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我在大夏窃神权 > 第563章 合纵连横

我在大夏窃神权 第563章 合纵连横

作者:码字手痛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3-28 20:56:08

第563章 合纵连横

七皇子的书房之内,鎏金狻猊兽尊青烟袅袅,龙脑香香气扑鼻,最是提神醒脑。

招募中品商家修行者不难,但是如何从中筛选出那些有潜力晋升上三品的商家修行者才是重点,虽然现在和周铁衣没有对垒,但是七皇子心里清楚,只要他想要继承大统,那么早晚就要和周铁衣对上,他不可能让自己麾下有这么明显的短板。

当然现在说继承大统还太早了,想到自己那位想要修长生,成圣人的父皇,七皇子李昊说道,“父皇如今是修行渐入佳境,朝政也越发托付给天后,可惜天后如今看来并未能压制得了周铁衣,不知道明日朝会如何解决。”

齐轩逸笑道,“其实解决也不难。”

李昊好奇地问道,“如何解决?”

齐轩逸走到书桌前,一边提笔书写,一边回答道,“说易也易,说难也难,总归是合纵连横四字。”

李昊走到案前,看向齐轩逸写的东西,那是一封书信,题名是‘太玄将军府’,这是玉京除开左右将军之下的第一军,常年镇守在西南边疆,防止十万大山那边的兽潮,“先生这是要连横太玄将军?”

齐轩逸笔墨不停,同时回答李昊,“殿下知我修行纵横家,但可知为何我纵横家不入朝局,多是辅佐各位殿下?”

李昊思考片刻,此事早有定论,不过是帝王心术,唯担心纵横扰乱朝纲,所以纵横家和杂家一样,被排除在朝廷之上,即使三品修士入朝为官,但官职不过三品,这是朝野共识。

但齐轩逸肯定不是想要听这么简单的回答,君择臣,臣亦择君。

李昊斟酌地回答道,“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齐轩逸手中笔墨微顿,抬头赞赏地看向李昊,对方这回答不仅给委婉绕开了帝王和纵横家的矛盾,还说出了最关键的问题,这份回答,已经得帝王之术的要领,是个值得辅佐之人。

他继续写信,说道,“纵横于世,非是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口中治世,天下既安,纵横之道只会凭生是非,所以君王不喜,但亦非兵家,公输家口中乱世,天下大乱,弱肉强食,纵横之策纵有口舌之利,但力不足以平天下,任凭谋算再多,往往功亏一篑。”

李昊解读着齐轩逸的话,“所以纵横在于由治到乱,由乱到治的过程?”

齐轩逸颔首道,“然也,所以纵横家多伏于皇子府邸,或为将军之谋,治世之时保全自身,若天下乱象将起,则纵横四海,就比如殿下你,倘若陛下圣心独裁,权掌四海,今日我这封信殿下可会寄出去?”

李昊再看向齐轩逸写的信,已经逐渐品出了三昧。

确实,若天下安泰,自己的父皇想要当一代明君,那么自己就算再有能力,再想要争夺皇位,也绝对不敢写信联络边军大将,这和找死没有什么区别,就算信上写得天花乱坠,但也是取死之由。

相反,现在天下乱象已经掀起,周铁衣和父皇的圣道之争迫在眉睫,这个时候父皇反而不会在意自己与边军联络。

忽然李昊又想到了一件事,“那太子被派往北疆?”

齐轩逸笑道,“当然不只是为了赎罪和稳定军心,也是为了皇室……”

说到这里,齐轩逸没有继续说下去,因为再说下去就犯忌讳了。

李昊已经领悟其中的道理,颇为感叹道,“父皇修道就算对不住天下人,但心里至少还有李家。”

齐轩逸已经写好了第一封信,他又继续写第二封信,“太子去北疆联络,是找了个由头,明日朝会之上,铁路总公司的连横,也是殿下的由头,这封信交给太玄将军府,太玄将军就知用意。”

“不过仅仅只是太玄将军府,只够让殿下自保,但不足以和四殿下,太子争天下,刚刚殿下问明日朝会如何解决,我回答合纵连横,殿下心中有答案了吗?”

李昊再次反过来思忖,“合纵连横,在于由治到乱的过程,非治非乱,一如现在父皇和周铁衣之间的争斗,两人虽然都在抢夺圣道之机,但是两人走的道路都非兵家的破灭之道,而是治世之道,再加上有其他荒古神祇虎视眈眈,所以两人都在维持‘大夏’这盘棋局不倒的前提下谋划,唯有一方注定败亡,才会想办法掀翻棋局,不让对方得到成果。”

“铁路总公司先生之前给我分析过,乃是天下民生发展,工业改革必然之路,本来天后想要掌握中央银行之后再徐徐图之,所以将郝仁这个火车商会的大管事禁锢在宫中,但现在被周铁衣提前摆在了台面之上,实际上天后和周铁衣都没有准备好……这个时候,反而是我们争利的时机,因为他们要合纵连横!”

李昊眼睛明亮,看向齐轩逸的第二封信,这封信不是写给天后的,而是写给四皇子李静的!

众所周知,四皇子李静背后站着周铁衣,所以天京招商轮船厂才能够交给李静,但随着周铁衣实力暴增,李静反而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生怕让父皇误会。

毕竟他是大夏四皇子,这是始终抹不开的标签。

“连横四哥,这没有问题?”

齐轩逸笑道,“以前有问题,但现在没有问题,殿下,天后是有子嗣的,太子始终是太子,天后变强对我们没有好处。”

“但四皇子不然,他看似得了周铁衣的先机,但现在在周党和皇室之间不敢稍逾矩半步,甚至我敢笃定,他肯定不清楚周铁衣如果成圣之后,李家还会不会坐拥天下,这个时间点,他既不敢靠周铁衣太近,又不敢离周铁衣太远,最是弱小,锦上添花者众,雪中送炭者少,殿下此去连横,乃是雪中送炭之策,四殿下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同时正是因为四殿下现在里外不是人,殿下与四殿下连横之后,所得到的好处,四殿下怕被人猜忌,不敢多占,殿下可尽取十之七八,同时对于周铁衣而言,只要四殿下和殿下连横,争夺铁路总公司的权柄,对于他也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

“天京之权他已经不能够占据,他现在所争,不过是高文灿那个蠢货逼得太紧罢了,只要能够打压天后和高文灿,不让天后步步紧逼,以至于周党没有生存空间,他都可以接受,所以四殿下虽然里外不是人,但恰好是这次平衡的关键点,是圣上和周铁衣都能够接受的结果,此乃连横之术。”

经过齐轩逸这么一解释,李昊瞬间想明白了。

自己的四哥是平衡的关键点,但四哥本身不敢夺权,因为他夺权会让周铁衣和父皇都怀疑四哥可能被收买了,所以四哥只要不蠢,那么他就是一个工具人,现在谁联合四哥,谁就能够在这次斗争之中成功率最大,分润的利益最多!

听完齐轩逸的分析,七皇子李昊心悦诚服地拜道,“得先生之助,实乃孤之大幸!”

齐轩逸放下笔,连忙扶起李昊,随后又自嘲地笑道,“纵横之术也只是尽于此,殿下需要牢记。”

李昊心中喜悦消减,认真地问道,“先生可是对他们之中谁成圣有了推论?”

李昊用手指了指上面,齐轩逸摇头道,“纵横家不出圣人,我又哪敢妄论圣道,只不过想要提醒殿下,纵横之术虽然精妙,但是不可久持,不可为国本,纵使苏秦张仪之辈,亦不可定天下,若止于纵横,逞一时之雄尚可,不为千古之雄。”

李昊知道这是齐轩逸在教导自己,再拜道,“请问先生,何为千古之雄?”

齐轩逸再扶起李昊,笑道,“良将如云,谋臣如雨,外定番邦,内安万民,若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纵使圣人,亦无用武之地,明日请殿下上朝陈述,除开儒兵两家科举之外,广开恩科,录取天下各家,成为定例,广纳天下士人,这才是国本!”

李昊认真思考齐轩逸的对策,开恩科这策论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人论述过,但是怎么开,何时开,确实是一个大学问,为什么齐轩逸之前不让自己上朝陈述开恩科,而是放在现在这个节点上,其中的玄妙实在是太多了。

简单来说,恩科取士,首先要有士可取,第二要有位置可以派人,不然恩科就只是徒有其表,难副其实。

而现在就是最好的恩科取士的时机,首先是工业革命,百业复兴,无论是铁路总公司,中央银行,农业总公司还是轮船厂,蒸汽飞艇厂,这些都是新兴的产业。

既然火车商会能够被纳入铁路总公司,被朝廷管理,那么其他产业也一样,这样一来就会多出大量的官位,而这些官位和以往的官员不同,专业性更强,所以需要录取儒家,法家之外的学士。

这在以前很难成型,因为儒家的势力在朝堂之上一家独大,谁想要开其它科,谁就是在和整个儒家利益集团对抗。

这么多年,唯有一个人做到了,那就是周铁衣。

去年年末之时,大夏皇帝想要废除五帝祭祀,所以明面上让柯黯然出手,联络儒家唐安世,但实则暗度陈仓,利用周铁衣的反击,废了唐安世,确定了五帝神祇身份,为后来废除五帝做了铺垫。

当时为了反击儒家,周铁衣就上了《官吏一体策》,其中就明确提出开特科,录取百家之士,儒家不想要当官,有的是人想要当官。

但当时即使大夏皇帝觉得这是良策,但却也只是巧妙地打了太极,借力打力,最终问题还是回到了废除五帝祭祀上,并没有真正推行《官吏一体策》。

因为儒家被打压下去,但周铁衣当时在中央的权柄就无人可制了,所以大夏皇帝只是轻轻过了一句,让儒家知难而退。

事后唐安世输了,罢官回乡,董行书重返朝政,韬光养晦,大夏皇帝也没有继续提《官吏一体策》。

现在的局势却又起了变化,随着大夏皇帝成为二品,周铁衣不得不让出中央权柄,将自身的重心放在地方上,这个时候提《官吏一体策》反而对周铁衣不利,因为这是收罗地方上的人才往中央送,加强中央集权。

天下普通百姓可不知道大夏皇帝和周铁衣之间的争斗,在他们看来,周铁衣是圣人,大夏朝是圣朝,这两者并不违背,所以地方人才,特别是青年才俊们只要在中央能够谋出身,自然就会心里向着朝廷。

所以为了应对周铁衣固守地方的战略,这个时候提出‘广开恩科’一定会被大夏皇帝准许。

而这提出‘广开恩科’的人就有讲究了。

只能够是皇室!

和周铁衣《官吏一体策》中的‘特科’区分,即使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一个东西,但是恩科是恩科,特科是特科。

恩科是李氏朝廷给天下士人的恩典!

周铁衣已经将恩科的阻碍扫清,最后的阻碍就是大夏皇帝的认同,而现在能够取得大夏皇帝认同的恰好就是七皇子李昊,所以他这个时候提出来,就收拢天下士人之心,乃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妙招!

改革者不一定能够享受到最后胜利的果实。

虽然李昊没有读过这句话,但是今天齐轩逸这番策论给他生动形象地上了一课,即使是最简单的对策,即使是大家说烂了的套话,但是放在合适的时间地点,那就是最好的办法,能够成为套话,能够成为常用不乱的对策,那反而比很多奇招妙语更有普世价值。

想清楚这点之后,李昊第三次拜服,“先生立于纵横家,却已经开始广纳百家之长,来日必可一窥圣道玄妙。”

齐轩逸将李昊扶起,将面前两封信封好,让李昊用印上蜡,然后继续说道,“若陛下有心,殿下明日朝会最后提出恩科之事,陛下定会让殿下成为这次恩科考官,届时天下英雄,尽入殿下彀中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