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我在大夏窃神权 > 第518章 人事

我在大夏窃神权 第518章 人事

作者:码字手痛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3-28 20:56:08

第518章 人事

第518章 人事

太和二年,春二月,暖融融的春风顺着万里洛水而下,两岸桃花似火,在门神山口,盛开得仿佛要燃尽一整个春天。

门神山左右两岸山势高千丈,状若巍峨神将,传闻之中乃是两位远古神祇,被道尊镇压于此,拱卫其后的道家祖庭玄都山,因此得名。

当然这两位神祇的姓名最终也被掩埋在历史浩如烟海的长卷之中,随着洛水冲刷,即使是天神,依旧失去了姓名,无法再次复苏。

不过这两处高山确实是钟灵毓秀,被两座道观占据,同时也起到镇守的作用。

今日古老的庙宇格外的热闹,一位位道童们早在几天前就被要求将每一处大殿都扫洗干净,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贵宾。

说是贵宾,实际上也算是自家人,虽然周铁衣没有入道门,但是其母仍然是道家最为尊贵的亚圣种子,他如今的道侣也是太乙观嫡传,道家玄牝,才被大夏圣上加封护国紫霞元君,同样贵不可言。

如此一门近乎三圣回归,即使是这座上百年的老庙仍然蓬荜生辉,不得不扫洗干净屋榻才好迎接。

“听说周侯这次来,是准备宣讲他的地仙法门,本来是要直接在玄都山上开讲,不过听从玄都山过来的师兄们讲,老一辈都犹犹豫豫,甚至不准备召开罗天大醮,至今也没有弄出个章程来,所以周侯准备让我们自家人先听讲。”

一个道童在扫洗的空闲,与另外一个道童喜气洋洋地闲聊着。

即使是太乙观的道童,他们想要得到顶尖法门传承也不容易,需要经过一步步筛选,天资,心性乃至于运气缺一不可。

而能够听到直通三品的法门,这绝对是运气来了。

这位道童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玄都山上的老道们不愿意让周铁衣去宣讲,都是道家正统法门,以前玄都山的师兄们来自己这里讲经,自家都扫榻相迎,怎么反过来就不行。

“那是因为道统之争。”

一道声音从两位道童身后传来。

两位闲暇偷懒的道童猛然一惊,连忙起身小心翼翼地说道,“师叔祖,明光殿已经扫洗干净了。”

这位师叔祖掌管纠察,一直不苟言笑,在弟子们眼中和那传闻中的阎罗神差不多,一整天都黑着脸,最被敬畏。

不过今日这位黑阎罗却一反常态,枯藤老树般的脸上露出微笑,“扫洗干净了就休息一下,这很好,不过在观里,你们刚刚却称呼不对。”

两位道童还没有反应过来,称呼不对?

他们啊了一声,就听到这位黑阎罗青玉道人说道,“你们应该称呼周师伯,而不是周侯。”

两位道童瞬间反应过来,这是师叔祖提点自己两人,称呼周师伯显然比周侯要亲近得多,也更容易讨要到彩头。

“是,师叔祖。”

黑阎罗青玉道人含笑点头,“记得就好。”

忽然,一道惊雷从天空中掠过,轰隆隆的雷霆之声久不停歇,就像是山下正在修建的铁轨一样,仿佛天空中也有一辆火车经过。

三人抬头,只见晴空万里,没有一点风雨凝结的征兆。

见黑阎罗青玉道人今天格外好说话,刚刚说话的道童咕哝了一句,“今年的春天真是奇怪,只打雷,不下雨,如果不是山上师兄们时常施展雨符,地里面的庄家早就干死了。”

另外一位道童附和道,“可不是吗,天都峰那里的雪都化干净了,现在还是初春,连夏天的头都还没有摸着呢,今年夏天不知道要热成什么样子。”

青玉道人同样抬头,凝视着天空,作为道家四品,他当然知道眼前这奇怪的天象代表着什么了。

门神山上有道家雨符,山下有万里洛水,所以这里桃花如火,但是更远的地方,恐怕今年春耕都是一件困难事。

就这么出神地想了一会儿,从殿外急急忙忙来了一位青年道人,“青玉师叔,周侯来了。”

青玉道人从沉思之中惊醒,太乙观人少,拢共只有几十人,即使是道童,也是核心成员,他连忙对两位道童说道,“清风,明月,你们二人一起来,去迎接周侯。”

青玉道人转身就要走,清风,明月两个童子还愣在原地。

青玉道人此时催促道,“你们两个还愣着干嘛,这是你们的机缘到了。”

“师叔祖,您,我们……”

清风口吃,一下子表达不清楚意思。

明月接过话头,“师叔祖,您不是应该称呼周侯为师侄吗?”

按照他们两个的想法,他们称呼周侯为周师伯,那么和青玉道人就应该称呼周侯为师侄。

青玉道人嘿了一声,“以后你们就懂了,记着,过去一定要称呼师伯!”

清风明月是小辈,称呼师伯是敬称,即使出错也没有什么问题。

但周铁衣是大夏僧部尚书,是盛世侯,独开道家地仙道统,在没有真正拜入太乙观之前,青玉道人又和周铁衣不熟,当然不能够直接称呼师侄,虽然没有错,但显得倚老卖老。

只有等周铁衣认下清风明月这些师侄之后,他才能够根据周铁衣的态度,要不要称呼周铁衣为师侄。

在这之前,称呼周侯这个敬称始终都没有错,至少不会惹得周铁衣觉得太乙观要一下子多出来一群长辈压着他。

而这些都是人世之中的情理,两个小辈不懂,那是正常的,甚至青玉道人希望这两个小辈永远就在山上,永远都不懂。

懵懵懂懂的清风明月道童跟着青玉道人和师叔赶到山门大殿,只见远远来了一队精骑,人如龙,马如虎,旌旗招展,一套套细密的鱼鳞铠甲在烈日下如同泛着粼光的湖水。

精骑之后,一匹黑色的龙马拉着装点七宝妙树的华贵马车,在第一重山殿前停了下来。

马车之上,下来一男两女,先下来的是青年男子,他长相近乎夺天地造化,龙睛凤眉,即使稍微懂一点面相之人都能够看得出贵不可言,不过想要再仔细一点看,却又如同身在一处重峦迭嶂的山脉之中,只见其形,不见其意。

随后下来的是一位妙龄女道,她身穿玄黄色的道袍,下车的时候手掌下意识地抚摸着小肚,这是怀孕之人习惯性的动作,她面相宁静,如同山中流淌出来的清泉,虽然不奇特,但是仿佛与此时春光交融,她在男子的搀扶下,脚刚刚落在地面上,那绒绒的春草就一蓬蓬生长,交织成为地毯,如同一朵嫩芽色的云,在大殿前铺展开来。

最后年龄稍长的一位女性身穿一件鱼龙升天纹蓝底道袍,用黄玉簪将道冠别好,周身倒是没有一点玄奇,即使是绝美的容貌仍然有一种寡淡的味道,如同清水,让人稍不注意就忘却,只能够记住刚刚好像有一位绝美容颜的女道走过。

年龄稍长的女道立在山门口,伫立了几息之后,才感叹地对男子说道,“已经好久没有回山门了。”

周铁衣当然知道母亲的意思,即使太乙观与玉京山相隔不远,但是作为道家放在玉京的人质,周母自从嫁给了周擒龙之后,就从来没有离开过玉京山。

所有人都以为如果周母要离开玉京山,一定会轰轰烈烈,没有人愿意轻易让一条道家鱼龙脱离掌控,从而鱼游大海。

但是最大的轰轰烈烈,莫过于天下之人都不敢轻举妄动。

此时的周铁衣和妙玉就有这个本事,在他们两个珠玉之前,即使周母这位道家亚圣种子也显得不再那么关键,即使是当今圣上,自然也没有想过要出手将周母钉在玉京山中。

这玉京困龙局,倒是无声无息之间就解开了。

周铁衣笑着说道,“等今年的蒸汽飞艇投入使用之后,我让他们多开几条玉京山到瀚山城的航线,以后母亲每个月都可以回山门住两天。”

即使周母不愿意暴露自身现在的道法修为,但是以周铁衣现在的权势,有五六种手段可以让周母在太乙观和玉京山之间往返。

其中加开蒸汽飞艇航线是最正常,最不引人注意的办法。

本来玉京山和瀚山城之间就有飞鹏,只不过之前因为飞鹏的数量,五六天才有一趟航班,但是随着如今蒸汽飞艇大量投入产能。

现在墨家和公输家联手,一个月能够造出大概五六艘蒸汽飞艇,而随着技术逐步成熟和钢铁产量日益兴盛,以后每月几十架蒸汽飞艇并不是梦,而一年几百架蒸汽飞艇,就足以将大夏的空中航线彻底开辟出来。

周母当然知道这是儿子对自己好,笑着说道,“不会扰民就好。”

“怎么会扰民呢?”精骑的统领,周铁衣的第一号狗腿子阿大奉承道,“天下百姓们现在巴不得飞艇多开几架,好顺利往返各地,只不过现在少爷为了安全,仍然只是将飞艇投入到几个航区,天京和瀚山城本来就有飞鹏航线,是最适合的几个航区。”

自从蒸汽飞艇被研发出来,确实对于百姓们是一个好消息,以前飞鹏那是顶尖的大商人,豪门贵族才有的享受。

但是燃烧蒸汽的飞艇使用成本要远远低于燃烧墨石的飞鹏,特别是在有墨家,公输家机关术的鼎立协助之下,一个让人惊讶的事实就是现在使用飞艇的运载成本甚至要低于使用铁路的运载成本,仅仅只是比使用水运要略高。

在周铁衣的建议下,飞艇的内部装潢也更加趋向于平民,没有铁路线路的制约,航行于千丈高空之上,现在已经成为士族阶级和商人阶级的首选。

当然对于普通的市民们,他们即使能够承担得起飞艇的费用,但是却没有使用飞艇的必要。

旅游这个词在市民阶级之中,仍然只限于郊游,而非远游。

不过飞艇的兴起倒是有另外一个作用,那就是官吏任免。

大夏疆域辽阔,不是每个人都是上三品的修行者,能够日行千里,以前即使有飞鹏,但是即使是县令一流的底层支柱官员们仍然无法轻易使用的上,一是路线不一定合适,二是价格太贵。

所以官员的任免以及到任仍然需要花费一月乃至数月的时间。

但随着飞艇的铺开,结合如今的水运航线,大夏已经能够轻易掌握最繁华地区的任免,在今年年初的官吏一体策实施上尤为明显。

以前罢免一个地方的官吏,一来一去,即使是繁华地区,也要将近一两月的时间,但现在有了飞艇航运之便,短则三四天,多则不过半月,就可以轻易任免地方官吏。

这也为年初儒家地方遗老遗少的清洗铺平了道路。

周母露出自豪地笑容,她知道自己这是在享受特权,不过在享受特权之余,能够与人为便,能够造福百姓,就自然问心无愧。

而眼前天下的改革,这次跟着儿子一起出来,她更是有着亲身的经历,即使春旱已经有了苗头,但是一路上百姓们仍然没有慌张。

地方的钱庄在八大银行的打压下,如同被套紧绳索的野马,只有生意人才知道怎么对付生意人,无息的春苗贷款已经顺利发放下去,凡是在这中间敢坐地起价的地方钱庄都被直接抹除,收拢在八大银行名下。

对于八大银行而言,他们现在反而希望有些不知死活的地方钱庄闹事,从百姓身上收刮到的那一点贷款怎么比得上一个个钱庄积累几十年,上百年的产业。

新兴的耕种机器,诸如蒸汽拖拉机也开始投入使用,只不过现阶段周铁衣仍然只敢在新修的大型农庄中使用,毕竟新的耕种机器对于普通百姓仍然不是一笔小花费,而如果采用合作社的制度,在底层缺乏管理经验的情况下,难免越帮越忙。

所以改革在困难时期一定要简化百姓们的事务,而不是增加变数,只有等先进经验确定,同时有一大批新的认同新政的底层事务官,才能够逐渐深化推进改革,这在哪一个朝代都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