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书剑盛唐 > 第五百五十六章 烟消云散

书剑盛唐 第五百五十六章 烟消云散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2-25 02:59:40

第五百五十六章 烟消云散

第五百五十六章 烟消云散

随手拍死了李泰,美滋滋,李诚心情很好。关键是干这活的人不是李诚,还夹带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这样一来,得罪人的事情实际上是前面两位大佬在扛着。

说心里话,如果不是为了在李治心里留下一个印象,李诚都不会在这个问题上开口。

李泰,跳梁小丑罢了!说的难听一点,连李佑都比不上的货色。什么才高,扯淡。

《扩地志》这本书,李泰不过是抓个总而已,甚至连主意都不是他出的。

在夺嫡的问题上,往往跳的最欢的那个人就是失败者。这一点历史已经证明过多次了。

实际上李泰在李承乾谋反案子爆发后,什么都不要做就足够了。想要表现兄友弟恭,说什么“杀子”的屁话?什么都不说就最好了,什么都不做就最好了。

可惜,李泰不懂这个道理,一门心思的在努力的“表现”自己,欲速则不达。

回到家中的李诚才进门就看见了站在台阶下的李治,步履微微停顿时,李治抱手长揖:“治得先生为师,三生有幸。”

李诚淡淡的笑了笑:“你消息倒是灵通,此事非李某一人之功。”

李治想到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微微撇嘴:“别人,有私心。”

李诚听了忍不住露出苦笑,上前拍了拍李治的肩膀:“以后不要这么看问题,这是不对的。”李治听了面色肃然道:“请先生教我。”

李诚背着手往里走,一边走一边低声道:“只要是个人,就会有私心。大司空,谏议大夫、诚,皆有各自的算盘。晋王据高位,当牢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上位者当透过现象看本质,全局无碍的前提下,私心可以忽略不计。”

李治略显青涩的脸上,露出一丝凝重:“舅父的私心可不小呢。”

李诚点点头:“晋王能看的清楚最好了,事物是不断在变化的,所谓此一时,彼一时。没有一劳永逸的手段,只有与时俱进的微调。任何手段都应当建立在吏治的大局之上,朝堂上时刻要有活力,不可死气沉沉。”

李诚当然不会错过当帝师的机会,尤其是在李治胜局已定的时候。

李治听的极为仔细,以前李诚是不会这么干脆的教他这些东西,教的都是一些体察民情,开阔眼界的内容。现在教的则是在皇帝的位子上,该如何掌握全局。

“道理你知道就行了,将来在实践中慢慢的领会。君王治国,首在吏治。本朝与士族共天气,其中的弊端很明显。即便是英明如陛下,也有备受掣肘的时候。”

“陛下开科举,其用意何在?”李诚说到这个,不禁想起历史上的武则天是怎么干的?武则天对门阀士族是又打又拉,对李唐宗室却是下了狠手。玩铜匦告密,大兴冤狱,最大限度的清除李唐皇室的影响。

师徒二人聊了半个时辰,李诚一直在讲的都是关于治理国家的一些手段。重点在吏治,在稳定的基础上广纳寒门,在兴工商,在开海。

李诚猜想,如果将来工商业大行其道,唐朝会走向一个什么局面,真的不好说。也不知道是好事呢,还是坏事。不过李诚觉得肯定不会太差,只要不像明朝那样就行了。

没有经历过晚唐的藩镇之乱,想必也不会出现宋朝那种矫枉过正的制度吧。宋朝的制度,无疑是在阉割一个民族的血性,对此不能不说是历史的悲剧。

李治现在还年轻,李诚教的再多,没有经过实践也未必能领悟其中的道理。实际上李诚自己也是在照本宣科,只不过他熟读史书,很多道理都是历代史家总结出来的。

李治没少读书,接触过的先生也都是大儒,不过从李治的心里看,李诚才是他唯一的老师。这种心态很特别,主要还是这一次的太子人选问题,谁都没想到李泰会被李诚拍死。

没错,李治就是这么看的,拍死李泰就是李诚的功劳。别看李诚说非一人之功,但是李治觉得就是李诚的功劳。要知道在此之前,怎么看李泰都是稳操胜券。

李诚在此之前,旗帜鲜明的拒绝李泰的邀请多次。几乎就是等于明着表示,不看好李泰了。李治不知道李诚为何会不看好李泰,但是他知道师傅不是凡人。在大殿的时候,李治本能的站在李诚的身边时,就觉得自己一定能赢。

这种想法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长期被李诚诱导的结果。当初李承乾还是太子的时候,李诚就开始告诉李治一些治国的道理,带着他去农村去市井鬼混。李泰一直认为,李诚就是在拿他当太子培养的。

实际的上结果也是如此,李泰被排除了,李诚胜利了。

所以李治对李诚有一种盲目的信任,类似对李世民的那种感情。

当然李诚嘴上不承认运作了李治成功的事实,越是这样,李治就越觉得,李诚才是他能当上太子最大的依仗。等到新太子的消息确定后,朝野上下也的观点跟李治也是一样的。

李世民这一次动作又快又果断,下旨改封李泰为顺阳王,徙居均州之郧乡县。

李泰接到圣旨的时候,根本就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他还沉浸在自己当上太子的美梦中,没想到当头一盆冷水浇下来。李世民甚至都不给他见面的机会,直接让宿卫把李泰魏王府给围起来,不让李泰出门。

三日之后,太被宿卫押送就藩时,是被宿卫抬上车的。当时的李泰烂醉如泥,根本就没有直觉了。诸王门下最大的幕僚群,随着圣旨的来到作鸟兽散。

煊赫一时的魏王府烟消云散,一直在长安“养病”的萧未央,悄悄的出了长安城,奔着城外李庄的李府就来了。

庄丁引着萧未央来到一处池塘边,李诚正在柳树下垂钓。

萧未央上前来长揖及地:“萧未央多谢先生救我。”

宿卫包围下的魏王府,不是什么人都能安然离开的,负责干脏活累活的人,还有一些知道事情太多的人,都被宿卫给处理了。有的人直接被弄死了,更多的人据说是丢到煤窑去挖煤了,萧未央能全身而退,庆幸之余,对李诚很是感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