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11章 三十年的宿敌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11章 三十年的宿敌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11章 三十年的宿敌

左良玉当然是不肯放这些败兵入城的,用脚后跟想也知道里面肯定混了大量流寇的奸细。可是他不放又不行,在徘徊镇之战中被打散的河南兵也陆续聚集到了武安,足有四五千人。

现在武安周边农村到处都是流寇,败兵们无处可去,也没有食物来源,真把他们逼急了,勾结流寇来打武安也是很有可能的。这年头,没饭吃的乱兵比流寇更胆大妄为。

败兵们聚集在城外,既缺少食物,也缺少燃料,还要在正月的寒冷天气里露宿野外。每晚都有伤员死去,没在战斗中负伤的人也生了冻疮。败兵们怨声载道,说“流寇放我,左镇杀我”。

尤其是没有被俘过的那些败兵,他们手中有盔甲和武器。如果左良玉再不开门,这些人绝对不介意用武力与左良玉争夺粮食和房屋。

左良玉虽然不怕他们,却也不想和他们打。一旦官军起了内讧,流寇趁机进攻,昌平兵和河南兵有同归于尽的危险。

为了防止兵变,左良玉只好接纳他们。他事先做了周密的安排,先给败兵们送了一批粮食和柴禾,暂时稳定人心,然后只开一座城门,放败兵一百人一百人地进来,有武器的和没武器的被分在两处。

没武器的人都是被流寇放回来的,里面肯定有奸细,所以左良玉把他们软禁在一片街区里,每天给点吃的,不饿死就行。反正他们没有武器,只要不让他们在城内自由活动,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有武器的有一千七八百人,这些人是自己逃来的,比较可靠,而且还有战斗力,左良玉把他们重新整编起来,算作自己的部下。由他们自己推举出一个叫罗成耀的千总负责指挥,按照和昌平兵一样的待遇供给物资。

左良玉虽然不得民心,却甚得军心,对待士兵很是优厚。在明末的大混战中,别的官军队伍越打越少,左良玉的队伍却越打越多,自有他的过人之处。尽管经常会坑队友,但是对自己的部下往往能给出足够的利益。

左良玉审问了一些被俘又被释放的军官,他们的说法大致差不多:闯军在徘徊镇之战中伤亡惨重,挖掘了一大片坟墓,军营里到处都是伤兵,粮食配给也很少。

从武安往南前往磁州的道路已经被焦得名等人截断了,联军已经形成了对武安的包围网。左良玉自知武安不能久守,必须要赶快突围。

权衡之下,刚刚和芮琦拼个两败俱伤的闯将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既然他们捉了这么多俘虏却不要,说明他们的粮食危机已经到了很严峻的地步,应该比较虚弱。

左良玉不知道的是,那些多挖的坟墓里埋的不是官军就是被官军杀掉的老百姓,甚至干脆空着。而那些“伤员”,在送走了俘虏之后一个个又爬起来活蹦乱跳了。

突围的时候,左良玉办事还是很雷厉风行的。左军立刻行动起来,徐勇自告奋勇打头阵,左良玉率领大队人马跟在后面,新收编的河南兵走在最后。全军共计九千余人,声势甚大。

左良玉吸取了李卑和尤世禄突围兵败的教训,必须先把一路流寇打垮,才能够成功转移。否则的话,在转移过程中遭到流寇袭击是十分危险的。

夜不收带回情报,徘徊镇的流寇在向西转移,他们在向涉县方向退却。不少人认为不如趁此机会直接从流寇让开的缺口突围南下,但左良玉却不同意。

流寇虽然损失很大,但估计也还得有一万人左右的力量,如果左军南下了,他们却会合焦得名、刘国能追上来,依然是个大麻烦。曹文诏、猛如虎、张应昌三路兵马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来,邓玘和丁启睿更加指望不上,唯一有可能来增援的就是卢象升。可是卢象升恰好在左良玉的北边,被流寇隔开了。

如果怀庆的王自用以及尚在太行山中活动的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马光玉等人一起以左良玉部为目标集结,左良玉的处境将非常危险。因此,不如先趁虚而入打垮闯将,令其他流寇不敢擅动。

更何况,李自成之前干了那么多惹得皇上龙颜大怒的事情,取下他的人头,势必对自己的仕途大有好处,收编闯将部下的降卒也能大大增强左部兵马的实力。

一万多人从路上过,就是瞎子也能闻者马粪味儿找到。追着联军的踪迹,左军一路向西,渐渐追入了涉县境内。

左良玉对闯军实力的判断是有误的,联军的总人数在一万五千人左右。但即便如此,对阵九千左军,闯军也并没有把握。

首先,联军之中有五分之一是一字王刘小山的人马。他们的战斗力不太强,而且李自成难以有效地指挥他们。

其次,联军中三分之一的士兵是最近半个月内收编的官军降卒,这些人的军事素养固然很好,可是战斗意志是非常值得怀疑的。在吊打芮琦的那种顺风仗中,这些人骁勇无比,可一旦战况不利,他们临阵脱逃甚至倒戈投敌都是有可能的。

最后,就是联军中伤病员的比例过高。主要将领中,田见秀、李文江、赵胜、辛思忠、刘芳亮、袁宗第等人都不能上阵。这样一来,指挥的灵活性势必大打折扣。

由于这些原因,虽然联军并不像左良玉估计的那样不堪一击,可要是真打起来,联军的胜算也的确不大。

联军的胜算,在于党家、八金刚、闯塌天、过天星、领兵王五营兵马能否及时赶到。只要他们及时追上来,对左良玉形成前后夹击,联军此战必胜。但如果左良玉抢在他们赶到之前打垮了李自成和刘小山,他们就算赶到,也难以击败专心回头应战的左军。

在徘徊镇西南六十里的西坡村,徐勇指挥的左军前锋终于追上了联军。很明显,联军是故意停下等他们的,已经构筑了野战工事,准备在此与官军决战。

王瑾在西坡村西北边轿顶山的山头上眺望左军的营垒,通过一面面姓字旗,他能大致判断出来的都有谁。徐勇、董源、李国英、王世忠、吴学礼、郎启贵、于自成、常国安、段凤翔、费三省、高进库、胡有升、罗成耀……在另一时空的历史上,今后三十年中闯军的宿敌们,有不少都来了。

也有一些还没到的,比如金声桓、张勇,现在都还不是左良玉的部下,还有不少人是王瑾没印象的。原因显而易见,左良玉和李自成打了十多年,虽然他每次都能跑掉,他手下的人可不保证个个都能跑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