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书剑盛唐 > 第三百零二章 官迷

书剑盛唐 第三百零二章 官迷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2-25 02:59:40

第三百零二章 官迷

登州有驿站,地方足够大,但是这帮人都不是官员。住驿站并不合适,酒楼里摆了酒席,厨子都是自带。酒桌上李诚提醒大家一句,表示不要给家里长辈添麻烦,大家都明白了。

登州不大,但是要安置这十几个二代,地方还是好找的。只是随从侍女的,不能都带着。挑几个贴身的,其他人都安置在军营内,等后续把地方找好了,再说安顿的话。这

帮纨绔在酒桌上表态,跟哥哥共同进退。李诚也不藏着掖着,告诉众人自己的打算。兴水师,开海贸,办渔业,这是三大块。大海是取之不尽的宝藏,唯一的问题就是保鲜。

这些都是远景,就看大家打算加入哪一块了。

先说水师,两个旅的编制是最少的,李诚计划给朝廷上奏折,编一个旅帅的步兵,作为登陆作战的部队,叫做水师陆战队。这个编制最受欢迎了,房遗爱和程处弼都表示要加入。

李诚表示,最多给他们一个校尉的差事干干,想做旅帅还得熬几年。两人答应下来。海

贸这一块,吸引的人最多,当然只是吸引了大家的投资,不是亲自去跑海贸。渔业这块最冷清,一个愿意干的人都没有,毕竟现在还没看见好处,这帮人也各有各的想法。

总的来说,大家都挺开心的。最后都喝的烂醉,下人扶着回去。登

州的环境不能比长安,所以这帮二代也不着急干别的,先把住的地方解决了。还是李诚场面,把衙门附近的宅子和空地都买下来,然后或改建,或盖新的,总算是把大家的在登州的宅子都解决了。

一群纨绔也是懂事的,平时凑一起,都在商量怎么摆弄在登州的产业。大概有个章程了,这才来寻李诚。按照大家的意思,还是兄弟会的套路——合伙买卖。

这一次李诚则表示,不能按照以前的办法了。大家都得为自己的将来打算。

李诚给大家指了两条路,岸上,在登州寻一个合适的地方修码头,然后置办新船,培养船员,船和人都有了,跑东瀛的航线。别的不说,东瀛出白银,一船货过去,回来就拉白银。多不敢说,五倍的利润很轻松,就是周期长,而且有一定的风险。另

一条路就是在登州搞服务业,客栈酒楼,风月场所,这些都能搞。原因很简单,李诚打算把登州打造成一个南北货物中转站。唐朝有运河,海路运输还是空白,提前入手将来就在登州的产业就是一座金山。

所以呢,大家带来的钱呢,李诚是分文不要的。众人可以置地产,买船,这是个长期的事情,大家要有足够的耐心。这

群二代对李诚的远景规划充满了信心,只要是李诚看上的行业,就没有不赚钱的。他们都这不菲的身家出来,在登州置产兴业,将来这些可都是他们自己的,跟家里无关了。李

诚的意思,大家都明白了,心里感动之余,纷纷表示要投资登州。

不过这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造船的问题。海船不是一天两天就能造出来的,这里头的麻烦非常之多。李诚又花时间跟大家解释,众人才知道一条船造出来,半年都算快的。

为啥这么说呢,首先是木料的问题,造船的木料很麻烦,不是说新鲜的木料晒干就能用的。因为登州造船行业暂时并不兴旺,所以木材的问题就很麻烦。好

在有一个途径,就是从辽东弄木材造船的渠道是存在的,而且都是那边的商人现成合适用于造船的木材。都是多年积累的结果,毕竟高句丽、新罗、百济这些国家,都要造船。

这个事情好吧,登州偶尔有三国海商靠岸,直接下单就行了。最麻烦的是造船厂的规模。好在李诚提前让杜老头去折腾了,现在他手下能有三四百号人呢。李

诚把杜老头找来,表示他现在是官员了,不用亲自造船了。他的职责是监督造船的质量。原来的船厂不是官府的,而是他私人的产业。这是李诚的私心,不想让造船厂跟官府有产权上的纠纷。李

诚再三叮嘱,今后几年内,需要造的船很多,造船厂尽可能的扩大规模,拿眼下这两条船练手艺,同时还要把登州及周边的好船匠都弄来。

杜老头听了很是高兴,毕竟造船是挣钱的,可以给子孙留一份家业。再有就是他这个官,不能穿给儿子,但是不妨碍他儿子把船厂经营的够好,技术够强,将来可以考虑接班做官。毕竟现在这个九品官,是个技术性很强的官职,一般人也玩不转。“

贵人放心,只要人手足够,材料不断,新的船坞搭起来,明年这个时候,至少能下水六七条船。后年,能翻一倍。”杜老头拍着胸口表示,他能搞定一切。

李诚也知道,这事情急不来,所以让他先回去了。一帮二代忙着置办家业,也没怎么来烦李诚。随着他们的到来,登州城似乎热闹了许多。

盐山那边,李诚没敢让这帮人掺和,但是有怕这些家伙登船的过程中显得无聊,想了个法子,让他们去收海肠子,暴晒干透之后,用石磨碾成粉。再找个瓶子装起来,包装好了取名:味之素。这

玩意当然不能取代味精,但是能起一定的调味作用。再说了,中国古代的厨师,吊高汤那是基础要求。这东西是针对一些寻常人家的商品,也有一些小商贩愿意用这个,省事。还

有一个买卖大家可以做,登州没有碱面出产,但是有李诚啊。大家出钱,着急人手,弄个作坊,河北道、河南道的东部的碱面买卖,就算是给大家挣零花钱的买卖。给

大家找了能赚钱的买卖之后,李诚正准备把心思投入到水师建设中,朝廷的旨意到了不说,还个他派来了个录事参军,还有一堆后勤官员。圣旨确定水师的编制和规模。李

诚总领登州地方军政,正四品的将军,登州水师为常备军编制,但是不能超过一个卫的最小规模。一个卫有多少人呢?25000至40000人。而且朝廷还没钱粮下拨,只有登州地方的钱粮,不用往中央政府上缴了。看

起来很大方,登州穷的鬼都不愿意来的地方。以前还有煮盐可以做手脚,现在煮盐都被李诚自己搞黄了业务。

领了圣旨的李诚在心里骂了一句MMP,对于皇帝和朝廷算是基本不指望了。还有一个人让李诚很吃惊,这个人是李诚的助手,顺道还把圣旨带来了,水师副总管许敬宗。水

师衙门还没建好呢,总管府更地方也不大,李诚只好让崔成把府衙腾出一半来,登州城里也就他那有地方了。许敬宗带着一帮人住进去,回头另外安排地方办公不提。

一路风尘,李诚以上司的名义,下令放假三天,大家休息好了再上班。这个一点毛病都没有,十几个官员苦涩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没

法子不苦涩,都到登州来了,还不是升官,这一辈子搞不好就搭在这个了,再也回不去长安了,这都是很有可能的事情呢。许

敬宗这家伙挺有意思的,本来是放假休息的,第二天他拎着一坛子酒,找到李诚这里来。李诚出来相迎,见面后倒是很客气,完全一下属自居。“

见过总管!”许敬宗礼数十足,李诚就算再不喜欢他,也得礼数周全的回礼:“许公,久违了。”久违个屁,两人就见过一次,李诚还没啥好脸色。吩

咐下去,准备菜肴,李诚希望能跟他搞好关系,今后是长期合作。历史上许敬宗是个奸臣的定义,但是你得怎么看了。反正只要帮着皇帝搞集权的,都是特么的奸臣。文人的观点,差不多都是这个调调。“

自成先生,今后就是一个锅里吃饭的同僚了,那么客气作甚?再说了,你还是上官呢。”许敬宗在客气一阵后,开始有点随意了。想到这家伙能在长孙皇后的丧礼上大笑欧阳询长的丑,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个性情中人啊。

“呵呵,既然如此,那就不客气了,以字相称如何?”这里不是长安,李诚的戒心不大。

许敬宗听了呵呵一笑道:“如此甚好!”两

人在书房里落座,郑洁上了茶水退出去后,李诚不免好奇道:“延族,这是得罪了哪个,被发配到登州来了?”“

自成,此番可不是发配,在下主动要求来的水师。”许敬宗不紧不慢的回答,李诚露出惊讶之色道:“怎么可能?”

为啥会这么想呢?看史书里的许敬宗,说是奸臣,不如说是个官迷啊。这家伙最喜欢的就是做官了,不然也不能冒着天下之大不惟,给武则天摇旗呐喊啊。那会李治要废后,长孙无忌、褚遂良这两个都反对,许敬宗跳出来之处。

还有一点,这个时期的许敬宗,应该在编写《武德实录》《太宗实录》,他跑登州来,这历史轨迹就乱了啊。因为在编写《武德实录》时,够不要脸,为李唐大吹法螺,他在重新崛起的。要知道,因为这两本书,他封了县男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