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4章 潼关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4章 潼关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4章 潼关

“闯贼来了!快登城!”随着闯军侦骑在城外被发现,潼关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潼关是陕西的东大门,地形险要,对于缺少重型火炮,此时仍主要以冷兵器作战的闯军来说,是个很难攻取的目标,不过现在,情况却不同了。

“谢应龙你怎么搞的,为什么不开炮?”罗岱咆哮道。家丁队长谢应龙喊道:“火药都受潮了,没法开炮啊!”

开春以来,干旱已久的陕西下起了雨来,而且降水量异常地多。这就意味着,蝗灾已经不远了,干旱的环境有利于蝗虫产卵,湿润的环境又有利于蝗虫的孵化。对于潼关的明军来说,这样的气候也是一场灾难。

潼关的仓储房屋长期失修,连旱之后突然降水,许多仓库都漏雨了,明军囤积的火药、粮草、被服大量受潮。潮湿的气候有利于细菌的滋生,明军士兵吃着泡了水的粮食,盖着发霉的被褥,健康状况要是好那才有鬼呢,一场瘟疫悄然爆发了。

这可真是物理意义上的屋漏偏逢连夜雨,与此同时,还有一件屋漏偏逢连夜雨的事情,明军又又又又又兵变了,这一次兵变的是宁夏的驻军,原因自然还是欠饷,连宁夏巡抚王楫都被变兵杀死了。贺虎臣和官抚民起了冲突,一个要剿,一个要抚,吵得不可开交,洪承畴、丁启睿都赶去镇压兵变了,新调来的关宁军祖大寿部也赶去了宁夏。再加上郭应聘、焦得名、拓养坤等部大闹秦中,现在官军的主力全都在偏西的位置,只剩下罗尚文一部保护西安,潼关守军孤立无援。

但出乎官军意料的是,闯军并没有急着攻城,而是在城外安营扎寨。

如果此时闯军想攻下潼关,其实已经非常容易了。就在闯军抵达城外的第二天,城内发生了巨大的爆炸。火药受潮会产生热量,结果炸掉了城内最大的那个火药库,官军被炸死炸伤数十人。闯军尝试性地袭扰了一下潼关,发现官军的弓箭都因为受潮而几乎没法用了。如果闯军开始攻城,官军很难做出有效的抵抗。

可是闯军却不敢攻城,城内的官军已经病倒了大半,还不知道他们得的是什么瘟疫,要是贸然攻进潼关去,万一也被感染,那可是有全军覆没之虞。瘟疫比洪承畴可怕得多,洪承畴来了还能跑,瘟疫来了却是躲不掉的。

潼关主将尤世威是闯军曾经交过手的尤世禄的哥哥,王瑾对他有印象,宁锦之战时,尤世威在满桂手下,也和金军打过仗。大凌河之战后,山海关总兵宋纬去职,由尤世威接替。崇祯七年时,金军入寇山西,尤世威不敢前去救援,因此被罢职,本来要充军发配的,但是李自成帮了他的大忙。闯军攻破平凉,在陇州大破贺人龙,崇祯见内地战事吃紧,只好先不和尤世威计较,命他和张外嘉、徐来朝、刘肇基等人统率关宁兵马五千前往陕西,补充洪承畴的兵力。

加上游击罗岱部下的河南兵以及潼关卫本身的人马,尤世威手下有上万人,原本足可与闯军一战,可是现在他们的武器受潮,又感染瘟疫,实在是没有应战的办法了。

如果闯军直接不理会潼关,向西进军,关内的守军也肯定不敢出击,但是这些官军感染的并非天花、鼠疫之类的烈性瘟疫,不可能全部病死,等他们病好了,又会成为闯军的威胁,若不趁此机会消灭他们,恐怕会有后患。

闯军暂且围城,分出五个大队,由刘宗敏和田见秀指挥,攻略潼关以西的州县,抢夺粮草,李自成和王瑾继续指挥围城。

不过数日,城内就发生了兵变,数十个士兵杀死了副将张外嘉,逾城出逃。王瑾对此已经有了预案,在潼关南侧的山中准备了两处营寨,已经有患病迹象的人住在一处,其余不确定是否染病的人住在一处。第三处营寨正在建,是给结束隔离的官兵准备的。

从患病士兵的症状还有他们描述的城内情况来看,城内流行的瘟疫是感冒和伤寒。王瑾没有治病的办法,现在粮食不足,连加强营养都做不到,只能靠隔离,让已经染病的人靠免疫力硬扛。

闯营的军医们知道一些治疗感冒和伤寒的方子,也救治过一些人,但是王瑾和他们都说不清其中的原理,临床实践也不是对所有人都有效,再加上药材匮乏,这些治疗手段起不到多大作用。

再拖延下去,就算闯军驻扎在城外,也迟早会染病,但如果现在攻城染病的概率更大,这件事情着实两难。最好的办法还是一走了之,可这就意味着几个月后,这支官军会恢复元气,再度与闯军敌对。

更难办的是,破城之后拿城内的官军以及家眷怎么办。潼关城内的老幼妇孺不多,主要是本地军户的家属,军民加在一起大约三万人。这三万人每一个身上都有可能带有病菌,要说最干脆利落的办法,那就是直接一把火将全城连人带病菌全都烧掉。闯军诸将都想得到这个办法,但也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哪怕仅从利益上来说,也不能做这种事,否则的话其他明朝军户将来还有谁敢投降?

“我也想不到更好的办法了,只能勉力一试,如果有什么差错,我也不说什么责任由我承担的屁话了,反正我也承担不起。”王瑾这一次前所未有地心虚。参加此次军议的不仅是老管队们,连中层都来了,足有数百人。王瑾站在人群正中间,讲着自己的计划。

“东边天险门,西边地维门,南边凌云门、迎熏门,北边吸洪门、俯晋门,每个城门用五百人突击,由我来带队。以布巾裹住口鼻,无论如何不得摘下。破城之后,迅速杀掉所有抵抗者,将俘虏全部带到南侧山中的寨子,然后将全城能烧的东西一概烧掉。病人在西寨,未发病的在中寨,十人一帐,不得外出。如果半个月内一帐中的十个人均不发病,则迁入东寨,有一人发病,则由发现发病之日起再监视半个月。我们入城的兄弟,也在更南侧同样分成三个寨子,用同样的办法管理。既是隔离,也负责所有俘虏的生活。其余主力全部西进关中,远离潼关。主力在西,西安的敌人就不会威胁潼关这边的寨子,豫西那边,左良玉也不可能犯险来打这有瘟病的地方。”

“这些官兵是我们的敌人,但不会永远是敌人。我们大费周章救治俘虏,最坏的结果可能是这三千人全军覆没,可如果成功了,我们将得到几千精兵,尤其是那些辽人,大多都是和我一样家破人亡的。女人在逃难时死亡率非常高,辽西男多女少的情况严重,士兵一般是没有家眷的,很容易被我们吸收。潼关卫的军户有家眷和土地,不会加入我们,不过将来我们从潼关往来就畅通无阻了。如果不这么做,为了不坏我们闯营的规矩,我们就只能一走了之,不攻打潼关,等官军自己把病养好,还是我们的敌人。”

“这么大的事,不能我们几个头领就决定,所以,得征询大家的意见。谁支持?谁反对?”

闯营中军事民主的氛围还是挺浓厚的,但一般不会采用这种表决的方式,效率太低,而且绝大部分情况下,李自成、王瑾等人的决策都会得到弟兄们的支持。可这一次,王瑾的计划需要三千兄弟冒生命危险去救敌人,而这些敌人现在甚至还没放下武器,难免兄弟们没有别的想法。

李自成第一个举起右手:“我支持。”

“我支持!”贺宏器站了起来,“我以前也是官军,若不是夜不收把我捡回来,我早就死了。自己活了命就不管别人的死活了,那不是爷们干的事。我愿意留下!”

“我支持!”“我支持!”众兄弟纷纷喊道,竟没有一个公开说不同意的。闯军兄弟中做过官军的不在少数,尤其是做管队的这些人,大部分都是边军逃兵出身,他们的军事素养比一般流民强得多,所以更容易升迁。战场上当然见官兵就杀,但对优待俘虏也视为很正常的事,毕竟他们中很多人自己就曾经是俘虏。他们对于传染病并没有王瑾那么敏感,也并不觉得如何可怕。虽然王瑾说有三千人全军覆没的危险,但这种级别的危险,闯军哪年不冒十次八次?王瑾的提案,李自成又支持,那还有什么可反对的?就算有人觉得不妥,也只是默然不语。

王瑾四面拱了拱手:“多谢众兄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