攻伐天下,虽扬名于天下,亦当流传于万世。但朕之暴虐之名,亦光布于天下。”

扶苏眼前一亮。

这可谓是天赐秦国的大喜。

秦始皇嬴政竟然自己想到了这个问题,他开始注重外人对自己的评价了。

扶苏的眼泪都流到了肚子里,不是委屈,而是感动。

他的劝说最终还是起了效。

“陛下,臣以为,儒家之徒,不用可惜。君父功业高于三皇五帝,但在无知百姓看来,君父之行,实为暴虐。”

虽然扶苏心里相信,百姓也都是有脑力的人物,但是现在,扶苏为了顺接嬴政的意思,扶苏还是这么说了。

嬴政怃然。

“朕从前,不重视此类名声,但是如今,朕决意用文教去收束天下百姓之心。”

好——

(此处应该有掌声。)

扶苏听了,内心大为震撼。

外面一束光照了进来,打在扶苏眼前的天选之子身上。

“君父肯纳逆耳之忠言,臣由衷心服。臣斗胆请君父,由臣率七十二博士,共同为陛下于天下百姓立言。”

“立言?”

扶苏眼中闪着自信。

“君父,臣先前通读百家。百家各有长处,儒道墨法、阴阳纵横,各有长处。而吾秦,用商鞅之法,如今虽对其加以变更,施新法于天下,扶苏闻百姓皆乐于从工。这秦法,于百姓,是落到实处的利,百姓见利,自然安于奉秦。”

“但秦向来奉行商鞅之法,虎狼之名于外,声名远播,六国遗民,多有抵触之心。故为秦正名,为必然之举。而百家之中,法家讲求实效,吾秦不可飞废之;道家追求无为,显然与秦策相悖;至于墨家,吾秦当取其技,废其意。

“而儒家向来鼓吹仁政,而且宣扬仁义,为当世显学。故臣以为,为秦正名,非得用儒家。这儒家之徒,不用可惜。”

嬴政听了,哑然半响。

“看来你是真的打算天下百家,杂糅用之。”

“用儒家之士,宣扬陛下之功德,教化于民。儒法结合,岂不善哉?

话题兜了一圈,还是回来了。

扶苏对待事情的坚决心志,倒是让嬴政侧目。

但是嬴政始终有他的顾虑。

“一国焉能存二法?法必为一。”

扶苏只觉得这不重要。

“臣以为,一国君为一,那法为一,天下便为一。而儒家之道,却可为法之皮囊。儿臣言中之法,乃君父一人专权,非秦之律法。”

“法令施于天下,以约束驱使百姓;而儒道施于天下,以教育感化百姓。”

嬴政听了,自然心动。

这儒家的门生,遍布天下。

若是人人都为秦始皇说好话,百姓自然也会听从。

“君父若是实在想要天下治国之术一,臣以为,君父可将法家之道,纳于儒家之皮下。”

扶苏这话一出,嬴政心里可是激起了千层浪。

以扶苏这小子的韧性,日后为君,确实万事不愁。

可是这立儒家为法之外衣,名义上虽然保留了法家,但是这一举动,却也在名义上彻底废了商君之法。

在靠着商君之法徐徐变强甚至最后统一天下的秦国,于立朝之初,废了秦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