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6章 葫芦七兄弟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6章 葫芦七兄弟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6章 葫芦七兄弟

收降了近五千官军,辽州难民和附近地区的饥民也有一些愿意入伙,闯军的兵力增加到了一万两千余人,更盛于辽州之战以前。

王瑾原本担心这么多官军降兵能不能融入闯军,辽州一战,闯军兄弟有两三千死在官军手中,现在要和官军做兄弟,难免有些敌意。

但是,王瑾担心的情况并没有发生,尽管欺负新兵、打架斗殴之类的事情不少,但并没有发生太严重的事件。

死人已经死了,活人还要活着。如果始终抱着仇恨,不肯接纳官军投降,大家就无法生存,这个道理士兵们还是能理解的,更何况很多闯军的老兵原来也是官军。大家都是陕北老乡,出身也类似,很快就合流了。李卑部的军纪本就比较严,所以降兵们对闯军的严格纪律的适应性也还可以。当然还是不断有人想走,也发生了不少小的龃龉,不过总体上来说没出什么大事。

对于倒戈之后马上就跟着闯军去打别的官军,这些降兵也毫无抵触心理,跟着老乡去杀外地人有什么奇怪的?更重要的是,这里离他们的榆林老家有九百多里的路程,他们就算当了逃兵也跑不回去,倒不如暂时跟着闯军安全些。

这种深厚的同乡情现在对闯军很有用,可将来要是泛滥了,也可能变成麻烦。

联军的第一步就是补充粮食被服,他们绕过卢象升的防区,杀入了北直隶真定府境内。这一带还没有大规模的反王队伍来过,武备很是废驰,再加上负责这里的保定兵被调去登州平叛了,联军在这里如入无人之境。

赵州、灵寿、平山、获鹿、井陉、栾城、元氏、赞皇、宁晋、高邑、柏乡、临城、隆平这一州十二县都有联军的队伍活动。得到大量秦军老兵之后,闯军的军事素养也进步了不少。因为缴获了李卑和尤世禄的不少火药,马重僖的矿工队又可以使用爆破的技能了,攻城能力大大提高。何况有的县城根本不需要爆破,派内应夺门甚至直接强攻也能拿下。

元氏、宁晋、获鹿、井陉、宁寿五座县城都被攻下,当赵州州城失守的消息被快马送到北京,崇祯的愤怒到达了顶点。直隶乃天子脚下,官兵竟然任由流寇破城杀官,肆意挑衅朝廷,真真岂有此理!

然而,直隶地区并没有一个督抚大员统一协调军务,所以崇祯这口锅甩不出去,为了这点事杀兵部尚书又不值当。于是崇祯强抑怒火,下旨调集七路大军,定要将这股流寇彻底歼灭。

第一路,直南按察使卢象升。他离得最近,当然责无旁贷。

第二路,总兵官左良玉。此时左良玉已经走到了河南武安,有了崇祯的圣旨,他终于没理由推脱了。

第三路,总兵官猛如虎。因为“保卫”潞安有功,“大败”郭应聘,猛如虎已经被提升为总兵。此时因为辽州战事,王自用等部摆脱了官军的追击,南下去怀庆了,所以潞安也失去了威胁。崇祯让虎大威留在潞安,抽调猛如虎来参战。

第四路,总兵官张应昌。许鼎臣辖下的兵马剩得已经不多了,但是既然李自成在直隶,王自用、高迎祥也都南下河南,许鼎臣手里留那么多兵也没用,崇祯便让他把张应昌也派了出来。

第五路,总兵官曹文诏。作为闯军的老对手,他当然是一定要来的。

第六路,陕西按察副使丁启睿。丁启睿本是山东右参政,登州之乱后被贬到陕西,分管军务,驻地在陕西潼关。虽然是明末诸多管军务的文官里最外行的一个,崇祯却总给他机会,也是件挺不可思议的事情。

第七路,总兵官邓玘。这位和李自成虽然没有交过手,但是与王瑾在山东有过一段恩怨。

邓玘被抽调,意味着登州之乱已经接近尾声。当初孙元化成功突围,还保全了一些驻军,这使得莱州的防御不历史上更加稳固。叛军终究没能冲出山东半岛,经过一年多的鏖战,叛军被包围在了登州,且粮食耗尽,开始杀人为食。

一年多的物资转运,也让官军承受着极大的后勤压力,围城官军的粮食状况虽说比城内叛军强得多,却谈不上不充足。崇祯调走邓玘,也有缓解前线缺粮局面的用意。

七路大军会剿,确实是声势雄壮,如果真要和这七路军马会战,李自成等人就算有三头六臂也不是对手。可问题是,这七支军队要分别从大名、武安、潞安、汾州、屯留、潼关、登州七个地方向战区集结,还都得“速速进兵”。

王瑾说了一句谁也听不懂的歇后语——葫芦娃救爷爷,挨个儿去送。

如果在萨尔浒之战时那种遍地是山的倒霉地形中,分兵作战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当地的道路条件、补给条件根本不允许十万大军一起行军。但是在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上,七支几千人的官军队伍打四万农民军,居然还不集结兵力。甚至没有像萨尔浒之战时那样约定好时间分进合击,而是一个一个进入战场,这种睿智的操作实在超出联军首脑们的理解范畴。

更要命的是,这七位主将居然谁也指挥不动谁。曾经有人提议设立直南豫北巡抚,统管顺德、广平、大名、彰德、卫辉、怀庆六府军务,最理想的人选当然是卢象升。但不知因何原因,崇祯并未同意。

按理说,联军现在要对付的应该是离得最近的“大娃”卢象升,但是大家商议了一下之后,觉得不妥。卢象升是块难啃的硬骨头,能出动的机动兵力虽然只有几千,但战斗力却很强。卢象升在直南地区经营多年,士兵、百姓都支持他,民间团练组织得当,城墙也修得好。如果攻打卢象升的地盘,难度比对付真定府那些对军事一窍不通的文官不知高到哪里去。

上次王瑾横穿卢象升的辖区,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如果不是正好有郭应聘、张天琳、刘小山、凌邦文四营兵马接应,王瑾他们就算逃得出来,也必然死伤惨重。有过这次教训,他们轻易不肯再招惹卢象升了。

何况从情感上来说,打卢象升也很没意思。卢象升固然是联军最危险的敌人,却也是最值得尊敬的敌人。造反以来,联军众头领杀过的官员不计其数,但越是如此,他们对真正的清官、好官、爱民的官就越有敬意。如果他们做老百姓的时候,管辖他们的就是卢象升这样的官,他们也不见得会造反了。

然而在这个整个王朝都已经朽烂将圮的末世,别说一个卢象升,就算十个八个卢象升,也一样不能扛起一个行将就木的王朝。明王朝山崩海倾般的毁灭,怎是人力能阻止的。

联军决定,趁着卢象升刚和高迎祥打了一仗,兵马需要休整的机会,从卢象升的防区边缘迅速通过,直插武安。

他们已经得到情报,左良玉率领的昌平兵在武安到处烧杀淫掠,搞得民怨鼎沸,连一些乡勇、土匪都和他们发生了战斗。打这样的对手,无论是从道德上还是可行性上来说,都比打卢象升好得多。

还有就是,闯军放心不下云台山中的老营家眷,总要赶快回河南看看才安心。

昌平兵也是经验丰富的军队,不可小觑,可一支军队一旦失去了纪律,不管单兵战斗力多强,也不过就是一群匪徒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