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书剑盛唐 > 第四百六十八章 百济使者

书剑盛唐 第四百六十八章 百济使者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2-25 02:59:40

第四百六十八章 百济使者

威风凛凛的黑铁塔,被这么一句话说了之后,立刻并拢双腿,站直了身子,有气无力的回一句:“是,主人!”沙

罗的眼睛突然亮了,如同在黑暗中看见了最亮的一颗星星。站直了身子,双手正冠,整理衣袂,显得极为郑重的样子,五步之外对着李诚深深弯腰:“末学后进,外藩学子,拜见自成先生。此番远来,得见先生,足慰平生。”

李诚颇为吃惊,这个百济使者搞什么搞?突然这么恭敬?看着一点都不像在演戏,这要是演戏,这演技都能拿奥斯卡奖了。“

让他过来说话。”李诚来了兴致,沙罗闻言抬头,欢欣鼓舞之色洋溢。微微弯着腰,小步快走,来到李诚跟前:“沙罗不知先生当面,多有冒犯,还请先生海涵。”朴

正勇有点吃味了,但是没法子。新罗在这方面是比不了百济的。百济这个国家,别看出自扶余,还特么的很跳,但是自汉以来,一直与中原王朝有着不断的来往。这个小国在文化上,对中原王朝有着绝对的认可。

百济的官方文字是汉字,这么说大家都该明白了。相比之下,现在的韩语是新罗人搞出来的。也就是说,别看新罗对大唐各种抱大腿,也确实在使用汉字和学习儒学。百济虽然与高句丽结盟,就文化认可而言,百济更接近儒家文化圈子。

沙罗作为百济贵族,自幼学习的就是儒家文化,官话说的比朴正勇可溜的多了。走大街上,沙罗的口音,一般人还真分不出来他是不是唐人。反倒是朴正勇,真的出门转一圈,谁都知道他不是唐人。李

诚对半岛三国的历史了解的不多,但是不妨碍他接触百济使者的目的。

“不知者不罪,以后注意就是。先回去等着吧,回头李某自会登门。”李诚很随意的摆摆手,好像一点都不在乎。沙罗却露出欣喜的表情,再次深深鞠躬:“谢先生不罪之恩,某这便回去,扫榻以待。”

“扫榻以待”这个说法其实很正常,不过现代人思维里喜欢联想,经常搞污一些原本很正经的词。菊花,很正经的词,搞的不能直视。

“榻就不必了,我习惯坐椅子。”李诚心里别扭,赶紧来一句。搞的沙罗一脸雾水,难道是我的学问不行,用错词了?其实呢,要换成平康坊的娘子这么说,那就一点毛病都没有。

李诚很好奇沙罗对自己的态度,觉得不是那种对待官员的态度,反倒像是对待一个师长。是那种发自内心的尊敬。为什么会这样呢?李

诚不明白,但是朴正勇明白啊,李诚在新罗的地位就很高了,到了百济,那就是天皇巨星。李诚的诗作,在百济简直是被顶礼膜拜的那种。各种学习膜拜,没学过李诚的诗,你都不好意思出门那种。

李诚去了新罗,倒也没有引起轰动,但是换成去百济看看,那真是走大街上要被围观的。在新罗,就算是最喜欢汉学的,也就是那样了。但是在百济,对汉学的喜好那是b格。在新罗,李诚出门逛街什么的,一点事情没有。

在百济,出门逛街被人认出来,那是要被包围的。绝对是众星捧月,百济上下的贵族们,围追堵截的对象。用现代的话来说,圈粉无数。至于百济为何选择结盟高句丽这个事情呢,很难说脑残。这个阶段的高句丽,确实是个强国。

李世民三征高句丽都没能最终达到战略目的,再往前推,隋炀帝的三征高句丽,结局就更惨了。高句丽很强,至少在采取战略防御的时候,中原王朝受限于自然环境和后勤补给的压力,很难对高句丽构成致命一击。

这样以来,百济从自身国家安全的角度考虑,做出选择就不足为怪了。不过后来高句丽内部出了问题,百济却没有改弦更张,那真是脑残了。朴

正勇很是不安,李诚在新罗的待遇是根源。这也就是欺负李诚没去过百济了,要是李诚去一趟百济,估计都不用打,百济都会在做出结盟唐朝的选择。当然这就是朴正勇个人的想法,未必就会按照这个走向去做。

不过李诚倒是有这么一个想法的,学过《太祖选集》的人,怎么会不知道《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呢?“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ge命的首要问题。”

当然李诚没打算去ge命,他是从局部斗争的角度看问题,拉拢百济和新罗,一起去弄死高句丽,无疑要省力的多。这个道理呢,李世民也好,大唐的诸位宰相也罢,心里应该是很明白的。但是为何却只拉了一个新罗呢?李

诚觉得还是天朝上国的自尊心在作祟,还有一点就是对自身实力的决心信心。不就是高句丽加百济么?一起灭了就是了,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也不少。大唐就是这么自信。但

是在李诚看来,这个自信很必要,但是也不是绝对必要。就一次战争而言,作为指挥者,绝对应该用尽一切手段,以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

朴正勇还没法去说百济的坏话,因为一旦李诚去见百济使者,一切都会穿帮。只能在心里默默的祈祷,李诚不要被百济的殷勤所迷惑。好吧,朴正勇更担心的是,李诚能跟沙罗聊到一起去,毕竟沙罗对汉学的研究很深。相

比之下,朴正勇也算是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无法跟百济那种拿汉字当官方文字的相比。你想想看,一个百济贵族,从小就学汉字,说汉语。新罗则一直在坚持说本民族的语言,汉语只是辅修课程,怎么比呢?文

化认同这个东西,很可怕的。李诚来之前,对半岛三国没有做太多的了解,实际上想从朴正勇这里获得多少信息,也真的不容易。回到堂前,李诚主动问起最近半岛三国动态。朴

正勇来了精神,说的很仔细。三国之间一直存在的问题就是边境摩擦不断。说起来新罗还真的不容易,看地图就知道了,半岛的四分之一都不到的底盘,却要对抗两个国家。可见新罗的战斗力真不差,这样的局面都没被干死。客

观的说,中原王朝各种看不惯高句丽才是新罗能保存的主要原因。高句丽固然三次击败隋炀帝的征伐,但是付出的代价可谓巨大。好不容易喘了一口气,中原王朝崛起了一个大唐。这个朝代更猛!突厥人给打成狗,周边小国敢跳,一巴掌就能拍死。

高昌在特么的七千里之外,小小的跳一下,七千零一里的大刀剁过去,直接就是一锅端。就算是高句丽自诩强大,也不敢轻易的去挑衅大唐。更不要说,一直以来,大唐对高句丽的敌视就没有改变过,幽州总管是李世民手下知名打手程知节。在

两国边境之间,大唐可谓大兵压境,根本就不给高句丽喘息的机会。就算不打你,长期在边境上摆着数万精锐,你说怕不怕?当

下高句丽的统治者是盖苏文,这是演义里的名字。全名叫渊盖苏文。唐朝的记录中要避讳李渊,所以也叫做泉盖苏文。这家伙是个弑君的猛人,也是个军事独裁者。史载此人极为残暴,嗯,不管是谁要是弑君了,都会显得很残暴的。

弑君得到的政权,如果不残暴的镇压,境内是很难稳定的。朴正勇讲诉的重点,就是泉盖苏文的残暴,说他的弑君,说他对民意的镇压。不过民意这个说法,李诚直接忽略了。这年代谈个屁的民意。所谓的民意,其实是官僚贵族集团的意。普

通百姓,不管是在大唐还是在其他地方,根本没有发声的渠道,还谈个屁的意。你以为是现代社会啊?教育普及了,人人都读书识字。这年代的普通百姓,识字率低的感人,怎么发声?哪像现代社会,手机泛滥,拍下来自己还能剪辑,加点私货。

提到百济的时候,朴正勇就重点强调,长期以来,百济频频侵蚀新罗的领土,最近有夺了一个城。这次来大唐,就是为了最近的摩擦来求大唐做主的。嗯,被人揍了,找爸爸主持公道来了。这就是新罗的生存之道,一点毛病都没有。

李诚大概了解了三国使团同时出现的原因,只要矛盾还是新罗和百济之间的矛盾。高句丽出于对大唐的戒备,主要精力还是在西部。对新罗呢,则是以一定的军事压力,迫使新罗不得不分出一部分精力做出应对。

这样以来,百济对阵新罗就能占上风了。应该说,百济虽然在文化上对唐朝有认同,但是其统治者短见的帽子,应该是能戴上了。由此不难得出另外一个结论,高句丽也就是靠着这种眼前利益,将百济牢牢的绑在其战车上。这

么一分析,问题就简单了,但是想处理好并不简单。因为百济结盟高句丽,得到的实打实的好处。而来自大唐的威胁呢,则有点远的感觉。

李诚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解决百济朝野上下的短视的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