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武布中华 > 第935章高欢出兵

武布中华 第935章高欢出兵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02:43

第935章高欢出兵

南关炮声隆隆,指挥所内,黄得功站在地图前,不时有斥候回禀前线的战况。

孔有德自南往北打,豪格自北往南打,一万乾朝精锐,被十三万清军两面夹击。

随着战争的继续,乾军虽有舰炮支援,但是力量悬殊,还是逐渐顶不住了。

“都督,烟筒山遭受清军猛烈攻击,王光泰快顶不住了。金州方向也被沈阳清军猛攻,城池北门已经被清军攻占。”李元胤急声道:“若是烟筒山和金州失陷,那么只剩南坡山。一旦清军拿下南坡,道路就被他们打通了。”

黄得功神情严肃,他转过身来,沉声说道:“元伯,你准备一下,必要的时刻,你去支援烟筒山,本督增援金州,就算咱们打光,也要钉在南关。”

李元胤听了这句话,知道情况已经到了危机的时刻,到了玩命的时候了。

“末将领命。”李元胤肃然抱拳,遂即笑道:“打了这么多年仗,还是第一次被鞑子逼到这个地步。”

黄得功摇了摇头,“元伯,你错了。是咱们把他们逼狠了。现在是我们要断敌粮道,要歼灭旅顺之敌,鞑子知道自己快完,才这么拼命。”

李元胤笑道:“末将明白了。这正好说明,拿下南关,我们是拿对了。”

语毕,李元胤行礼,就要出去整顿从大荒山退下来的八百士卒,准备再次投入战场。

这时他刚要转身出去,帐帘一下忽然被挑起,一将匆匆闯进来,手指外面激动道:“都督,援兵到了。”

黄得功和李元胤微微一愣,遂即纷纷大喜,疾步窜出大帐,只见远处海面上出现一片帆影。

两人相视一眼,都能看出对方眼中的喜悦之情,岸边阵地内的乾军士卒,纷纷从壕沟内站起身来,挥舞旌旗和兵器大声欢呼。

黄得功连忙下令,“快,让将士们准备迎接援军登陆。”

海面上满载着士卒和军械的船队,浩浩荡荡的开进大连湾,立时就引起了大荒山上孔有德的注意。

这时,他站在山头,看见远处出现的庞大舰队,嘴角不禁抽搐起来。

孔有德放下千里镜,内心开始动摇。

“父王,乾朝的援兵来了!这怎么办!”孔廷训急声问道。

看着海面上出现的舰队,孔有德神情阴沉,他沉吟半响,“派人禀报肃王,请示我部是遵循原定计划,还是立刻突围!”

豪格在抵达金州后,便派遣信使,穿过乾军的防区,与孔有德取得联系,约定南北并进,打通连接旅顺的道路,并且吃掉南关的一万乾军。

可是现在一万乾军没吃到,又来一万乾军,便让孔有德有些动摇。

若是照着样发展,他的粮食将耗尽不说,最令他担心的是,打到一半,又有乾朝援兵登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三鼓一过,他必然会陷入危机。

现在乾军的防线,以点为支撑,清军要突围,只要愿意接受一部分伤亡,丢弃辎重和火炮,还是有可能在乾军的攻击下突出去。

不过,突围时面对山头和海岸边乾军的火枪射击,火炮轰击,必然损失惨重。

这时乾军船只开进港湾,一部分停泊在码头上,穿着对襟布面甲,头戴碟盔,背着一床方块棉被,一卷毛毯,挂着水壶、工兵铲、火药罐子,手持火枪的士卒,从船上下来。

一部分停泊在海上的大船,则放下小船,船上挤满士卒,划向岸边。

这时,黄得功领着李元胤站在码头,迎接李成栋、唐通、金声桓等人上岸。

“教官,我们来迟否?”李成栋走过来行礼。

黄得功在乾朝坐了几年的冷板凳,被高欢打发到帝国陆大去教授兵书,不过这也有个好处,就是现在许多乾朝的军官都听过他的课,可以算是他的学生。

黄得功笑道:“来得正好,你若是迟半天,本督就得亲自与鞑子拼命了。”

李成栋等人闻语相互看了一眼,再次行礼道:“教官,陛下吩咐,学生等人都听从您的节制。现在我们到来,还请教官吩咐任务!”

“好!”黄得功点点头,遂即下令道:“现在情况紧急。廷祯,你和元伯一起,父子二人,去增援烟筒山,把孔有德赶下山去,让王光泰下山休整!达轩和虎臣你们去增援金州,把李来亨换下来。”

几人闻语,立时抱拳,“末将等人遵命!”

登陆的乾军士卒,迅速在海滩上集结,稍微整顿队形后,便在各将的率领下,去增援战场。

登州,蓬莱。

大批从江南来得海船,集结在登州府的地界。

沈廷扬指着港湾内的海船,解释道:“陛下,现在已经集结了三百艘海船。这些船大的能运三百多人,小的也能运送一百人,一次应该能送三万人和所需的装备前往辽东。”

这些年来,乾朝海上贸易迅速发展,沿海的造船厂如下饺子般造船。

虽说这些船只,大多不能用上北海总督区的木材,但是用于普通航行和贸易,还是足够了。

高欢听说能够让三万人渡海,心中已经有了底气。

现在已经有两万人登陆辽东,再加上这三万人马,以及一万水师,参战的乾军将达到六万于人。

高欢冷声道:“清军还需要在锦州驻军,他们能够动用的兵马,大概也就是十四五万左右。朕六万大军,击败他们足矣!”

虽说清军这两年来,与荷兰人合作,但是几十万清军,不可能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就完全换装。

这一是清廷没钱,二是产能不可能提升那么快,熟练的工匠需要时间的培养。

以高欢的经验来看,清军最多三四万人装备新式火器,剩下的军队还是旧式军队,与乾朝差了一代到半代的差距,用的还是弓箭和火绳枪。

现在高欢已经在花重金,研制钢材,让军器监研究火枪的膛线,继续保持乾朝的火器优势。

若是成功的话,就算清军与荷兰联合,高欢也丝毫不惧。

因为那时高欢已经领先世界,将西方也甩在身后了。

“陛下,将士们已经准备登船,目标是旅顺,还是南关?”沈廷扬问道。

高欢沉声道:“算时间,清军粮食应该快耗尽了,朕要去旅顺口!”

(求,推荐,追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