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开局混了个太子 > 第129章 删孟子之说;请楚南公 三更!求波

第129章 删孟子之说;请楚南公(三更!求波全订!)

只是在座诸位不知,此时此刻,远在秦国咸阳,朝廷之中,局势更为剑拔弩张。

李斯最终把刀剑架在了百家脖子上。

为了让所有人都满意,李斯可谓是也将剑架在了他自己的脖子上,他放弃了秦法家,选择了齐法家。

而嬴政,他的初次东巡之行,也已经被定下。

此时此刻,嬴政身在咸阳宫,听着李斯的奏报不断皱眉。

“糅合百家于齐法之中,乃诸子门生之意。”

嬴政用食指微微敲打这剑柄。

“齐法?”

“正是。以齐法为皮,秦法为骨,镶以百家之术,勒令天下。”

李斯的回答,还是和扶苏最初的建议的差异很大。

在秦国立儒。

儒家百无一用,但是它有个可以弥补秦国致命缺陷——虎狼之名的优点,那就是儒家的名声好。

嬴政希望,这个主张,该由李斯自己提出来的。

扶苏显然不应该去做这件事。

而他,这个帝国的主人,更不适合去做这件事。

这将是一件动摇秦国国本的事情。

而就在不久之前,嬴政已经微微尝到了一统天下之后的做错选择酿造的苦果。

他失去了那些将领的拥戴。

嬴政现在想的并不是弥补诸将的损失,重获信任,如今嬴政在打着另一套牌。他要尽快完成同姓分封,而后寻找别的晋升方式替代军功爵制。

面对沉默的始皇帝,李斯开始拿不准了。

陛下是对齐法家也不认同。

而重铸一统思想的本初,就是因为秦法的思想不合时宜。

秦法家的严刑峻法主张已经被否定。

难不成,要立儒家。

太可怕了。

李斯现在也怕了。

皇帝陛下不是万能的。

郡县之议,让他已经在朝中得罪了太多人。

若是改立儒家,朝中诸位大臣必定弹劾于他。

“秦法与齐法,对于天下百姓而言,似乎也并未又太大区别。早先,淳于越曾进言,儒家愿意担此重任,容纳百家。”

李斯听了,头上冒出来一层冷汗。

“于秦国立儒,朝中诸臣必定不服,还望陛下三思。”

“朝臣的意见,比之天下民心,孰轻孰重,李斯,如果你是朕,你会如何抉择?”

李斯沉默了好一会,而后拱手作揖道。

“陛下之意,臣明白了。”

“李斯——知道朕为什么选择你去做这件事吗?”

李斯现在已经拿不准嬴政的心思了。

“臣不知。”

“因为,整个天下,唯有你李斯是最懂朕的心意的。”

“如今,朕要收束天下百姓之心,如今看来,这个代价将是极为沉重的,但是朕甘愿付出这样的代价。”

“朕希望,朕的大秦,可以延续万世。而始终站在朕身边,支持朕的人,朕绝对不会辜负于他。”

嬴政已经把话说的很明白了。

李斯被嬴政喂了一颗定心丸,自然果断答应下来。

“臣必定不负陛下重托。只是……”

“只是什么?”

“即便是立儒家,韩子之帝王术,方为内核。彼之儒家,非博士仆射淳于越所提立之儒家。”

“这就是朕选择你而非淳于越为太学祭酒的缘由。淳于越,他是孔孟之道的传承者,而非朕大秦帝国的辅佐之臣。”

“有陛下此言,臣明白当如何为之了。臣原先也设想过立儒,考虑到要让儒家完美融入韩子帝王之术,臣有个不情之请。”

“何者?”

“于儒家之中,留孔子之仁义礼法主张,删孟子之说,另尊吾先师荀卿儒家之大成者。”

李斯复道:

“昔日三家分晋,七雄并起,孟子言人性本善;而先师主张性本恶,两者相悖。而荀卿为儒家大师,且吾与韩非二人所学帝王术皆出自先师,故尊荀卿为上。孔子次之,至于孟子,实乃妖言惑众之说。”

嬴政自道:

“便依你之计为之。“

————

会稽,大秦行宫,凉亭。

扶苏和王贲眼神对峙了数秒,王贲立刻软了下去。

扶苏下令。

“那就先饿他们半天,将他们和菜肴关在一起。”

“唯——”

而后,扶苏看向范增。

这主动送上来门来的,自然不是很香。

而且他方才对自己说的都是什么云气,面相,扶苏这个现代人觉得这玩意太玄了。

而且,士人就喜欢玩这种把戏。

非得要他俯身以请,才肯说些有用的话,他今日偏要反着来。

“素闻范先生频出奇策,不知先生对于如今扶苏之困境,有何见教?”

范增可没这么快就答应做扶苏的幕僚。

而且,范增也看得出,这秦国太子,对他的那一套,很是不以为意。

“吾出自乡野,朝政之事,并不擅长,怕是帮不了太子这个忙。”

“我听闻真正的有识之士都是自己择主侍之,而非人主一道招募之令便可请去的。而范先生这般仙风道骨的人,想必是前者。今既见我,却又不肯为我谋之,莫非是要另寻他人为之谋?”

范增听了,这秦国太子确实慧眼如炬,他竟然看出来了他的想法。

范增不动声色回道:

“君侯恕罪,鄙生确实无计。不过是仰慕君侯名声久矣,故请郡守殷通帮忙引荐之。且鄙生擅长的正是观气,而太子需要的,并不是鄙生这样的人。”

扶苏却道:

“扶苏此来,可不是为扶苏一人之运气,而是为秦国之运气。既然殷通说先生精通《易经》不若为我大秦占卜一卦。测测我秦国之运气。”

范增捋捋胡须。

“实乃殷郡守夸谈了,范增不过中人之资,不足以测国事。不过,鄙生倒是知道,荆楚之地有楚人楚南公,其人年近八旬,但是上至天文,下知地理。楚南公必定能解君侯之惑。”

“善。扶苏明日便命人去请。”

范增摇摇头。

“君侯,此人怕是非得君侯亲自驱车去拜见。”

王贲也不喜欢这个说客,他听了这话,很是不满:

“君侯乃我堂堂秦国太子,去拜见楚之南公,未免屈尊。难不成,范先生有办法能让这楚南公变成秦南公?”

范增脸色微微一白。

这秦人,好生无赖。

(求波打赏!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