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书剑盛唐 > 第一百四十一章 国士

书剑盛唐 第一百四十一章 国士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2-25 02:59:40

第一百四十一章 国士

李世民的逻辑简单明了,什么是国之脊梁?答:跟皇帝站一起,为皇帝的利益努力。“

自成如何想到,要去练钢铁,这活可不轻松。”李世民不动声色的探底,确定一下,这家伙到底是什么心态。

李诚听着不禁叹息一声道:“陛下,大唐的钢铁产量和技术积累,实在太是太感人了。”李

世民听了点点头:“大唐的冶炼,确实独步天下。”

我去,我这是在说反话呢,陛下还当真了。得,自己的思维又串了,现代人的思维看唐朝的钢铁生产,确实很感人。但是在这个时代,唐朝的钢铁产量确实独步天下。

这个独步天下是个什么概念呢?官方记载的最高数字为二百零七万斤,相当于一千吨。偌

大的帝国,钢铁产量不过一千吨。搁现代,随便一个地条钢小作坊的产量就能碾压。

李诚没法子跟李世民解释这个,现在是贞观年间,搞不好这会唐朝的钢铁产量还不足一千顿呢。只好顺着他的话道:“陛下,臣喜欢吃炒菜,需要铁锅。可是这铁锅太贵了。”这

个画风转变的太快,李世民没有转过弯来,上一刻还沉浸在唐朝独步天下之中,下一刻就转进到了铁锅和炒菜。“

竖子,民间用的犁头、菜刀,砍刀,都需要铁。你却用来做饭。”李世民想生气还生气不起来,现在他的皇宫里,也用上了李诚的铁锅。就是那种用铁板敲打出来的。“

陛下,所以臣才觉得,这个现象必须有所改观。有生之年,得让百姓用的起铁锅啊。”李诚一副为国为民的样子,本质还是没离开吃。

“你说的轻巧,炼铁要有矿,你知道哪有啊?”李世民也就是随口反驳,李诚却很自然的接过话道:“回陛下,臣还真的知道哪有铁矿。”

李世民楞了一下:“这你都知道?”李诚笑了笑:“臣恰好知道,山南西道的兴州治下,就有铁矿。”这一下李世民有点不淡定了,钢铁牵扯到国家军事力量。

“你要去略阳炼铁不成?”李世民笑了笑,兴州那地方,可不必长安的。“

臣为啥要自己去练?”李诚反问了一句,李世民听了微微一笑:“这才是好吃懒做的李自成。少府监正,你来做吧。”李

诚赶紧摆手:“陛下,让臣做个副手吧,负责炼铁这一块就行了。”这意思,只管炼铁。李

世民啧了一声,无语之极。一个少府监少监,你就管一块?不过这一块能管好,也就很不错了。李世民心里很明白,大唐的钢铁产量,并不是完全掌握在国家的手里。隋

唐两朝,对于皇帝而言,都有一个回避不了问题。那就是士族。

这是一个能量巨大的庞然大物,皇帝都无法撼动。你可以杀一个人,但是他的族群依然存在。作为皇帝,如果悍然对某个族群的全体下手,那就可能面对全天下的士族的反对。

有一个说法是,隋炀帝征高丽的目的,不完全是个人武功的追求,还有对士族的压制。通过战争的手段,来消耗士族的力量。假如是这样的话,隋炀帝玩脱了,玩死了隋朝。唐

朝的情况要好一些,但是也好不了多少。李唐能得天下,靠的就是士族的支持。

在这个过程中,士族掌握了大量的资源。盐铁这两样关系到国家安全战略的物资,不是国家专卖,而是国家与士族共享资源和市场。

这么说吧,整个国家的方方面面,都被士族渗透了。这就是李世民在《氏族志》的问题上如此坚持的原因,整个时代都是这个价值观。士族,就是牛逼,门第,就是重要。

通俗的来说,李诚如果进入钢铁领域,必将面对与士族争夺利益的矛盾之中。

这才是李世民最感慨的地方,要不怎么说是“国之脊梁”呢。

“如此,就依自成之意,其他事体,朕做主了。”李世民做出了让步,李诚这时候再不表示一下就是傻子了,所以很正式的先整理衣服,然后才冲李世民抱手(左手在外)长揖:“陛下以国士待臣,臣必国士报之。”这

就算是君臣之间就李诚入朝一事,达成协定了,从这一刻起,李诚才算是正式的踏上李世民的这条船。“

好了,朕该出去了!”李世民露出满意的微笑,起身就走,走门口突然掉头回来,在李诚错愕的眼神中,李世民伸手拿起装茶叶的竹筒,一点都没有不好意思。

“恭迎陛下!”外间诸位大臣等了一阵,见到李世民出来,纷纷见礼。李世民摆摆手:“诸位臣工辛苦了,土豆产量可出来了?”

“回陛下,土豆亩产毛重两千二百斤。”房玄龄出列报数,脸上洋溢着激动。李

世民笑眯眯的回头看看李诚:“自成,朕没钱给你,用五千亩耕地,换你的番薯和土豆,如何?”李诚微微一笑:“回陛下,给臣留点种子就行。陛下,臣有言在先,还有玉米没有收成呢,到时候,陛下可不能省了赏赐。”李

世民无声的笑了起来,抬手指着李诚点了几下,畅快的骂:“竖子,就知道要好处。”李

诚拱手致意:“陛下总结的精辟,臣有句话形容自己,棺材里伸手,死要钱。”

李世民目瞪口呆,群臣瞠目结舌,无话可说了。一个人能如此总结自己的一生,别人还怎么评价呢?算了,也只能算了,跟他计较能气死。“

各位臣工,回朝吧。李君羡,宿卫给朕看住了每一个番薯和土豆,少了一个,朕绝不轻饶。”李世民掷地有声,李君羡出列拱手:“臣领旨。”

回城的路上,李世民就跟一帮宰相商议起来了:“封赏李自成一事,朕拟封长安县男,食五百户,赐耕地五千亩,领少府监少监一职。诸卿家有何异议?”“

臣无异议。”长孙无忌第一个附和,房玄龄、温彦博、魏征等人,纷纷附和不提。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并且回宫就拟圣旨,并用印下发。

县男是一个比较低的爵位,李世民这个决定,还是从长远来考虑。李诚这家伙功劳不少,今后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尚未可知,还是先留点余地吧。免得将来的皇帝无可封赏,那真就要命了。再者,这个封赏还是出于保护李诚的原因。李

庄成了一个大兵营,至少现在是这样的。这些收获,全部都要装车拉走。接下来的活不是宿卫干,而是从其他地方叫来的百姓。李诚后来才知道,来干活的百姓,都是大户人家的下人,这第一批收获,李诚留下一部分做种。其他的都被瓜分干净了。

被瓜分的番薯和土豆,没有流入普通百姓家里,都进了大户的口袋。不过李诚也不生气,这个时代就是这样,有点好东西,肯定是先进大户的口袋。不

过李诚也没打算让这些人好过就是了,土豆还有点麻烦,番薯苗可太简单了,长出藤蔓直接剪下一截,就可以做种苗。繁殖起来速度很快,还不需要上好的土地。李

诚让高晋去通知全体庄户,明年庄户们的番薯种苗,李诚包下了。

送走李世民,李诚回到家里,迎面看见杨氏领着三个女儿在等待,刚才皇帝来的时候,她们在屋子里没敢出来。现在总算是敢出来探听消息了。

“夫人,顺娘的事情,妥了。”李诚立刻报喜,杨氏顿时狠狠的松了一口气。笑道:“如此最好,明日妾身便带着她们回家。”

我去,这过河拆桥的手段,太熟练了一点吧?李诚不爽的撇了撇嘴,看见武顺低头浅笑的样子,满满的幸福笑容,心情顿时好了起来。这妮子,别看只有十六岁,长的越发的水灵了。看的李诚猪嘴哼哼,小白菜啊小白菜。快到碗里来吧。

“如此,明日在下便去城里,拜见卫公,托他上门做媒。”李诚也很干脆,这事情尽快搞定,免得夜长梦多。万一李世民发癫,真的丢来一个宗室的女儿呢?到时候容不下武顺,那才叫麻烦呢。“

自成,此事不急,还是先定下一门亲事,顺娘不可先进门。”杨氏不是李诚,她必须按照这个时代的规矩来。李诚听着头都大了,懊恼道:“一时半会的,上哪去结一门亲?”

杨氏微微一笑:“且等着吧,明日陛下旨意一下,李郎君家的门槛,怕是要被踩断了。”

都不用等明天,杨氏等人刚走,崔成摸过来了:“二郎,崔家女的事情,你可下决心了?”

李诚看看这位义兄,叹息道:“忘记跟陛下提了。”崔成顿足:“这是崔氏女啊。”李

诚点点头:“明天我进城,问问陛下的意思吧。”崔成无语的看着李诚,心道这位义弟,真是铁了心要跟皇帝穿一条裤子了。这样也好,跟皇帝一伙的人,不等于就不顾亲属了。

只是这个事情,必须抓紧了,不然明天李家就要被媒婆大军淹没了。崔

成连午饭都没吃呢,就赶紧回去找崔寅商议,这个事情崔寅是最支持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