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开局混了个太子 > 第八十八章就叫他李广! 希望大家好好订阅追读

第八十八章就叫他李广!(希望大家好好订阅追读!)

李信听到这个消息,自然双目放光,熠熠生辉。

“果真有此事?”

“小人不敢欺瞒上将军足下。”

李信提了拳,大步流星迈到堂中,地板被踩得咔咔作响。

待李信看了家书,果然发出一声长啸。

“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李信仰天大笑,张拳摆势,一步走却顾四方,李信眼中噙着热泪,无不感慨的道:

“老夫终于有孙子了!”

这一声老夫,说的众将士均心头一热。

“吾等恭贺上将军足下!”

王离自然也起身向李信道喜,但是他看着这架势,陇西俨然已经是李信一人的地盘了。

李信族中兄弟李喜上前道喜:

“上将军足下,值此大战前夕,发生如此大事,小公子来的可谓太过巧妙,实在是大喜。不知上将军可否想好小公子日后叫什么名字啊?”

李信仗着长剑,于城楼中环顾四方,随后他出了城楼,众将士面色虔诚的也跟了出来。

出了这城楼,站在长城之后,于阴山之上,俯瞰北胡之地,只见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穹庐之下,满目极绿,山川起伏,绿水环绕。更远处,则是无垠草场。

这阴山以北,天之高、地之广、都是他们前所未见的。

李信望着这广阔疆域,顿时生了占为己有之意。

“平原广野,此车骑之地。这孩子既然降生在这广野边上,那老夫就为他取名为广。老夫希望他的心志,就像这山川一样广阔。”

众人自然都拍手称好。

不同于咸阳城各派势力明争暗斗,陇西九原郡,相对斗争和缓,戍边的将士们,历经秦国三十年风雨,如今大部分留待的都是陇西世家。

这场被秦国上下期待已久,常年积蓄实力的对外扩张战役,这获胜的势态非常明显。

但王离却也深深的预感到,此战若胜,李信肯定会趁机拿下阴山以北。

这样一片广阔的草场,若是到了李信手里,定然是养马的好地方。同时也是天然的最为坚固的防御屏障。

王离预感大事即将发生,他得提前摆明立场,否则到时候这可就脱不清干系了。

等到李信撤完这个谷口的防御士兵,王离随着车骑,小心翼翼的问道:

“殊不知陛下对上将军的计划,可表认同?”

李信一心忙着赶回去抱孙子,听到王离问的这话,自然让马车慢行。

“武成侯这是何意?”

王离作揖。

“王离不曾参与过战事,此番出兵,生怕丢了父亲颜面,所以担心,此战若败,到时候如何向陛下交代。”

李信听了,只是心笑:二世,他现在自顾不暇,哪里有空来管陇西的事情。新君继位,首先就是要收拾那些老臣,可是收拾起来哪有那么容易。

众将士听了,也都面色不佳。

周围的空气立刻变得僵硬起来。

王离只好作出一副小人无赖之相。

“我此番只负责听上将军足下调遣,若是出了事,岂不是辱没我父亲名声。”

众人听了,这才舒了口气。原来这王离只是担心战败了他要担责任,所以才有此问。

李信听了,旋即拍了拍王离的肩。

“武成侯放心便是,我早已经将此次作战计划报于陛下。陛下曾经就有言在先,陇西诸多事务,都由老夫负责。不论是此次诱敌之战,还是其他事情,若是出了事,都由老夫一人顶罪便是。”

“如此,我便放心了。”

李信说着,面上却又不大自然,他自然不擅长撒谎。

等到王离和他们兵分两路离开,李信这才道:

“没听到武成侯的提醒吗,还不速速将此战事报于陛下。”

“唯!”

一旁斥候得了命令,这才挥鞭策马往大营赶去。

李喜道:

“足下,这道不同,不相为谋。武成侯只有建功之心,却无为王之意。此番从军作战,他虽然不似冯劫那般和上将军针锋相对,但也绝非和我等同流之人。上将军还是提防此人才是。”

李信对于这造反的事情,其实另有打算,摆冯劫一道,其实是想试探试探皇帝。

谷 对李信而言,自封为王其实并没有什么意思,若是二世肯下诏让他成为名正言顺的陇西郡王,这才是明哲之道。

他的谋士说的对,北有匈奴,南有上党,若是他李信在这种情况下自立为王,只会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

李信也是见过朝中风雨的人,朝中那帮老家伙没有那么好对付,更何况,蒙恬尚在,他李信还是谨慎些为好。

只是他身边的人,老是教唆他侵占阴山以北的平原,此举有利于帝国,陛下闻之必然欣喜,可是若是拔下一地,陛下到时候又要新设郡县,到时候又该怎么办呢。

“稍安勿躁。我们如今才到陇西几年啊?”

“君侯,快要八年了。”

李信悠悠的道:

“八年,也并不算久。若是这个时候急切了,先前的努力就都白费了。王离不同于冯劫,冯劫这厮一心想要取而代我。如果我们和他一起参与此战,战事胜利,冯劫必定会让他父亲丞相在朝中斡旋,让冯劫为上将军,留我在九原郡坐镇。”

“但王离不同,他祖父和他父亲都是被先帝忌惮的人。这孩子还十分年轻,他还没有看透皇帝,现在的他就像那个蒙忠一样,很快他就会发现,他的价值仅仅在于牵制我,皇帝从本心上说,绝不乐于见到王离此战取胜。”

“秦国被封为侯爵者,达上千户,但是先帝在世期间,能站在朝堂上议事的侯爵,姓王者,多达六人。王翦和他的长子、次子赤手空拳往那一站,便让朝中众臣心中生畏。”

“这皇帝重起通武侯,并无其他的意思,只是为了让被先帝打压的王氏族人重新效力于他。王离这这小子的叔叔伯伯们,我都是见过的,他们早就已经无心朝政。但皇帝还偏要如此做,其实只是为了看住我罢了。”

“王贲这老小子此时还在府中休闲,王离的父亲和族人都在咸阳城中安居,不敢随意走动,王离自然心有顾忌。但是他若是有朝一日看清二世的真面目,还会心甘情愿为皇帝陛下卖命吗?”

李喜听了这话,这才放下心来。

“足下所言极是。倒是李喜短见了。”

“这二世分封诸兄弟,妄图一氏统治天下,可是却薄待我们这些有功之将。咸阳宫的那些公子们,可曾为大秦帝国的万里山河开拓过半里。老夫就是对此事不满!”

“而我们呢,此战若是老夫立了功,功高盖世,你以为二世会放过我吗?当然不会,到时候我要么是像王翦,寄居咸阳,装病称老,要么就是像昔日武安君一样,被赐死。”

众将士听了,一个个自然心中害怕。

“自古以来,无情的最是君王!王离这小子还嫩呢!等到他发现这一点,到时候他就会求着和我一起称王了!”

说罢,李信自己勒马扬长而去!

众将士立在李信身后,一个个面面相觑,都说不出话来。

将士们辛苦戍边,但是利益的最大者,却并不是他们,谁又会心甘情愿的戍边呢。

而且二世当初调来的这二十万大军,明着是让他们抵御匈奴,戍卫边疆,其实又是让他们一边种地,一边自力更生。

而另一边,秦二世却在大肆吹擂他的仁义之名!

久而久之,将士们心中自然有怨气。

最要命的是,二世下令扩大关中之地,赵国诸郡都在内,但是这九原郡,却不在关中之列。

这意味着,九原郡中的父老乡亲,要比关内的郡县多缴纳赋税。

若不是因为此般种种,陇西贵族也不会纷纷对秦二世心生反意。

……

……

……

旧齐地,邯郸郡王。

夏日炎炎,就算了到了夜间,也还是滚滚热浪扑面而来,郡王常正在常侍的陪同下,在齐国旧王宫里信步闲游。

齐国王宫里,自然风光大好。

虽然无人居住,萧瑟破败了些,但是这宫殿楼阁,极其奢华。

先秦称呼延续下来,就是封号 名

郡王常闲庭信步,漫天银河之下,琉璃宫顶闪着亮光。

偶有宫室内反射出莹莹亮光,那都是开妆铜镜折射。

“据说赫赫有名的大美人霜华夫人,就出自齐国王宫。”

“郡王,正是。”

郡王常看着这宫殿,穿过宫廊,走到梧桐台,他抚摸着殿中柱子。

一侧的宫人看到有人来了,又是身穿赭色深衣,头戴高冠,相貌非凡,急忙掌灯。

偌大的宫室这才亮了起来。

郡王本来有些不好意思,他是郡王,自有郡王府为居所,不该来这昔日齐王宫所,如今的大秦行宫。

但是见到这些人都对自己极尽恭维之态,郡王常也就听之任之了。

宫殿四开,烛火一点,这邯郸行宫顿时光明一片,又是另一番景象。

殿中的铜器还在闪着光,比之他所居住的郡王府大多了。

郡王常转了一圈,弄脏了自己的衣摆,随即定睛一瞧,却见这行宫的柱子上已经有了裂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