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13章 望江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13章 望江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13章 望江

“尔等要做什么!我要见尔等的首领!”方孔炤被拖出了牢房,一个小管队打了他一个耳光:“闭嘴,没要你的命就不错了。”

如果放走了方孔炤,此人将来很可能成为闯军一个比较危险的对手,但王瑾还是坚持“取天下当以正道”,方孔炤眼下除了镇压桐城民变之外并无血债,王瑾便不杀他。当然,他家也压榨过佃户长工的劳动果实,逼方家开仓放粮捐军饷还是要的。

同理,还有此时年仅十一岁的桐城乡绅之子汪兆龄。虽然王瑾对此人极为厌憎,但也只当他不存在。

攻下县城之后,王瑾又在县衙审了一次案,一批官吏士绅被处决。杨尔铭、方孔炤等除镇压民变、抗拒闯军之外别无劣迹的人也都先过堂再开释。这几位当然是“骂贼不止”,李过、马重僖、谢君友等人倒也不生气,因为这几位的文化水平太高,李过等人根本听不懂他们骂的是什么,所以也就干脆充耳不闻了。闯军兄弟平时骂人都是直接问候人家家属,再加上杨尔铭说的是四川官话,方孔炤说的是江淮官话,语速一快,这些读书人的骂街对他们来说就和外语一样。

王瑾就不一样了,他十六岁以前也是读圣贤书的,对于这些话能理解五六成。他懒得和他们吵架,在城外的时候,他能像训孙子一样训那帮乡绅,是因为能被“请”来喝茶的都是不敢拼命的,就算觉得王瑾说的话没道理,也不敢反驳。而杨尔铭等人现在已经有必死决心了,和他们辩论,辩上一天一夜也说不明白,直接乱棍打出便是。

城内的秩序已经恢复,趁机抢掠的人和被处决官吏劣绅的人头都挂到了城门上。王瑾和李过登上了北拱门城楼,李过知道,王瑾历来喜欢高的地方,尤其是心情不佳的时候,常常登高远眺。

“过年那会儿七条龙病故,如今虎山又没了,我们的老兄弟是越来越少了。”王瑾轻拍垛口,“接下来我所行之事,极为冒险,若是成了,那便开拓一番新局面,若是不成,也就一去不回了。”

李过说:“我们这些人眼界所限,也就知道陕西、山西、河南这点事,大运河、长江对我们来说已经如同远在天边了。你却不同,懂得这天下的许多事。在我们两眼一抹黑的地方,你却能开出新天地来。你放心吧,北边的事自有我们来对付,你只管做你的就好。自米脂起兵以来,我们所行之事又有哪一桩哪一件不冒险,再危险,危险得过做老百姓吗?”

王瑾说:“反明之事,是急不得的。朱明树大根深,积蓄尚厚,纵然我们一时得胜,也难以撼动其根基,没个三年五载,不能见效。是以河南之事,万万不可冒进,各寨若有余力,当另寻别处占山为王,建寨垦荒,结交豪杰,蛰伏待机。千万忍一时之气,不要合兵野战,卢象升、祖宽等人,眼下还不是我们能击败的对手。另外各寨人员要经常流动,以免自立门户。但倘若真有自立门户的,也不必放在心上,就算他们脱离了闯军,也总比原来的那些土豪强。”

王瑾素来啰唆,但闯军众将依然很注意听他说话。一个人能做到虽然啰唆但每句话都有用,这可比沉默寡言的人言出必中更难。李过点了点头:“你就放心好了,这些山寨凝聚了众兄弟多少心血,我们定不会胡乱糟蹋。你已经手把手地教了我们四年,也到我们出师的时候了。”

“我能教的,只是些老兵的经验,这些你们在崇祯四年的时候就已经都学会了。至于究竟如何带兵打仗,都是我们后来慢慢一起摸索出来的。我虽然还有别的东西可教,但你们是来不及学了,只好让孩儿队的孩子们学。这套教材,我前两天已经编好了,分为《数学》《自然》《社会》三卷,还没来得及誊抄副本,一定小心保管。”

从崇祯四年的时候,王瑾就开始着手编这四本书了,基础是把自己上辈子的中小学教材按时代因素调整后进行复刻,再加上了本时空的一些实用知识。语文就不必了,两个时代的语文完全不一样,要教识字、写作,大明的读书人也比王瑾厉害得多。英语当然更不必,这年头就算要和欧洲人交流也得学拉丁语才是。

《数学》基本上照搬原时空,《自然》是物理、化学、天文、生物、自然地理,《社会》是哲学、经济、法学、政治学(不是政治课)、历史、人文地理。这三门基础课程,再加上兵、吏、农、工、商五门应用课程,就是现在闯军教育的基本框架了。

但框架是框架,框架里面能有多少东西,那就不是一时之功了。要是什么时候闯军真能建得起像另一时空一样水平的小学、中学,那离天下无敌也不远了。

半个月后。

王瑾、李过、谢君友、马重僖站在安庆府望江县的城头,顾名思义,从这里可以眺望南边的万里长江。

只是李过始终没明白,为什么总要跑到这种地方来聊天。

“八大王攻打庐江、无为,曹操围困安庆府城,老回回、革里眼、左金王在宿松,混十万和过天星在太湖,闯塌天在潜山,满天星在英山。这会儿安庆、庐州、池州三府都乱作一团,太平、宁国来的援军集中到了铜陵,刘良佐也去对付八大王了。一时半会儿,没人顾得上我们。不过也得尽快,卢象升的援兵马上就要到了。”李过简要说了一下现在的情况,到了这里,他们就要与王瑾分手了。

王瑾嘱咐道:“你们不要直接去麻城,要绕道河南商城县境内。”按照预定计划,谢君友和马重僖回到河南与田见秀会合,李过则进入大别山区,与叶云林会合,建设、夺取一部分山寨安身。

至于王瑾,则率领从各队精选出的战兵千余人,加上家属及辅助人员,总共近两千人,渡过长江,进入江西境内。这里是安庆、池州、九江三府交界之处,又分属两省,管理混乱。加之地方官缺乏战争经验,望江县的江边仍然可以找到很多民船,足够送王瑾部过江。

王瑾指点着说道:“从这里往西即是雷池,“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典故便出自这里。渡江之后,便是江西的彭泽县,彭泽历史上,有两个县令大大有名,一个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另一个是唐朝的狄仁杰。”

因为王瑾的“评书”,狄仁杰在闯营兄弟心中的形象已经和历史上不太一样了,混合了高罗佩和钱雁秋的创作。但历史上的狄仁杰的确很值得称道,多捧一捧他也没什么。

马重僖说:“我看这次,卢象升也未必敢过雷池,没有朝廷调令就越界作战,打赢了不见得有功劳,打输了罪责是他的。反正曹操也打不下安庆,要不了多久就要撤退了。不过宿松、太湖、英山一带还是很危险。”

王瑾说:“你们都是久经战阵之人,只要有了提防,就不会出大事,我也没什么可担心的。唯一可虑的,便是今日一别之后,再不知何年何月方能相见了。”

李过笑道:“你不是说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到将来天下太平,众兄弟有的是工夫欢聚,也不必急在这一时。”

然而王瑾知道,无论最终迎来的是哪一种结局,他们相聚的时间都不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