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104章 异数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104章 异数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104章 异数

没有吴桥兵变了,登州安全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登州驻兵主要分为辽兵、鲁兵、南兵三个群体。辽兵自然就是以李九成、孔有德、耿仲明等为代表的东江旧部,鲁兵是数量最多的山东本地的军人,南兵则是登州总兵张可大从浙江带来的嫡系部队。

这三支部队的矛盾由来已久,尤其是在辽兵和鲁兵之间。鲁兵人数众多,但战斗力最低,一直被当成辅助部队来使唤。辽兵的战斗力最强,但军纪最坏。在军饷和物资的分配上,巡抚孙元化倾向于辽兵,总兵张可大倾向于南兵,但基层的后勤人员又多为山东人,三方的矛盾层出不穷。

这个年代的经济矛盾和政治矛盾很容易就会转变成地域矛盾,不同的方言带来天然的不信任,辽东人、山东人、浙江人之间的斗殴、凶杀逐渐增加。登莱巡抚孙元化是个认真做实事的人,但是他对于这种现象无计可施,只能极力调和敷衍,这自然解决不了问题。如果孙元化有足够的军费,自然可以把全部军队都老老实实关在营房里,可是大明朝早就没有“军费足够”这一说了。

所以,王瑾带着他的四千乌合之众能改变什么呢?

让他挑事,还是能办到的,让他平事……算了吧,活着不好吗?登州有王瑾尊敬的人,有王瑾同情的人,却没有王瑾会为之拼命的人。所以王瑾就打算安安生生地在盐山县过冬,等到春暖花开,就再出去打家劫舍。如果登州还是会发生叛乱,他就把队伍带到山东中部的山区去,避开平叛官军的行军路线,然后抄他们的后路。

王瑾当然没打算袭击官军,他看中的是官军的逃兵。逃兵虽然难以管束,但是军事经验丰富。闯军现在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训练新兵,直接招募官军逃兵还是很有必要的。

因此,辛来虎返回之后,王瑾部就不再有例行侦察以外的任何任务,专心猫冬。

在辽东领到的和在山东抢到的被服不少,至少这个冬天他们是不会挨冻了。但是棉衣棉被到了夏天就成了很累赘的东西,各路农民军在夏季被官军追击时,往往需要为了轻装逃命而扔掉它们,于是到了冬天又得现抢,一年一年,循环往复。

“瓜特穆斯被杀,乃是嘉靖四年之事,至今已有一百余年,墨西哥仍为西班牙人所据。隆庆五年,西班牙又占了吕宋岛,下一步便要进犯中华。只是其国离中华万里之遥,运兵困难,吕宋又气候湿热,其人来此多病死,这才作罢。但五年前,他们又占了台湾岛上的基隆,直逼福建门户,时常打劫沿海商旅。但时至今日,朝廷对西班牙仍称得上一无所知。”

王瑾一拍醒木,这段《阿兹特克亡国纪》就算是说完了,冬天闲着没事,又不能时时操练,所以大白天也说书。除了正常的评书之外,王瑾还把好些历史故事编成书硬讲,好在没有别人能和他竞争,说得再烂也有人爱听。

王瑾对一旁的张之水说:“深之先生(张之水字子玄,号深之),我记得你对《西厢记》颇有研究,也可以给兄弟们讲讲嘛。我说这些金刀铁马的还成,才子佳人的故事讲不来。”

但张之水却对王瑾用石灰在墙上草草画就的世界地图出神。明朝的学者接受地球是球形并不困难,东汉时张衡的《浑天仪图注》中就说:“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张之水真正吃惊的,是世界上居然还有这么多他闻所未闻的地方。

“深之先生,深之先生?”王瑾又喊了几声,张之水才听到,连忙说:“学生失礼了,只是想请教头领,这西班牙,是否就是万历三十一年在吕宋杀我侨民数万的佛郎机?”王瑾说:“难得先生还记得此事。不过‘佛郎机’之称并不准确。”

“所谓‘佛郎机’,其实就是‘法兰克’,是西域回人对所有信基督教之人的统称。就是徐玄扈阁老、孙火东巡抚他们信的那个教,先生应该见过。现在大明所说的佛郎机,一般是指西班牙、葡萄牙两个国家……”

张之水毕竟是本时空比较优秀的知识分子,虽然他的知识不一定有用,但学习能力还是很强的,很快就把在中国沿海经常出现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四个国家分清楚了。不过他还是没理解,这帮欧罗巴人为什么能为了在他看来与禅宗和净土宗的分歧差不多的问题打上这么长时间。其实他要是上隔壁日本看看就知道了,大和尚辩论佛法辩急眼了,点起五百僧兵烧对方寺院的事也是有的。

张之水很快就意识到了最关键的问题:“这些小国,能从这个……地球的另一边漂洋过海而来,滋扰中华沿海,岂不是……”王瑾说:“先生是聪明人,一点就透。自三宝太监之后,大明的商船东只到日本九州,西不过马六甲海峡,可这些欧罗巴人却造出了木城一样的大船,跑到我们家门口来了。现在他们人少,只不过来千八百人、十来条船、几十门炮,大明就得出动一两万人、上百条船才能赶跑他们。要是将来他们造出了更好的船,更好的炮,一口气运来几万人,大明想怎么办?用一百万人去打?先生在窦庄造的那些佛郎机炮,打我们这些造反的老百姓还成,打国战不济事,再过些年,红夷大炮都要落伍了。我们已经开始当井底之蛙了,所幸现在井口还浅,努努力能跳得出去,真要是再过一两百年,嘿嘿……说不定阿兹特克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

张之水不由得打了个冷战,这话如果从别人口中说出来,他可能认为纯属妄谈,但是他亲眼见到王瑾带兵、打仗都比他高明,在大凌河折腾的这一趟更让他对王瑾另眼看待。王瑾这些天说书,从“伊莎贝拉”“斐迪南”“哥伦布”开始铺垫了一大套,最后得出了这么个结论,不由得他不当真。

张之水说:“头领对欧罗巴诸国如此了解,只怕徐阁老也远远不及。”王瑾说:“徐阁老做的是大学问,天文、农学、数学、炮术,功在国家,利在千秋。我只是个说书人,多知道些历史掌故罢了,怎能和他相比。”

张之水说:“闯将和头领都是心怀天下之人,为何一定与朝廷如此水火不容?”王瑾说:“来虎那天的报告先生也听了,张鹏翼够精忠报国了吧,他都混成这样,这年头当官兵有什么前途?”

张之水沉默了一会儿,说:“头领的学问见识,寻常人不读数十年书是绝不会有的,学生也辩你不过。学生只是不明白,读书人中为何会出头领这样的异数。学识渊博,所学却与他人完全不同,所思所想皆与常人大异。学生实在是百思不得其解。”

王瑾笑道:“我若说我真的读了三十多年书,料来先生也不信(废话,你才二十六岁)。我也不知道我这个异数是好是坏,说不定到最后也是白折腾一趟。要是将来我死了先生能活到天下太平那一天,还劳烦先生把我今天的话多告诉几个人。我们的路还长得很,复辽东,开太平,不过是第一步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