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25章 土匪的水平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25章 土匪的水平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25章 土匪的水平

“裘爷,邹爷,这位便是袁宗第头领的兄弟,袁宗道袁二爷。”老九介绍道,“现在两家之间生了些误会,闯营便派了位能管事的人来,还是尽早解释清楚为好。”

这种深入敌营谈判的工作,袁宗第和赵胜这两个大头领是肯定不能去的,他们一旦有个闪失,就会动摇全军。但是派去的人也要足够有分量,以显示诚意,所以袁宗道就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裘岳拱手道:“难得袁二爷屈尊亲至,我若再不实话实说,那就是给脸不兜着了。请二爷到厅上一叙,待在下从头道来。”

事情的前因后果很简单,闯军到来之后,接连消灭了几家和杜三有关系的土匪,得知闯军和裘岳开始联系,杜三自忖终不能免,于是便去和朱宏联络。

朱宏与杜三早有勾连,闯军之所以查不到朱宏有什么血债,是因为脏活儿都是交给杜三干的。闯军小分队离开万朝山之后,裘岳便接到了消息,他在兴山县城的内弟被人绑票了。

这个内弟倒也不是什么正经的内弟,是裘岳新纳的一个小妾的弟弟。这个小妾原本是个私门头,她弟弟是个类似于地痞流氓的人物,虽然是个不三不四的货色,但是也能帮着裘岳倒卖些武器、盐之类有忌讳的东西。

裘岳当初梳笼这个小妾的时候就留了个心眼,没告诉任何人,杜三自然是不知道此事的。但是,朱宏却不知从什么渠道了解了这件事。

之前朱宏一直没有利用这个情报做什么,对他来说,有裘岳牵制杜三是件好事,免得杜三在给他办事的时候漫天要价。可现在裘岳傍上了流寇,到了要把杜三彻底铲除的地步,朱宏就不能再玩什么离岸平衡,得亲自下场对付裘岳了。

事情简单,却不好处理,裘岳有人质在朱宏和杜三手里,投鼠忌器,不能再公开做什么。闯军是外来户,想在茫茫大山中找杜三这个在本地人中都算神出鬼没的老鼠实在是困难。

不料袁宗道却笑了:“这有何难,俗话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我们直接把朱家垭和三岔口全都端了,让他们去大山里打转吧。”

袁宗第和赵胜最担心的,是有人挑动本地势力的敌对情绪,让各家山寨团结起来对付闯军。他们原先估计,比较有可能引起矛盾的点是土地政策、地域矛盾、与官府的关系、物流通道这些问题。可没想到,朱宏和杜三费了这么大力气,就想出这么个简单粗暴的办法,用强力压服万朝山。和交山军、郝登云这些闯军过去打过交道的土寨势力相比,这届土匪的水平真是不行。

河南、山西、陕西的土匪们处在四战之地,当地灾荒又严重,官军和农民军从他们家门口来来去去,不懂政治斗争、不会经济手段的早就死绝了。可夔东地区相对闭塞,官府力量薄弱,又没有大股的农民军,气候更暖和,饥荒不如北方严重,所以斗争也不像秦晋豫一带那样你死我活。

结果就是,这里的寨主们当惯了土皇帝,习惯了简单粗暴地解决问题,见识又有限,闯军玩的这些斗争方式对他们来说就和降维打击一样。

派袁宗道来之前,袁宗第和赵胜研究了很久,也考虑到了裘岳被胁迫的可能性。可他们想的都是卡住食盐输入的渠道、团结本地土著孤立外来户之类的招数,哪想得到就只是抓了个人质。

如果是经济问题,闯军现在穷得很,没有办法解决。如果是政治问题,文化冲突,他们刚刚到此,也解决不了。但是,能用武力解决的问题那还叫问题?老子可是流寇,别的不会,砍人还不会吗?

袁宗道和老九原来用的挑夫留在了万朝山,裘岳派邹阳和另一个向导穿上他们的衣服,跟着老九下山了。

袁宗第并不担心袁宗道的安全,裘岳那个小破山寨,派一百人去就能踏平。裘岳全家老小都在寨子里,只要他别突然失心疯了,绝不会闲着没事玩鱼死网破。

见到了邹阳之后,袁宗第和赵胜眼前的战争迷雾一下子就打开了。闯军本已整装待发,既然情报到手,他们毫无耽搁,立刻出兵,直奔三岔口。

朱家垭毕竟是个庄子,有农田,有老幼妇孺,就像袁宗道说的,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不怕朱宏飞到天上去。三岔口村就不同了,这里只有一百来口人,差不多半数是青壮年,农田很少,而且多为管理很差的望天田。这些人平时不是采药打猎,就是打家劫舍。村里还有家酒店,就是杜三开的,想也知道和十字坡酒店差不多。

因为目标太小,所以袁宗第和赵胜担心他们跑了。而且据裘岳和邹阳估计,朱宏一般不会亲自出手干绑票的事情,裘岳的内弟多半是被杜三绑走的,他干这个是行家里手。既然如此,那么裘岳的内弟被囚禁在三岔口的可能性比较大。

战斗当然毫无悬念,袁宗第亲自带队,在光天化日之下突袭了三岔口。尽管这里叫三岔口,但袁宗第并不打算摸黑开打,毕竟他们是外地人,对地形不熟,夜战容易吃亏。杜三倒也知道部署岗哨,可是这帮土匪站岗的时候光顾着聊天打屁,轻易地就被闯军的夜不收摸掉了。

三岔口村连围栏都没有,这里是土匪窝,一般的小匪不敢招惹杜三,官兵又不来剿匪,杜三居然就这么凑合下来了。

闯军冲进村里,大砍大杀,土匪们根本没有抵抗,直接选择抱头鼠窜,杜三夫妇被从被窝里揪了出来。杜三倒是留了个心眼,没把裘岳的内弟藏在三岔口,而是派了几个亲信,把他藏到山中的一个窝子里去了,但问题是他的骨气实在太差了,夹棍一上直接就招了。

毫无悬念,直接解救人质,真是无聊的战斗。

押着俘虏,扛着缴获的锅碗瓢盆、桌椅板凳,袁宗第凯旋而归。没办法,杜三这里实在没什么像样的战利品。袁宗第一把火把三岔口烧成了白地,这地方太穷,完全没有据守的必要。地里还有点没成熟的庄稼,但是也没有人力照顾它们,荒地多得是,实在是犯不上来拾掇这点淅淅沥沥的庄稼,过两天派人来割回去当马料吧。

朱家垭的防御比三岔口要好不少,修了个简单的土围子。不过对于闯军来说,也就是也就是练兵的水平。

练兵还是要练的,袁宗第和赵胜估计,夔东地区还是有厉害角色的,只是暂时没碰到罢了。夔东扼守长江三峡,是有航运的,有航运,就一定有水匪路霸,这种懂商业,甚至有可能和官府勾连的势力绝不会像朱宏、杜三这种乡下小恶霸这样好对付。

可就在袁宗第准备攻打朱家垭时,一封来自北方的信不期而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