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书剑盛唐 > 第五百四十三章 名副其实第一人

书剑盛唐 第五百四十三章 名副其实第一人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2-25 02:59:40

第五百四十三章 名副其实第一人

第五百四十三章 名副其实第一人

不管怎么说,李世民放心了。李佑刚冒头就让李诚给按回去,真是万幸!

造反这种事情是个皇帝都看成最大的威胁,要知道破坏总是比建设要来的简单。

这个生产力不发达的农耕时代,造反往往意味着糜烂一片。齐州造反了,意味着当地的生产就停止了,这是不用质疑的。随之衍生的严重问题很多,比如难民。都是从隋末过来的老臣子,太清楚一旦流民遍地是个什么严重后果。

死几个人是小事,整个齐州不事生产了,由此引发的各种善后问题才是大事。

所以说,只要是造反,能够最快的速度平息,那就是最佳的处置方案。只要是个有脑子的皇帝,都知道造反该用最快的速度平息。时间拖的越长,对朝廷越不利。

现在可以说李诚的战果可谓不大,但是却起到了最大的成果。

群臣也都松一口气,接下来自然是就齐州的善后问题进行商谈。

李佑这个齐王肯定是押解回京处置的,齐州由此少一个王也是肯定的。处置地方可以交给李绩这个钦差,补充的官员需要确定一下。君臣意见统一,上下齐心很快就决定了下来。

新的旨意下来了,快马送给李绩,让他尽快去齐州处置善后。

李绩是个老人精,能从隋末的乱世里最乱的河南地活下来,还能活的很滋润,这种人就是人精中的人精。在明哲保身这一点上,李绩可以说是瓦岗寨那帮人里头做的最好的。李绩的个人政治生涯也很成功,总之这人就是牛。

拿到圣旨的李绩带着几十个部曲,快马加鞭赶往齐州。旗号什么都不大,有多快就多块。完全是一副忠心王事的姿态,到了齐州城外有人迎接。李绩也不拿钦差的架子,远远的下马。

一看迎接的人里头李诚站在边上,李绩心里竖起个大拇指,这小子看着跋扈,实则不然。正所谓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该狠的时候不手软,事情做完了不炫耀。

齐州官员都是所谓的罪臣,见了李绩也都是战战兢兢的。一番寒暄之后,李绩开口道:“齐王谋逆,齐州上下应者寥寥,陛下深感欣慰。”这一开口,官员们都放心了,这是定调子。朝廷不会严惩地方官员了,最多就是职务上下的调整。

进了齐州城,李绩也不着急休息,直接去见了李佑。看见人没事,也不多话,直接拿出圣旨宣读。李诚和权万纪一起押送李佑和相关人员进京。至于李佑那边,多一句话都不问。

审问什么的,不存在的。李佑造反事情定性之后,随之而来事情性质就变成了天子家事。别看史书里叫嚣天子无家事,那都是扯淡。每次有文人这么喊话的时候,一定是皇帝弱势。

聪明的大臣遇见天子家事,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装聋作哑。李佑再怎么丧心病狂,那都是皇帝的家事。李绩甚至都不愿意多看一眼,其他的可想而知。

其实李诚也是这个心态,不然长安呆着多舒服啊,跑登州受罪?实在是李承乾和李泰在长安城里斗的不亦乐乎,李诚的位子又无法超然,只好躲的远远的。

晚上夜宴的时候,李绩的态度又不一样了。没有了白天那种公事公办的职业客气,显得热络了许多。端着酒杯主动找李诚说话:“自成,以后多多亲近一二。”

这话说的,也不怕别人听到,嗓门还挺大。要知道李绩就不是个大嗓门。

李诚心里寻思:我跟瓦岗寨这帮职业流氓也没太多的交情啊?

以前在长安的时候,李诚就不会主动巴结这些老家伙。原因何在?开始是够不着,后来是不想被李世民误会他结党。再者李诚跟这帮老家伙之间,注定了只能是利益关系。朝廷里瓦岗寨一帮老家伙,相互之间都保持距离,李诚往跟前凑什么劲?

任何朝代,皇帝都是很讨厌大臣结党的。党争之玩意,犯忌讳。尤其是唐朝以后,唐朝的“牛李党争”就是后来皇帝的一面镜子。当然李诚也不是一定要做孤臣,孤臣都是无路可走的选择。当然有没有资格做孤臣又是一回事。

李诚与这帮朝廷大佬的关系,一直保持的很有距离感。最亲近的就是李靖了,这老先生还是个“退休干部”。基本不参与政事,跟他亲近在皇帝那边看着一点隐患都没有。

还有一点,在这些老家伙的眼睛里,李诚一开始不免有“幸进”之嫌。要不是后来李诚一次比一次出彩的表现,能不能在长安活下去都是个问题。拉帮结派改朝换代的想法,李诚是半点都没有的,可以的话最好是做个混吃等死的咸鱼。

之所以卖力的扑腾其实挺无奈的,这世道你要生存的好一点,就得使劲的折腾。你就比而说唐朝这种封建集权时代了,就算是现代社会,权利肢解后瓜分利益的事情还好了?

“李相客气!”李诚没有扑上去亲热的意思,而是很矜持的客气一句。无事献殷勤,还能有个好?肯定是看上了你什么东西,这是一定的。李诚自问不是美女,李绩也不是gay,剩下的结论不就是“利益”么?

不论是政治利益还是经济利益,李诚都不愿意跟李绩有太深的瓜葛。保持一个度很有必要,越是朝廷重臣,就越要跟他保持距离。理由很简单,李诚是所谓的“天子近臣”。别看他呆在登州不动就是好几年,实际上他随时可以回京。随时在李世民的关注中。

李绩笑了笑,没有再进一步勾搭。这小狐狸,一句话一个脸色,什么都说明白了。两人之间还是保持一点距离的好,靠太近对大家都不好。李绩也没生气的意思,甚至很佩服李诚的反应。这可是个年轻人啊,不是多年厮混的老妖。

第二天李诚就和权万纪一道出发了,一刻都不愿意多留。送走李诚的李绩,看着远去的队伍,不禁暗自赞叹:大唐青年一代第一人,名副其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