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10章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10章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10章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王瑾对姚文熊印象还不错,此人也是在夔东十三家灭亡之后才入仕清朝,在陕西阶州知州任上做了不少有益百姓的事。有一次他把上司派来催征加派的吏员捆起来一顿暴打,然后驱逐出境,因此被罢了官。

对方孝标就很无感了,虽然此人没什么昭彰的劣迹,但他出仕清朝那年是顺治六年,也就是明朝的永历三年,也就是多尔衮屠大同、济尔哈朗屠湘潭、谭泰屠南昌、吴三桂屠蒲城的那一年。所以王瑾看他就犯恶心,就算他最后因为文字狱被开棺戮尸、挫骨扬灰,王瑾也只觉得他是咎由自取。

“父亲,这两人一定要见你。”李定国带着两个十几岁的少年书生走了进来,姚文烈、姚文然兄弟跪倒在王瑾面前,叩首道:“请大王饶我父亲性命,我兄弟二人愿以身代!”

姚文烈,顺治八年的举人,也就是张学圣、黄澍、马得功屠掠厦门的那一年,四明山义军和舟山明军壮烈牺牲的那一年,大西军出滇抗清的那一年。

姚文然,崇祯十六年的进士,这就不用说了,板上钉钉的叛徒。还有他们的不少兄弟、堂兄弟,在甲申国变后,姚家基本上满门仕清,亏得姚孙棐居然有脸以“明朝遗民”自居。

姚文烈、姚文然为清朝效力的行为自然是助长了清军屠杀抗清军民的气焰,但他们也做过有益于老百姓的事情,并非赃官污吏。

在这个群魔乱舞的年代,有姚氏兄弟这样变节的清官,也有马吉翔、王维恭这样殉国的赃官,究竟谁更无耻,谁可以原谅,王瑾也不知道。

王瑾反复提醒自己,现在是崇祯八年,原时空的叛徒在本时空不见得是叛徒。至少目前,这些人都只是没比自己儿子大多少的少年而已,没有功名,没有劣迹,自己不能带着原时空的偏见去看他们。高杰的情况已经说明了这一点,人是会改变的。

但是,这话不适用与姚孙棐。像他这样的人,要怎么去改变呢?只有死才会让他改变。

巧的是,今天王瑾要讨的这笔血债的债主,正好叫李大喜。

“崇祯四年六月初一,大宥乡农户李大喜因缴夏粮,借姚家银一两五钱,实领一两二钱,月利四分。至崇祯七年正月初一,本息合计四两二钱,李大喜共还银二两四钱一分六厘,仍欠一两七钱八分四厘。被姚家家仆锁拿至姚宅,次日当姚孙棐之面殴成重伤,归家后伤口化脓,高烧,于正月十五亡故。家中有妻王氏,女绢儿,皆不知所踪。”王瑾平心静气地念完案卷,看了看姚氏兄弟,“这些是根据乡邻、仆役的口供和你家账簿写成的,你二人可有异议?”

姚氏兄弟不敢答话,只是叩头。王瑾的声音很轻,但是穿透力很强,连姚孙棐的惨叫声都无法干扰:“尔父身不动膀不摇,端坐家中便受李大喜之辈以血汗供养,不思还报大恩,反做此狗彘之行。罔顾国法,横行乡里,此等败类,做禽兽尚且不容于天地,何况为人。”

姚文烈和姚文然当然有很多想辩解的。比如说李大喜平素脾气暴躁,经常打骂自己的妻女。比如说那天姚孙棐本来并没想打他,甚至根本不知道李大喜欠钱这事。是因为姚孙棐偶然路过,受了气的李大喜便出言辱骂,言辞极为恶毒,姚孙棐才勃然大怒,喝令家仆上前踢打。比如说李大喜本来伤得不算很重,是他回家后不慎弄脏了伤口才致使伤势恶化。比如说打死李大喜之后,姚孙棐也后悔不已,还给了烧埋银子。

但是就算他们说这些,难道王瑾就能饶了姚孙棐?这些都不影响一个事实:姚孙棐为了一桩非法的债务私自捕拿良民,打死人命。按照大明的律法,李大喜的债务已经还清了,就算没还清,姚家也无权抓人。“罔顾国法,横行乡里”八个字的评价,再恰当不过。打死人一事,更是应该以命抵命。至于那一点烧埋银子,还有脸说得出口?

谢君友说:“当年艾家要害我们掌盘,还知道往衙门递张片子,让县衙抓人。这位姚老爷倒是厉害,亲自带人动手。”姚氏兄弟苦苦哀求,王瑾说:“父亲命在垂危,为人子者关心挂怀,这是人之常情。但李大喜命在垂危之时,尔等曾出一言否?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尔父的命是命,李绢儿父亲的命便不是命?你等的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做子女的不知规劝父母之恶行,那便是害了父母。着力打,让他从实招来,王氏和李绢儿到哪里去了?”

姚氏兄弟磕头如捣蒜一般,王瑾视而不见,姚孙棐惨号道:“大王饶命!我委实不知啊!”虽然他打死人命之事只有李大喜一例,但是他性情暴躁,姚家的佃户、长工、奴仆以及欠债之人挨过打的着实不在少数,被他剥去的钱财更不计其数,有的大老远地跟过来看他挨打,都在拍手叫好。

其实王瑾也估计姚孙棐应该是真不知道那两个女人的下落,李大喜一死,王氏若不是带着女儿逃回娘家,便是被人贩子拐去卖了。不过按照大明朝审案的一般模式,倘若姚孙棐不是士绅,既然李大喜是他打死的,那李大喜妻儿的失踪自然要着落在他身上拷问。

眼看姚孙棐出气多进气少了,王瑾才终于松口:“看来是真不知道,那便砍了吧。”刽子手上前,将姚孙棐拖出,一刀枭首,号令示众。

王瑾这套“百姓供养士绅”的说法,现下并无多大意义,士绅听了不承认,百姓听了听不懂。不过反正现在他的拳头最硬,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姚文熊和方玄成呆若木鸡,姚文烈、姚文然跪伏在地,瑟抖不已。王瑾对良绅们说:“各位与这些人不一样,平素对于穷人没有压榨过甚,所以如今你们才是座上宾,而不是阶下囚。然你们待在这小小桐城,可知天下将变吗?百姓苦明久矣,揭竿而起者不下百万,可笑你们这些井底之蛙,还在这里做着太平盛世之梦。”

能成为良绅的人,在个人道德品质上都是过得去的,但也仅仅是没有“过甚”而已。一个群体的作为如果只靠个人道德来约束,那不出问题才有鬼呢。

就拿王瑾自己所在的群体来说,约束农民军不整村整城地屠杀、贩卖老百姓还是比较容易的,连马进忠、牛万才这些人都能做到,因为他们既不能用首级纪功,也不像左良玉部和清军那样屁股后面跟着一群人贩子。所以除了一些特别残暴之辈,大部分人都不会这么做。可是想约束他们不抢劫、不强奸妇女,就难得很了,因为这是他们的切身利益所系。

同样的道理,只要有一个有效的官府用心管事,让士绅不把人活活打死、不强抢民女,这还是比较容易的。士绅能影响官府,合法催租催债的办法多得很,要女人,只要花钱也能办到。因此,有理智的士绅还是会注意别闹出人命的。然而想让他们不欺压佃户、长工、奴仆,不放贷,那便势必登天还难。有些事情因为持续的时间太长,无论士绅还是被欺压的人都快忘了这是欺压了。

因此,对于农民军的抢劫行为如果不加约束,很容易就会开始杀人了,对于士绅的压榨行为如果不加约束,也很容易会开始把百姓逼得家破人亡。一个人如果掌握了不受约束的力量,那便是危险的开始,能被自己的道德约束住的永远只是少数个体而已。

而现在,正是一个朝廷的统治力逐步坍塌,对于权力、财力、武力都越来越失去约束的时代。王瑾手上掌握着武力,所以他想砸烂旧秩序是很容易的,但是他无法从经济上消灭士绅,因此他还是需要重建约束士绅权力的体系,这才是难中之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