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26章 破车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26章 破车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26章 破车

刘体纯的决定震惊了王瑾之外的所有人——他要带着自己的兵马加入闯将李自成麾下,其余王营兄弟愿意来的,就跟着他一起投闯,不愿意的,也可以加入别的营头或者自立一营。

其实就连能未卜先知的王瑾,都不是很能理解刘体纯为什么会这样做,在原本的历史上,此时的李自成还只有一万来人,但是王营残部却集体加入了兵力只有他们半数的闯营。

其他王营将领并没有选择改投别营或者自立一营,既然刘体纯不愿意领着他们干,那么当然要和熟悉的刘体纯一起投最强的那一营。

就连刘文兴也不例外,他并无统兵打仗的才能,如果不跟着一起投闯,他手下的人多半也都会跟着刘体纯一起走。他就算自封掌盘,跟着他的也不过就是几百亲信而已,又有什么用处。

李自成当然也不会假惺惺地推辞,一下子增加两万人,谁不想要?刘体纯、刘汝魁、李安等人都是和他并肩作战过的战友,他们要加入闯军,李自成当然欢迎。

新的闯营分为二十个大队,除了原有的刘芳亮、袁宗第、谷可成、李过、赵胜、李文江、辛思忠、李友、马世耀、白鸠鹤、谢君友、张能、马重僖这十三个老管队之外,又增加了刘体纯、刘汝魁、李安、党希才、古自存、高应双、胡守禄七个老管队,每个大队的人数大约是一千五百人。刘文兴做了闯营的总管,白旺改为他的副手。

很明显,很多在尖山之战中失去了头领的王营士卒,尤其是原来由王自用自领的队伍,被分散补充到了原来的闯营队伍中,而大力推动此事的正是刘体纯。一般的中小头目和普通士兵对此当然没有意见,但是高层头领怨言不小,认为这简直和投降之后被吞并没区别。然而刘体纯花了很大力气在众头领中游说,终于统一了意见。

在当时,无论闯营还是王营的头领,都不是很能理解刘体纯的做法。在王瑾看来,刘体纯简直就像突然被李自成脑控了一样。直到很多年后,他已经和刘体纯成为知交好友,刘体纯才在一次闲谈中对他说起当时的想法:

“那会儿我也没想那么多,周围到处都是官军,兄弟们都不知道还能活多久,我就觉得,应该找本事最大的人来带着大家。既然我当了头领,总得多替兄弟们着想,抢座次争名分什么的没劲得很。”

如果这话是别人说的,王瑾一定告诉他:“好好说人话。”但是这话出自刘体纯之口,王瑾发自内心地相信,刘体纯当时心中就是这样想的。

毕竟,他是和李自成一起过草地爬雪山的人。

是陪着李自成在商洛山里吃草根啃树皮的人。

是在李自成死后掌握着东路顺军中的最强兵力,却从未试图攫取权力的人。

是第一个提出联明抗清的人。

是为了解放陕西故乡愿意帮助多年宿敌孙守法、武大定的人。

是在巴东为带发之民开辟一片净土,其仁德连士绅、汉奸都敬服的人。

是已经成为夔东十三家盟主,却将征虏大将军之位让给后辈李来亨的人。

是肯让出自己拼死夺来的施州地盘,安置与他素有仇怨的王光兴的人。

是坚持抗清二十年,最终举家自尽,用生命捍卫炎黄子孙尊严的人。

如果连他都不相信,王瑾还能相信谁呢?

这个世界的确存在这样无私的人,但是最后的胜利者却不一定是他们,或许这就是为什么这个时空需要穿越者吧。

王瑾自认为已经够一心为公了,但他扪心自问,也绝不可能做到刘体纯这样的程度。假如有一天李自成死了,王瑾绝对第一时间自封掌盘,让他辅佐别人?门也没有。

这次整编的过程非常迅速,时间紧迫,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以浪费。拓养坤和郭应聘也找到了李自成这里,而邓玘、左良玉和曹文诏则在迅速逼近,李自成要赶快拿出一个对策。

还能有什么对策,赶快跑呗。这么多的官军,怎么可能打得过。

在王自用他们和左良玉作战时,李自成等人也与玄默部也打了几仗,河南兵吃了点小亏,退回了彰德府城,短时间内不会发动大规模进攻。李自成决定暂时先带着队伍向西南方向的林县转移,只要进入林县西部的山区,也就没什么危险,可以进行休整了。

原本联军众头领以为,这段路程将会非常艰难。曹、左、邓三部官军绝不会放弃这个机会,他们肯定迅速发动追袭。在转移过程中遭遇官军主力攻击,不消说是极为危险的。李自成等人制订了很完备的方案,何人断后、何人掩护,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可他们没想到的是,官军并没有来。

只有王瑾知道其中的原因,新上任的河南巡按刘令誉和曹文诏大吵了一架,曹文诏直接带着人马回山西去了。曹文诏还算是负责任,回到山西之后又和宣大总督张宗衡的队伍一起攻打高迎祥,但是围剿豫北农民军这事就算告吹了。

左良玉借口自己的军队刚刚组建,又在尖山战斗中伤亡太大,也要停下休整。于是,只有邓玘和马祥麟两部兵马追了上来,当然不敢再兼程急进追袭近十万流寇。

联军将领们都十分无语,官军这样声势浩大地发动围剿,甚至要了王自用的性命,结果就这样因为一个巡按的搅局就草草收场了?

这个世界还真就是这么玄幻,突然之间,围剿联军的四路大军只剩下了邓玘一路。

明末农民军能够在无数次艰苦卓绝的战斗中生存下来,其中有很多这样的偶然因素在起作用。但是有一次两次偶然因素不稀奇,每次都有偶然因素,那就是必然了。

如果硬说明军不受偶然因素影响就有能力消灭农民军,那就如同指着一辆倒到第七手的时候苏联还没解体的破车说:“这车其实好得很,只不过是总出故障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