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68章 僧兵与毛葫芦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68章 僧兵与毛葫芦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68章 僧兵与毛葫芦

王瑾犹豫了很久,要不要去会一会这个纳敏夫,但思来想去,还是算了。先得准备好足够的大炮,才好和这个“同乡”打交道。

王瑾甚至不打算去陕西,他对李自成提出了另一个计划。

王瑾想取代原本历史上很快会在河南崛起的土寨豪强的生态位,在熊耳山、伏牛山、方城山一带建立山寨,招募流民。

占据少室山后,王瑾派人四处打探消息,却发现他熟悉的名字一个都见不到。于大忠、萧应训、李好、刘洪起、沈万登、韩华美、马尚志……这些人有的在贩私盐,有的在卫所当兵,还有的根本找不到,反正都还没当上寨主。河南各地的山寨坞堡,还是士绅、土匪乃至僧道的天下。

在原本的历史上,各路农民军都对上山当山大王并无多大兴趣。若要招兵,遍地都是流民,根本不需要稳定的征兵地。若要抢夺金银、粮食,打下一座县城或者士绅坞堡就有了,何须费那么大力气建设山寨。

进入河南之后,各路农民军的数量动辄数万,哪个山寨也容不下这么多人。如果要进山屯垦,那就势必分散兵力,与散伙无异。所以,他们在早期没有条件上山,到了后期,可以直接抢夺明朝的州府了,也没必要上山了。

唯一的例外就是商洛山时期以及初到河南时的闯军,因为兵力严重削减,必须依赖山寨生存。但那个时候,河南的土寨势力已经成型了,闯军想要将他们统合起来,需要大费周折。

王瑾觉得,应该趁着河南土寨势力还没形成的机会,先把山区中适合屯垦的好地方都占了。但是如果只是单纯地分兵建寨,派驻各寨的头领就直接变成土寨势力了。

王瑾思索再三,倒是从少林寺管理下院的模式中取得了灵感。各种具体的人事方案倒在其次,关键是少林能为下院提供一种他们必不可少又无法自己生产的东西。

少林能提供的,是官府的权威,缺了这个,那些下院就只是普通的寺庙而已。不能堂而皇之地养僧兵去压制佃户,没有官府给予的种种特权,也就不能占据那么多土地。

而闯军能给各寨提供的,是军事组织,仅靠分散的山寨力量,他们无法抵御官军的围剿,互相之间也会互相攻伐。所以在另一时空,他们才被几大土寇统合起来。山寨中不能自给的东西很多,尤其是盐,稳定的运盐路线需要各家山寨组织起来共同保护。土寨豪强要攻击士绅坞堡,也得有闯军这样的力量组织才行。

短时间内来看,王瑾的这个办法只有消耗没有收益。将抢到的物资和一部分骨干力量用于山寨建设,费时又费力,但可能在一年乃至数年内,山寨的粮食都不能自给,也难以提供训练有素的兵员。这也是为什么其他反王都不这么做的原因之一,他们中的大部分甚至根本凑不出这笔启动资金。

王瑾抢和尚抢上瘾了,他不仅派人分赴豫西各地接收少林寺的所有下院,而且打起了伏牛山云岩寺的主意。少林僧兵、伏牛僧兵、五台僧兵合称为明朝三大僧兵组织,既然养得起僧兵,寺中的财富自然也少不了。

云岩寺僧人习的也是少林武术,之所以组织僧兵,起因是他们有一个老对手——熊耳山中的矿徒。

这些矿工们聚众开矿,往往与僧侣争地,双方械斗不断。矿工们与山区猎户合流,也有自己的军事组织,而且也发展为了经常接受朝廷征调的半官方力量。这也就是闯军非常熟悉的毛葫芦兵的起源。

所以闯军在豫西的处境是有点尴尬的,和毛葫芦是多次交手的对头,但想打的却是僧兵,两面都得罪了。

李自成并不觉得建立山寨有多大的意义,但是王瑾如此郑重地提了这么详细的计划,他觉得还是应该做的。闯军诸将早已习惯了王瑾一直是对的,建立山寨就能安置一部分家属老弱,也是件好事。

左良玉部开始渡河了,联军也向南移动。罗汝才打头阵,攻破了永宁县城,联军旋即分兵攻取嵩县、伊阳。没过多久,永宁西南方二百里外的卢氏县也被刘体纯攻破了。

“这位是郝登云郝兄弟,卢氏的矿工以他为首。”刘体纯向李自成介绍道。本来刘体纯是说要带着郝登云回永宁见李自成,没想到李自成直接快马加鞭跑到卢氏来了。

卢氏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铁、铜、铅、锌、金、云母、大理石、石煤皆有。开矿就会聚集大量青壮年,就可能产生事端,明朝官府既不会管理又懒得学,所以从来都是一禁了之。

至于早些年派太监搞的所谓“矿税”,根本就没有开出矿来,就是明火执仗地抢劫而已。而且也不存在什么“收士绅的税”,派驻各地的矿监宦官从来都是逮谁抢谁,越是无权无势之家他们欺压得越狠。

家大业大的士绅不过是受点勒索而已,中人之家、普通商贾却有破家灭门之祸。像马重僖、袁时中、郝登云这样的一般矿工,更是会被以开矿为名强征去从事各种无偿劳役,驱使如牛马。就算是牛马好歹还有人喂,他们连干粮都得自带。

郝登云介绍道,豫西的毛葫芦分为多派,卢氏矿工靠近陕西,是其中比较旁支的部分。虽然毛葫芦都是山民矿夫,但是既然已经成了军事集团,自然也不能全靠开矿、打猎养活。种地非其所长,他们更愿意借着替朝廷打仗的机会做些买卖。

既然插手商业,毛葫芦自然以道路、河流为脉络分派。

郝登云所在的这一派经营的贸易路线,是从洛阳府沿洛水向西南经宜阳、洛宁、卢氏,从南朱阳关过熊耳山,沿均水南下,经西峡口、淅川县,前往湖广的光化、谷城,直到襄阳。

这条路线经过的地区多山、贫困,起点和终点又分别被福王和襄王两家藩王把持,所以利润有限,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势力,像郝登云这样率领数百人的就算很强的了。

第二条路线也是从洛阳出发,沿伊水至嵩县,从栾川镇过熊耳山,沿湍水南下,经内乡、邓州、新野抵达襄阳。

这条路线的中段经过南阳盆地中相对富裕的地区,利润比较高。目前在这条路上势力最大的是内乡县的私枭萧应训,不过目前他的实力有限,并不能将所有势力都统合起来。

第三条路线的北段分为东西两路。西路起初和第二条路线一样,只是到了嵩县转而向南,由伏牛山进入南阳府的南召县。东路则是由开封至汝州,再过鲁阳关到南召县。由南召县再往南,便是南阳府城,然后和第二条路线一样经新野到襄阳。

这条路线上的祖宗又多了一个封在南阳的唐王,不过原来的唐王朱硕熿是个昏聩的老糊涂,在搞钱方面没什么本事。

朱硕熿宠妾灭妻,为了让庶子福山王朱器塽继位,竟把嫡长子朱器墭和他的四个儿子朱聿键、朱聿镆、朱聿鐭、朱聿锷囚禁起来,长达十六年之久。眼看朱硕熿要死了,朱器墭却还活着,朱器塽便与弟弟安阳王朱器埈合谋,悍然毒死了朱器墭。

时任河南右参政的陈奇瑜实在看不下去了,威胁朱硕熿说,世子死得不明不白,如果不让嫡长孙继位,他定要上报朝廷,严厉调查。已经卧病在床的朱硕熿无奈,只得同意让朱器墭的儿子朱聿键继位。

不久朱硕熿便病死了,朱聿键继位。他性情宽仁,不仅不像一般的藩王那样想方设法地欺男霸女,反而设立粥棚,赈济流民。

朱聿键在大牢中生活了十六年,十二岁入狱,二十八岁才被放出,所以生活习惯与一般藩王迥然不同。节俭异常,不近酒色,唯一的嗜好就是读书。他出狱之后立刻着手追查父亲的死因,对于与民争利的事情毫不关心。

所以,南阳这条路线上的贸易还是由毛葫芦兵控制,而这一路毛葫芦的首领,就是刚刚升任南阳守备的任光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