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书剑盛唐 > 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容易啊

书剑盛唐 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容易啊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2-25 02:59:40

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容易啊

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容易啊

“陛下心中自有圣断,臣何必多费口舌?”李诚平静的脸上闪过一道狡黠的微笑,李世民看的很清楚,抬手扶额,仰面叹息:“生子当如李自成。”

李自成从邮差到皇帝,一代枭雄。李诚在心里默默的捧哏,脸上却是一脸的肃然:“陛下过誉,臣志不在庙堂,而在江湖之远。”

李世民对这个答案毫不怀疑,李诚要是愿意,三年前就能成为黄门侍郎,现在至少是个宰相团队的一员了。但是李诚宁愿躲在登州吹海风,也不愿意留在长安。

这中做派可不是谢安那种在家赋闲的养望,李诚可是有实际职位的人。所以可以断定,李诚不是在玩欲擒故纵,以退为进那一套。

监视李诚的丽景门人,很清楚李诚在登州做的都是些什么事情。没事就驾船出海的四品大员,也就是李诚这么一号了。

李世民其实不是想听李诚的意见,而是想通过李诚的态度来坚定自己的判断。怎么说呢,李诚表现出来的判断力太过惊人了,他尽管没什么野心,但是他总是能站在正确的位子上。

这就很不简单了,尤其是在李泰和李承乾这两个儿子的事情上,李世民感受尤为深刻。李承乾和李泰都表示过要招揽李诚,甚至李世民还亲自当说客。

结果呢?李诚拒绝了入幕东宫的命令,这可是皇帝的意思,李诚还是果断的拒绝了。

李泰也多次招揽李诚,但是都被拒绝里面。

在选择学生的问题上,李诚没有选择看似很有前途的李承乾和李泰,而是选择了李治这个当时最没有竞争力的晋王。

这一系列操作说明什么?说明李诚看人的眼光很准。很早之前,他就不看好还是太子的李承乾和风光无限的李泰。

这一次到了李恪的头上,李世民用“有类朕”来形容李恪的时候,李诚没有反驳,而是回答李世民心中有判断,他说话是浪费口水。

李世民很自然的就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李恪的问题是天然有缺陷,他这个杨广的外孙,太伤形象了。什么贤王不贤王的,在当下的门阀士族眼中根本就不值钱。

嫡庶之别,这是门阀士族最重视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血统论。这是大环境!

在朝野之内,李恪也很难越过长孙无忌为首的一帮宰相大臣的阻击。

所以李诚才没有就李恪这个人本身去置啄之言,而是直接表示说李恪都是浪费口水。

综上所述,李诚的态度很明确,李恪连竞争的资格都不具备。

这些条件李世民不是没想到,他只是不甘心,打算尝试一下。李诚被请后,听到李世民的话,直接一桶冰水浇过来。就不提什么李恪自身的优劣了,就问你资格的问题。

李诚的回答与长孙无忌被提问时是有巨大差别的,长孙无忌的态度是:太子不可轻易的更换,而且李治仁孝,才是最合适当下朝廷稳定局面的首选。

长孙无忌回答的一点毛病都没有,这就是两个人的角度不同,长孙无忌不可能像李诚这样说话,他这样说就是在蔑视皇权,居心叵测。李诚这么说就是客观的分析问题。

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同样的态度,但是表达方式却各有不同。人说话,还是要附和自己的身份。有的态度,只能用别人能接受的语言表达出来。

换成李诚用了长孙无忌的答案,李世民心里就会觉得,你连宰相都不是,操什么闲心?现在李诚用一个旁观者的心态反问李世民,陛下想过李恪的资格么?

这答案就是一种对皇帝诚实的态度了,不对比两者的条件,而是尖锐的指出问题所在。而且李诚说的很艺术,他表示李世民只有判断,自己说啥都是浪费口水。

这样以来,之前那些勉强被李世民压下去的困难,再次浮现,李世民必须去面对了。连李诚都看到的困难,其他人能看不到么?李诚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李治符合多数人的利益。这句话没有明着说,只是隐藏在话中。

“朕这个皇帝……唉。”李世民不禁长叹一声,言犹未尽处,应是:不能从心所欲。

李诚真的不想说话,这时候想说句合适的话太难了。但又不能不说,这时候说句合适的话,比平时拍什么马屁都强百倍。

“陛下居高俯瞰,所思所虑,不外大局。治大国如烹小鲜,陛下手持乾坤,平衡阴阳,自然是极难的。”李诚算是绞尽脑汁,才算是说了这么一句话。

李世民听了果然眉头舒展,露出豪迈之色,大声道:“更难的时候都过来了,眼下的时局,确实不易多动。”

君臣二人这一番对话,算是有点知己相谈的意思了。

李诚强调了一下“大局”,古往今来的所谓大局,不外“平衡”二字里头做文章。平衡的具体表现是什么?不就是国家格局稳定么?在稳定的格局下进行微调,这是李诚给出的建议,所以才有了“平衡阴阳”之说。

李世民也认清了这一点,当前的格局求的是稳定,实在是不适合大动干戈。

李诚没有对太子的位子提出任何建议,但是却一针见血的指出当前朝局的关键所在。东宫稳,则朝局稳,朝局稳,李世民“泰山封禅”的计划才能重启。对年龄已经不小的李世民而言,泰山封禅的宏愿,实施的节奏要加快了。

如果不是李承乾的东宫生变,凭着安西都护府的开疆拓土,李世民就已经有资格去走一趟泰山了。现在则显得不那么充分了,必须要有更大的功业来支撑。不然很难服众!

告辞出宫的李诚走半道上停下了,路边站着一个小姑娘,脸上是依恋的微笑,缓缓的躬身道福:“明达见过先生。”

因为李诚的干扰,这个本该早夭的小姑娘,现在有点茁壮成长的意思。身体弱的缺点,因为运动和饮食好的结合,不再是弱不禁风的样子。

没娘的孩子懂事早,李明达也是如此。按照史书上的记载,李诚还真不太拿她当小姑娘看待。缓缓的抱手,李诚微笑回应:“殿下如何在此?”

“宫里烦闷的紧,明达欲往城外住上几日,巧的是遇见先生,这一路倒也有个说话解乏的人了。”小娘子脸上笑的眼睛眯成了缝,一股子亲近的气息扑来。

“噗!”李诚没忍住,抬手在脑门“嘣”一个,疼的李明达捂着脑门:“先生欺负人!”

“小小年纪,鬼心思不少。走吧,一起回去,我可先说好啊,不去你高阳姐姐的庄子里。”李诚先打预防针,这小娘子聪慧的紧,心思也被李诚给带野了。不再是历史上那个终日在宫中长大的小兕子了。

这样的李明达,更让李诚喜欢,小娘子嘛,整天板着脸有什么意思?孩子就是孩子,装什么大人呢?

晋阳公主李明达算是李世民最喜欢的公主了,身后跟着的仆从不下二十人,抬着一架撵驾跟着走。出宫之后规模再次扩大,近百人跟着她。

反观李诚不过一主一仆,李山在前牵着马走,保持着跟马车一样的节奏。

李诚在马背上不时低下身子与小兕子聊几句,小娘子趴在窗前,眼神就没移开过。

出城门的时候李诚停下了,今天没打算去城外的农庄,最近呆在长安城的家里比较让李治放心。这师傅当的,好累啊!

挥别了小娘子,回到家门口的时候,李诚表情古怪的看着门后站着的人。

“高阳殿下,好久不见。”莫名其妙的想起了一首歌,其实自己跟高阳之间没有太多感情波折吧?不过是一个少女一厢情愿的单恋。

“自成先生,好久不见。”高阳的心情起伏,确实很久没见了。在高阳的心中,她理解为相见争如不见。李诚是不想让自己为难呢,其实她想多了。

迈步进门,李诚笑道:“今天怎么有空?”本想来一句“有事?”怕高阳无解。

“家翁让妾来走动走动。”高阳的答案出乎预料,仔细想想又在预料之中。

似乎历史上一些事情被串连了起来。

房玄龄是支持李泰的,这给房家后来的发展带来了影响。想必在李治确定为太子后,房玄龄也表示过让高阳与李治走动吧?心高气傲的高阳,怎么会去看武则天的嘴脸?

时间长了,怨气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加上李治和武则天一系列的压制,最后房遗爱和高阳都因为谋反案子倒霉了。

这会高阳还是出现了,同样是房玄龄的安排。不能不说,房玄龄老谋深算啊。不过下面的人执行力确实有点问题,至少高阳的执行力在两个时空是不一样的。

历史轨迹里的高阳是抗拒的,多了小蝴蝶的时空里,高阳的眼睛里是见到了情人的雀跃。

“房相还真是……”李诚说一半就停下了,不好在背后说前辈的话啊。

房玄龄也不容易啊,明明看见了隐患,却不能亲自出手来解决,只能指望高阳。本来房遗爱是个不错的人选,奈何他与李诚的关系已经大不如从前了。说到底,败在了心胸上头。

历史上的房遗爱,想来也是心胸狭窄而倒霉的。

“妾要是不愿意,没人能逼着妾来。”堂堂大唐的高阳公主,以妾自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