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开局混了个太子 > 第173章 保住基盘,不怕六国再反 求打赏月

第173章 保住基盘,不怕六国再反(求打赏月票!)

诸将听到这里,已经很有人不满了。

他们是来向皇帝陛下求战的,而不是来改军功爵制的。

没有军功爵制,怎么晋升!

再者,这是祖宗留下来的秦国国策,你今日废了国策,秦国还能是秦国!

李信听了,心里边战鼓阵阵敲打了起来,他很是气愤。

说起来,四年前也是这样。

当时他们初定的太子,就是在拿这件事和所有的武将对抗。

太子还将蒙老将军驳斥了一通。

这过去对武将已经打压驳斥的一幕,一时间充斥着众将士心头。

太子,对于武将而言,是个非常矛盾的存在。

扶苏复道:

“我秦国素来是以兵养民,今天下大安,百姓当务耕地,以食供养己身。再不宜以战为养民之本。长此以往,国力势必亏空。”

(兵:兵戈战争)

“如今七国疆域为一,而据扶苏所知,尚有多地未得开垦,放百姓归乡开垦土地,繁衍生息,备强国之资。国内有人作乱,以兵平之,若有外夷侵扰,以军击之。”

“万万不可再以战争作为供养百姓和调节庶民晋升的国策。”

“对于我华夏子民而言,天下一统,国内将再无战事。我秦国当面对这个现实,若是不革,起反心的,必定先是我秦军!”

刘邦的汉朝之所以建立,实际上是老秦人打天下的第二次胜利罢了。

“而我秦国将士素来骁勇,为我秦国立国强国称天下之根本。今我秦国,若是还保有军功之制,那便是给将死之人递剑。”

这话就像是一把剑,狠狠的切了每个人的心。

就是嬴政,也对扶苏陈述的事实感到为难。

两次分封和郡县之争,老秦人均未获利。

而在最近这次分封之决下定之后,老秦人更是感到心灰意冷。

嬴政原本不在乎这群黔首心里怎么想,但是现在,他不得不在意。

而且,眼下似乎有了解决这帮黔首的办法。

这话初听起来,觉得非常刺耳。但是对于嬴政来说,这并不是什么问题。

对于在场的老秦人来说,更是疯言疯语。

但是,他们都不敢当着这场面,对嬴政说半个关于扶苏的不好的字。

和扶苏意见相左的人,已经死在了咸阳宫。

不管是意外还是他本人暗中谋划,皇帝陛下的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

这个秦帝国继承人,未来会顺利继位。

皇帝和太子,看着不合,其实还是穿的同一条裤子。

他们自然不敢得罪扶苏。

于是诸将都闭上了口。

嬴政问道:

“那,军功之制的替补之法何在?”

“农业为基,大兴工事,另外……臣以为,可允许一部分人经商。发展多种行业,先让天下人皆饱食,人人饱食,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这样的,谁人会去造反呢。”

王绾听了,一时没忍住叹了口气。

这天下虽然为一,但是问题还是太多了。

太子的心思,他也知道。

为了稳住秦国,巩固大一统之世。

但是,太子的主张,却总是悖逆祖宗之法。

嬴政听到这里。

不免又想到一百多年前,秦孝公和商鞅面临的处境。

当初立军功爵制有多难,如今废弃就有多难。

但是,对于嬴政来说,这样的难事,反而成了他定天下之后的又一个目标。

变法!

“一场没有触动秦国利益的变法,本就不是真正的变法。四年前那场变法,不过是对秦国律法的修改重订,对于秦国而言,不过是小修小补。”

“百年前,商鞅变法是为强秦;如今君父废法,是为兼天下。还请君父明察,而今日在列文武也当深思。秦国未来的命运如何,全在今日之决。”

洞庭波兮木叶下,袅袅兮秋风。

于这湘水之滨,诸位将星都陷入为难的境地。

李信看看王贲,他双目含忧,但是搁李信这里,他自己已经有了决断。

问题就摆在眼前。

四年前他们觉得太子太疯狂,如今再看,再论这废除军功爵制之法,他们实则都已经感受到军功爵制对于崭新帝国的拖累。

事情到了这个份上,所有人都知道,到了大秦帝国是否做出选择放弃这个毒瘤的时候。

嬴政自己也没想到,他和扶苏再见的时候,竟然直接议论到了军供爵制是留是废的问题上。

“商——”

嬴政念道。

扶苏接道:

“在各国相互攻伐之时,国家最大的问题在于是否兵力充足。禁止行商,实则为保证百姓务耕织;而在国家统一之时,允许经商,发展工业,实则为富裕民众。届时国家可对此征收高额赋税,以入国库,备军需。”

王绾作揖:

“陛下,若真要在工商之上做文章,未必不可行。但是必须得国家大力把控,若要行商,必须官营,决不可允许私人经营。”

这是王绾的底线。

“祖宗之法,或可变通,万万不可全废。百万之军不愿留者,可以逐之回故里,但是一旦发生战争,臣以为,祖宗之法,届时再起。”

嬴政听了这个,已经明白了该明白的。

王贲听了,只觉得头大。

又是设公民等级,以保老秦人之利,又是要除军功爵制,如今还要允许行商。

王贲抱拳:

“陛下,相国所言,可谓中矣。但是臣以为,当务之急,还是要先解决老秦人之患。边地绝非老秦人愿意久留之地。倒是,臣赞同东阳君公民分级之制。”

老秦人的感情,那是伤不起的。

刘邦汉政权的建立,其实是关西老秦人对六国的二次胜利。

扶苏正是深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必须要团结老秦人。

哪怕是,再一次得罪六国人,这老秦人,也必须得稳住。

保住老秦国这个基盘,不怕六国再反。

但是放弃老秦国,转而去给予六国百姓好处,就只会给别人钻空子。

嬴政皱眉。

“如何为之?”

“我老秦人等级自然为高,为一等民。土地赋税功高者免,功低者减;有官府批文,老秦人可在天下各地持文书畅通无阻;另,老秦人开酒肆茶舍,均可免税。”

“简言之,国家可予之便利,全数给予老秦人。”

“另外,关于开垦荒地。于秦国境内,老秦人开垦之荒地,便划定为他们的土地。而六国百姓未在籍之土,皆可为我老秦人之地。只是到时自行登记造册便是。”

“如此,可鼓动老秦人在关东六国心甘情愿扎根。当然原六国百姓在籍之地,老秦人不可随意侵占。但是扶苏以为,有大片荒地在眼前,老秦人也不会刻意前去侵占他人土地。”

秦朝时期,天下还是地广人稀的时候。很多地方都没有被开发。

嬴政东巡还遇到一个国家没有被攻打下,是为国中之国,历史上唐雎不辱使命,虽然存疑,但是估计也和这个国家有关。

此事虽然荒诞滑稽,但是却又非常真实的展现了当时天下的情况。

“另外,公室官吏录用,原先秦国国籍者可优先录用。而原秦国官吏举荐者,也当优先录用。”

(这个是秦国官吏升级制度,非常先进。后世的文官制度考核也出自这。)

说到这,扶苏为了防止以后那件事的发生。

“另外,若是国家再有大事,征调民夫,老秦人劳役或免或减。”

嬴政听了,看扶苏的目光也柔和了起来。

这是扶苏向嬴政证明,他这个太子被保住的正确性。

就像是,当年李斯害死韩非,嬴政留住李斯。而李斯也一次又一次证明,留下他是嬴政正确的决定。

嬴政大手一挥,直接道:

“可。”

(提前声明:国家之中不可能所有人都满意,只能先一个压榨另一个。等到稳住老秦人,倒时候再撤销掉。而且,六国人对秦国本就有恨。贵族复起是必然的事情。必须把基盘稳住,哪怕是对六国二次伤害也在所不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