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18章 刘芳亮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18章 刘芳亮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18章 刘芳亮

在林间露宿一夜之后,次日清晨,队伍开拔了,他们绕过米脂县城,沿着无定河向南前进。谷可成在左,谢君友在右,张能在后,他们三人的部伍是最有经验的,因此布置在外围防备意外,打头的是王瑾这队,李自成在分队时特意把身体状况比较好的人都分在了王瑾队中,作为全军的开路先锋,王瑾是所有人中实战经历最丰富,而且有侦察经验的,由他开路,能应对各种意外情况。

王瑾听完李自成的部署,十分开心。他和李自成相识这段时间,两人每日闲聊,多言兵戈之事,靠着平时的见闻以及王瑾的传授,李自成此时自出机杼部署行军,竟然十分严谨周密,根本不像个刚造反的驿卒,倒有多年的老反王的模样。王瑾带着自己这队走在最前面,五个人一个小队,成扇面散开,走在大队人马前面二里多远的地方。张礼、张成两队专司保护全军的辎重,从米脂县带出来的骡马车辆都由他们照管。

由米脂到绥德有七十里地的路程,他们计划走两天。到了下午,他们宿在一个叫四十里铺的小镇。镇上的百姓听说有流寇来了,都逃走一空,倒省了腾房子的麻烦了。田见秀安排宿营,有士兵居住的屋子里的东西全部搬到一个院子中封存。所有人只准在拨给自己这个队的营房活动,不准进入其他民宅。饭食都由张礼那一队统一准备,士兵不准私下生火。

张能和李过带人将整个镇子彻底地搜索了一遍,只捉到了四个五六十岁的老头子,一个个耳聋眼花,费了好大劲,才算问出一点情况来。这里的老百姓听说有流寇要来,都躲到山里去了,周围没有官军活动,不过有一个叫马家寨的村子牵头组织乡勇,六村联保,能出动几百壮丁。

李自成安排王瑾负责布置营地的防御和警戒,王瑾要大家挖一条壕沟将营地保护起来,挖出来的土堆成一道小土墙,把镇子周围一百步内的植物全部清除,灌木、杂草、树枝做今晚的柴火,树干削成带尖的木桩之后插在土墙上。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多此一举,走路已然够累了,还要干活,但是李自成既然有命,王瑾发话有谁敢不听。更何况今天中午王瑾又因小故斩了一个人,谁也不敢招惹他这个活阎王。大家私下里嘟囔几句,便都去干活了,他们从米脂出发时,大部分人都没有武器,本来就带着锄头铲子,挖沟自然不在话下。

李自成、刘宗敏、王瑾、谷可成这些首领也都在挖沟,总共才几百人的队伍,首领们要是不一起干活那也太过拿乔了。一个正在砍树的少年嘀咕道:“不过就是睡个觉,干嘛弄得这么麻烦。”高杰斥道:“你懂个屁!你以为这还是在你家啊!要是有人半夜摸上来,这些个树就都成了他们的掩护了。”高杰虽然只是个农夫出身的驿卒,但是自从认识王瑾之后,经常听他说书讲古,这种基本的军事常识还是知道的。王瑾看了这边一眼,那个少年是高杰的外甥李本深,不由得又叹了口气。

没想到,这一回还真让高杰说着了。

“刘芳亮!你还他妈睡!流寇都摸上来了。”马腾龙踹了地上的一个年轻人一脚,年轻人缓缓坐起身来:“急什么,情况我们在张家山都摸清楚了,五百多流寇,你招惹得起吗?要我说,这波流寇不错,从张家山过的时候不杀不抢,有个喽啰套了条狗吃,被他们头目直接斩了,还赔了钱。”马腾龙说:“放屁!人给狗偿命,没听说过!”刘芳亮冷笑道:“你没听评书里说嘛,岳爷爷手下的兵抢了百姓几顶斗笠,就要处斩,你以为谁都像你家的乡勇一般?”

其实就连李自成、田见秀他们都觉得王瑾严苛过甚,都是乡里乡亲的,只要没犯杀人强奸这样的大罪,李自成等人还是不愿随意处决部下兄弟。而且军纪这样严苛,队伍可就不好带了,刚才趁着扎营时的混乱,有六个人直接脱离队伍跑回米脂去了。然而王瑾坚持认为,一开始如果不把军纪制定得严苛到不近人情,将来只会越来越松,如果有谁受不了,那就滚蛋,只有能经受最严格的纪律约束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军人。李自成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决定让王瑾继续负责执掌纪律,虽然他对王瑾头疼砍头、脚疼也砍头的做法不是很满意,但是他昨天才让王瑾掌管纪律,今天就把他罢免了,那这军纪可就真没法维持了。

马腾龙骂道:“我大伯花钱雇你是来看家护院的,不是他妈让你说风凉话的。这帮流寇连兵刃都没有几件,有什么不能打的,平时吃我家的喝我家的,这会儿怕死了?你少在这里危言耸听,一百人杀过去,流寇自然便散了。”刘芳亮说:“我话放在这儿,你爱信不信,到时候脑袋掉了别怪我。”

刘芳亮是长安人氏,他幼年时家境还不错,祖上曾是军人,后来虽然改了民籍,但是家传的武艺也没扔下。刘芳亮十四岁那年,家里不知怎么莫名其妙地着了火,父母都被烧死,很快家中的田产也被族人占去了。于是他便开始了流浪生涯,仗着武艺精熟,给人做家丁教师为生,去年才被马家雇用。

马腾龙是马氏族长马芸桥的侄子,读书不成,专好舞枪弄棒。此次马家听说有流寇来犯,立刻召集联保各村丁壮,马腾龙先带了两百人,前来试探虚实。马腾龙见刘芳亮一味打退堂鼓,不由得心中恼怒:“你要是不敢去,就在后队待着,我自去杀贼立功。”刘芳亮坐在地上默不作声,也不理会他。乡勇的宗旨是保境安民,像马腾龙这般主动去招惹流寇实在是不智之举。刘芳亮知道马芸桥捐了个功名,如果能砍百十个流寇首级,说不定便有出仕的机会,没准还能到新任的洪承畴的幕府中去。洪承畴本是延绥巡抚,原本的三边总督名叫杨鹤,一直主张招安流寇。然而朝廷只给了杨鹤十几万钱粮,对于陕西的百万饥民来说根本就是杯水车薪,既然解决不了饥民的生计,流寇问题怎么可能解决。洪承畴等人又从旁极力阻挠,多次设下阴谋杀害招安的农民军首领。农民军接受了招安之后,不仅得不到粮饷,还遭到各地的官军和地主武装袭击,纷纷复反,抢劫如故,杨鹤的招抚计划终于破产。崇祯皇帝大怒,将杨鹤下狱,本要处死,杨鹤之子杨嗣昌上书请求代父赴死,崇祯这才怒气少抑,将杨鹤发配边疆,以洪承畴代之。洪承畴上台之后,将原本杨鹤的一概招安改为重点收买少数农民军中的叛徒,只有杀掉自己原来的兄弟来降的才能改编为官军,再用这些叛徒去攻打其他农民军。与此同时,洪承畴也注意招揽民间的人才,很多陕西的文人都投入洪承畴幕中,想以此为进身之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