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13章 统一意见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13章 统一意见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13章 统一意见

经过整整一个白天的激烈攻防,官军总算退了下去。王瑾清点了一下人数,今天阵亡的士兵接近一千人,趁乱逃走的也有五六百。如果按照这个速度消耗下去,联军还真撑不了多久。

众头领连夜商讨对策,但是现在的确没有什么办法可想。官军近在眼前,就算逃走也不一定能逃掉。还不如等待焦得名、刘国能他们到来,还有些胜算。

最后,大家还是决定明天一早接着打,但是伤员要提前往外转移。李自成安排李友、白旺两人负责此事,把不适合作战的人员都往西南边的山区里转移。

孩儿队也在转移之列,王瑾又特意找来四个儿子叮嘱一番,拿着孙可望那个瘪了一块的头盔教育了半天战场防护的重要性。

昨天是刘宗敏和刘小山在前沿指挥,李自成和王瑾在后面坐镇,今天他们换了班,李自成和王瑾上前线。二人商议了一下,决定趁着天刚亮先来一波反击,杀一杀官军的气焰。

反击的人数不需要很多,由王瑾、谷可成、谢君友三人带队,各挑了一百五十人,临时编成三个中队。在他们离官军阵地还挺远的时候,官军便发出了警告。不过这也不要紧,本来他们也没指望能夺回阵地,只是想杀几个官军就撤。

王瑾当先冲入官军队伍,一刀便将一个官兵劈翻在地。身后具是经验丰富的老兵,迅速跟上,也砍杀起来。

第一波遇到的官兵只有几十人,很快便被杀散。但很快,有数百人的官军队伍反击上来,王瑾等人略一抵抗,便即后撤,谷可成、谢君友那里的情况也差不多。

左良玉怀疑这是流寇的诱敌之计,所以并不让部下追得过分紧迫。王瑾亲自断后,开弓射杀了两个追得最近的官军。忽然,一支羽箭破空而来,王瑾急忙低头,这支箭从他盔顶擦过,将盔上红缨扯下两缕,又钉在前面一个士兵背着的盾牌上。

遇到这种情况,该怂就得怂,王瑾急忙摘下自己背上的盾牌,遮住头脸。他仗着体格比较健壮,上阵都是一身重甲,只要别被直接射脸,弓箭对他的威胁就不大,所以他使用的是较小的圆形铁盾。

刚才他没看清是谁对他放箭,刚想探头查看一下,又是一支箭飞来,王瑾一抬手,箭射在盾上弹开了。放箭之人的箭术和力量都很强,而且盯上王瑾了。

可能是看王瑾太过鸡贼,不好下手,那个放箭之人第三箭射死了王瑾右前方的一个小管队。蒋锁正要上去抢救,王瑾吼道:“别管他!管好你自己!”果然,第四箭正中蒋锁小腿。

已经死了的可以不管,活人就不能不救了。趁着这个机会,王瑾也看清了射箭的人是谁。他一挥手,丁可泽和另一个亲兵去抢救蒋锁。王瑾把盾往胳膊上一套,张弓搭箭,对着那个向他们射箭的官军军官放去。

陈永福正想再射第五箭,王瑾的箭已到了,他的亲兵举盾来挡,却慢了一步。陈永福急忙侧身闪过,这支箭射中了他身后的一匹战马,那马吃痛,立刻狂奔起来,官军阵地乱成一团。闯军见此机会,急忙背着伤员一溜烟跑了。

闯军退回自家工事没多久,官军的进攻就开始了。王瑾刚刚下达了几个命令,官军的炮便响了,王瑾急忙举盾护住头脸,只觉得一股大力在身上一推,仰天栽倒。

“都回自己的位置上去,我没事!跟虎先替我指挥一会儿!”王瑾躺在地上喊道。丁可泽扶着他站起来,王瑾活动了一下身体:“左胳膊伤了,问题不大。”这一炮发射的是霰弹,距离隔得远了,又有石块之类乱七八糟的弹药,所以威力不算太大,除了王瑾之外,还有两个人被打伤。

这时,王瑾头上流下血来,糊住了眼睛,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头盔被打飞了,伸手摸了一下,头皮被划开一道口子,问题不大。别的伤员可以退下去,王瑾可不行。亲兵们身上带着清水和干净的布,就地给王瑾简单清洗包扎了一下头上的伤口。左臂的甲片被打瘪了,王瑾的胳膊疼得抬不起来,但是没有流血,不知道伤得怎么样,现在也顾不上了。王瑾戴上头盔,站上一处土堆:“四中队到二中队后面去!”

主将没事,暂时稳定了一下军心。官军的攻势和昨天一样凶猛,联军凭借工事虽然挡得住,但也应付艰难。昌平兵的中下层军官的数量和素质都十分可观,能够连续不断地组织起有力的攻势,相比之下,联军的动作就显得较为迟缓。

联军中负责直接组织士兵的小管队们有不少仅仅入伍几个月,就因为上司死了或者跑掉了被提拔了起来,联军又一直没有时间进行系统的训练,只能在作战中慢慢磨合。偏偏经历了辽州之战后,闯军的人员变更巨大,各队全都重新调整了编制,仓促投入实战之中,自然无法指望他们配合默契。

就在这时,北边却突然发生了混乱。

离得这么远,在战线最南侧的王瑾根本无法判断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情,他只能望见负责北侧防线的一字王兵马在四散奔逃,官军大量涌了进来。李自成带着自己的卫队赶上去增援了,王瑾急忙命令自己的兵马向左靠拢,保障中路的安全,以免被官军突破。

李自成带着卫队加入战场时,也是一头雾水,整个阵地乱作一团,一字王的部下们有的还在抵抗,但大部分都在逃命。不过这也有好处,因为混乱的局面,官军的队形也散了,李自成卫队的骑兵从中碾过,虽然只有一百多人,却把几百名官军步卒杀得落荒而逃。

从这里攻入的官军是李国英、于自成两部,虽然战前军议的时候,联军将领们对此早有提防,把一字王的人马安排在了这里,可是战斗开始之后,一字王的部队中却发生了分歧。

刘小山并不是这支队伍的创立者,上一任一字王拓先灵在陕西阵亡,刘小山接管了兵马,也继承了一字王的名号。这就导致他在队伍之中并不具备绝对的威信,结果就是在面对官军进攻,即将抵挡不住的情况时,他的部下一部分要打,一部分要逃,不能形成统一意见,刘小山又无法强制压服他们。

于是,官军没费多大力气就突破了他们的防线,刘小山也死于乱军之中。

不能统一意见的精兵,与乌合之众没有任何分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