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熊孩子 > 第五百六十七章 许敬宗挑是非

大唐熊孩子 第五百六十七章 许敬宗挑是非

作者:逸帆轻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18:22

第五百六十七章 许敬宗挑是非

大唐熊孩子

秦彦自然同意了壮汉王爷的想法,送了几个铺子给他,对方拿到铺子后,拖家带口的就搬离了王城,去往了铺子的所在地。

秦彦未曾想过,他居然如此热爱大唐美食,忍不住笑了。

秦彦已经好久没有回大唐了,但是关于他的消息却一直源源不断的向李二汇报着,当他知道蛮夷国被秦彦治理的井井有条的时候,十分吃惊。

“没想到一个在眼皮底下整日闹腾的小孩童,竟然也有如此本事,有趣有趣,哈哈哈哈。”李二翻看着秦彦递过来的消息,不禁感慨道。

他的贴身大太监也跟着夸赞:“小公爷一看就是个贤才,小小年岁就有如此成就,将来必成大器啊。”

先不说李二如何夸奖秦彦,大唐的诸位大臣们听说了秦彦的壮举后,都展现了不同的态度。

此时,秦琼正在和自己的几个老兄弟聚会喝酒,提到了自家儿子,他便有些头大,“彦儿又跑到蛮夷胡闹去了,不过还好有国师跟着,应该也不会犯什么大错。”

对于秦琼的想法,程咬金可不认可,“哎~老秦,你不能这么说,我那贤侄神通广大,连那蛮子都被治的服服帖帖,你还有啥可担心的啊。”

尉迟敬德也跟着附和,“就是,有这么聪明的儿子,你就烧高香去吧。”

然而,听了他们的话后,秦琼依然忧心忡忡,“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就怕彦儿成为别人的眼中钉,绊脚石啊。”

秦琼的担心不无道理,因为就在第二天早朝,便有人参了他一本。

“陛下,我听闻最近秦国公家的小公子在蛮夷做了一堆惊天动地的大事,还以孩童的身份成了一国之君,蛮夷归顺,虽是好事,但若是那秦彦有了不臣之心,对我们大唐就是个巨大的威胁,不得不防啊。”

说话的人便是一直看秦彦不顺眼的丞相许敬宗,秦彦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来,他自然要抓着对方的小辫子不放。

还没等李二表态,秦琼就直接站了出

来,“许大人这是在说我秦国公府有不臣之心么?”

他冷厉的眼神让许敬宗回忆起了当时被揍到晕厥的场面,瞬间抖了两抖,陪上笑脸道:“自然不是,但秦四郎从小就到处乱跑,人心隔肚皮,国公爷又不能一直盯着他,万一有个好歹,那后果不堪设想啊。”

“哼。”面对许敬宗的强词夺理,秦琼冷哼一声,跪倒在地,“陛下,虽然小儿疏于管教,但他绝对是一个忠君爱国之人,我愿意用项上人头为秦彦作保,若他有朝一日起了不臣之心,老臣第一个将他缉拿归案,绝不顾及一丝亲情。”

秦琼的话,堵得许敬宗没了下文,他只好看向李二,等着皇帝表态。

李二微微一笑,开口道:“秦叔宝严重了,秦彦这个小子,我从小看到大自然知道他是什么秉性,也相信他不会做出背叛大唐百姓的事情来。”

他转头看向许敬宗,又道:“许爱卿,这种怀疑秦四郎的话,以后便不要再提了。”

李二堵的许敬宗哑口无言,又不敢发作,只好咬了咬牙,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秦琼整个早朝都憋着一口气,他知道许敬宗一直看自家儿子不爽,但没想到,他竟然是无论何种情况,都要咬秦彦一口的疯狗。

下朝后,许敬宗也知道自己做了亏心事,便飞快地溜了出去,秦琼不可能咽下这一口气,急步上前堵住了他刚要开走的马车。

看着面前这个拦住自己的劲敌,许敬宗有些害怕,他大着胆子,开口问道:“秦国公这是何意?”

“何意?我倒是要问问许大人,处处针对我儿,到底是何意?”秦琼此时怒发冲冠,只想为自己的孩子讨一个说法。

许敬宗走也走不了,只好硬着头皮回答道:“在下不过是忠君为国,忧陛下之忧而已。”

听完此话,秦琼突然笑了,“来,你下车。”

此时,二人还在皇宫大内,许敬宗料他也不敢对自己动手,便下了车,然而他忘了,秦琼可是敢在

金銮殿上动手的人。

“秦国公有何指教啊?”许敬宗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勇气,竟然敢挑衅秦琼。

秦琼面带微笑,说出的话却吓得许敬宗差点跪了,“你个冠冕堂皇的老匹夫,看我不揍的你满地找牙!”

话音刚落,秦琼便一拳揍到了许敬宗的脸上,一颗牙齿从许敬宗的口中飞出。

“你……你……竟敢如此对我!”许敬宗的口中流出了鲜血,他颤抖着,不敢置信的看着秦琼。

“就你这样的,以后我见你一次打一次。”秦琼似乎是找到了当年在瓦岗寨的感觉,意气风发地笑了,转身头也不回的走了。

徐敬宗吃了亏,但也不敢声张,只好找到自己的断牙,匆匆离去。

秦琼回到家以后,便给秦彦写了一封家书,在信中将自己如何教训许敬宗,洋洋洒洒地写了大半篇。

秦彦收到信后,看得乐不可支,转眼看到个地呈上来的折子,又开始忧心忡忡。

蛮夷国的所有官员,无论大小全都是世袭制,身为平民,就注定一辈子都是平民百姓,永无抬头之日。

这样就加深了官员与百姓之间的矛盾,官府永远都向着有官职的人,即使对方为非作歹,只要家中有人在官场中有个一官半职,就会平安无事。

这样一来,百姓就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受到官员的剥削,这是一个大问题。

现在大唐的科举制度已经非常完善,每年都会给朝廷输送大量的人才,平民百姓也有了为官的可能性。

教育普及程度也跟着提高,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秦彦决定在蛮夷国也推行科举制。

他不由分说,便将告示贴到了各大城池的公示栏,百姓们看了欢呼雀跃,然而却引起了当朝大臣的不满。

早朝,秦彦端坐在大殿之上,看着长跪不起的各位大臣们,头疼不已。

“请王上收回成命!”

“请王上收回成命!”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