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开局混了个太子 > 第187章 努力再无意义,庶民只能是庶民 求

第187章 努力再无意义,庶民只能是庶民(求打赏月票推荐票!)

甘雍望着李信,脸上满是灰尘,眼中自然皆是失落。

“如果君侯不听我的话,那么我甘雍恐怕也要像国尉速速离开咸阳了。”

李信双目一瞪。

“你这是何意?臣为君劳,到最后却不能享其功,只能眼睁睁看着有些人凭借出生之便享受荣华富贵。我秦素来以军功立身,国风浩荡,民风坦然。”

“而今天下大定,没想到,皇帝陛下竟然这就背弃了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

“有些人生来滴血未见,却被拜为君侯。而我等浴血奋战的大将,到头来却两手空空,还不如那些在军营之中浑水摸鱼的虾兵蟹卒。”

“甘雍,你知道这对于秦国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吗?”

甘雍见李信忧心忡忡。

“还请君侯示下。”

“这意味着,努力将再无意义,庶民只能是庶民。”

事实上,商鞅之法之所以得以推行并且延续数百年,其实那本身就是一场庶民的胜利。

庶民可以通过战功获得高位,秦国得以为庶民拥戴,进而变成一个强大的国家。

而世卿世禄制,在秦国被彻底打破,这意味着不再有人因为出生而享受功名利禄。

但是如今,代表着公平二字的军功爵制,被革除了。

甘雍听了,也是沉默良久。

“现在,你还认为,我的辞官是一种不明智的行为吗?”

甘雍双目恳切。

“君侯之决,实属可笑。这岂止是不明智,分明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你究竟什么意思?”

“鄙生以为,当初军功爵制立起来又多难,如今这军功爵制废除便有多难。百万之军,动剑动弩就可以让家中父母子女衣食无忧,但是如今,人人尽归其地,将士们如何作想。”

李信听了,觉得这话也确实有几分道理。

“只是,没有战事,秦人戍守齐鲁之地,荆楚之乡,军中怨气极大,这一点,我也知道。还以为我能劝说皇帝陛下对南疆开战,可是没想到,竟然有人快我一步,废了这制。”

甘雍急忙道:

“如今木已成舟,无可挽回。君侯当及时顺势而为,选择避世,绝非善举。陛下废制,正需要有人镇压军队。君侯若是这个时候提出辞官。陛下会如何做想?”

李信听了,心中惊起一圈圈涟漪。

“以我对陛下的了解,陛下势必以为我这是为秦国士卒气愤不已。”

“怕是君侯返乡之路,就是前往黄泉之路。“李信听了,眼中满是惊恐。

“君侯怎么不想想,国尉和武信侯辞官,是以何缘由?”

“年事已高。”

“那君侯呢?”

李信听了,怔了半响。

“君侯至今年尚未至四十,却为勇武侯,是为列候。这在军中,年纪轻轻却有此高位者,不过是些袭爵之辈;唯有勇武侯,是靠着军功在朝中军中声名显赫,年轻有为之将才。”

“君侯以何理由辞官?”

“我……”李信自然结巴了,“可是将军回家闲赋,这不正是如此朝中的趋势吗。我自然要顺势而为。”

“非也非也。君侯,听我一言。我秦国定天下,是为攻伐六国,兼并诸侯。如今看来,朝中、军中、六国,不安之患多也。这个时候,稍有不慎,就是有杀身之祸。”

“君侯此时归家,在陛下眼中,那可是弃陛下而去。而军中上下闻之,也会认为陛下是卸磨杀驴。在昔日六国之中,将士们还家,并不会引起多大震动;但是在秦国,停战可是比开战还要动荡朝野上下的大事。”

李信望着甘雍,迟疑了好一会。

“我明白了。我会留在咸阳听候差遣的。另外,泗水郡等地驻守之军,我会将虎符还与陛下。”

“依我之见,君侯如今当不动为妙,凡事皆听陛下之命即可。这个时候,不变应万变。可是我前些日子,听人说,陛下碍于我等辖地,尚未将那里分封诸公子。”

“不急。君侯稍安勿躁,若是不出我所料,不出三日,陛下,就会召见君侯,到时君侯只需表现出还愿意留在军中,到时候,君侯势必另有重用。我相信,就算君侯忘了,君侯曾两次擒王,但是皇帝陛下未忘此事。”

李信听了,这才安定下来,他负手望向窗外。

“秦国,正在经历一场巨变。”

……

咸阳宫,章台。

嬴政正在处理奏章。

赵高匆匆走了进来。

“陛下——”

“太子和蒙氏兄弟,追缭已经出城去了。”

嬴政听了,毛笔在空中暂搁了好一忽儿。

“去问问,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唯。”

————

咸阳城郊。

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林子后面,是一个高坝。

高坝下面,是一片碧海。风吹坝上,绿浪滚滚,阡陌之间,还缀有各色花朵。

扶苏一路追到这里,却见到缭已经是身穿布衣,头戴斗笠,坐着牛车,往田野深处走去。

扶苏驾的是马车,自然很快就赶到了缭前面。

“先生,此去归何处?”

缭勒住牛。

“东阳君来此又是为何?”

“我来送送先生。”

缭微微笑笑。

“东阳君倒是好心肠。念在君侯这般热诚,老夫今日送君侯一卦。”

扶苏下了马车,走到缭跟前。

“其实我不信易经。”

缭捋捋胡须。

“陛下从前不信鬼神,但是不代表日后不信鬼神。”

扶苏听了这话,自然皱眉。

“你们都退下,我要让先生为我好好算上一卦。”

夏黑只好带着人向后退了三十步。

扶苏请缭上了马车。

“先生方才所说,可是因为知道了些什么?”

缭微微眯眼一笑。

“君侯不是不信易经之说吗?”

很多事情,科学解释不了,所以有了神学。

但是事实上,神学也解释不了科学解释不了的东西。

扶苏只道:

“世上的事,多如牛毛,并非人定;但是人的事,却可以由人自己定。我不知缭先生,是否能卜算出扶苏的命运;但是扶苏自己却知道,自己将有怎样的命运。”

这就是穿成高位者的优势,如果是穿越成黑夫、夏黑这样的人,他真的没有办法,左右自己的命运,还有秦国的命运。

缭听了,只是微微皱眉。

“君侯,相信自己,固然是好事。但是只相信自己,可不一定是好事。”

说罢,缭便拉过扶苏的手,在他手上写了两个字。

扶苏看着缭的手在他的手心里划了十几下,双眼一直。

“这——先生连这都能算到?”

这要是放在现代,多少科学家的棺材盖得被掀开啊。

“不知君侯到时将如何为之?”

“我可以不让它发生。”

“君侯若是有这样的雄心,那便是好事。只是缭可不敢提前恭贺君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