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6章 狂人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6章 狂人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6章 狂人

“抚台大人,这潼关的景象真是凄惨啊,闯贼将全城烧得片瓦无存,连城墙都拆毁了。南边的山里,足有四五千座新坟。”一名军官向孙传庭汇报道。孙传庭说:“我还一直奇怪,潼关卫原本直辖于中军都督府,却突然划归陕西都司,由我管辖。原来如此,是因为已经被拆平了,才把烂摊子扔给我了。”

去年秋天孙传庭复出之后,很得崇祯信用,很快就升到了顺天府丞。今年三月时,陕西巡抚甘学阔在去年没堵住高汝利和郭汝磐,导致他们到韩城和李自成会合,还编假战报糊弄朝廷的事情被拆穿了,于是他也被罢了官。

甘学阔实在不是打仗这块料,就连郭汝磐这种二流反王,他也连打一打的勇气都没有。而且他筹措军饷太不讲方法,得罪了很多人。明末农民战争爆发至今,陕西已经换了七个巡抚,没有一个有好下场,都是灰溜溜地滚蛋了,陕西巡抚一职虽然显赫,却成了烫手的山芋,没人肯接了。此时执掌吏部的是谢升,此人性情傲慢,孙传庭这种脾气,和他处得来才见鬼呢。谢升有心要坑孙传庭,打算推荐他担任陕西巡抚,没想到孙传庭一点都不怵这个,反倒蹦着高地主动要去陕西。

但是便殿召对时,孙传庭便和崇祯闹了个不愉快。孙传庭提出秦军主力集中在边镇,但流寇最活跃的地方是关中,这就使得陕西巡抚手上的兵力与承受的压力严重不符。崇祯咬着牙给了孙传庭每年六万两银子的经费,剩下的就让孙传庭自己想办法了。陕西的缺饷实在是严重,崇祯也不得不放开口子,允许孙传庭自己筹钱。

孙传庭组建了一支三千人的抚标,每年六万两银子,只够他们的军饷而已,要出兵打仗,必须另有经费。何况只有三千人的话,也起不到什么作用。理论上来说,西安、汉中、潼关等地的各卫所的兵丁应该有三万多人,但实际上除了少数军官的家丁之外根本不能作战。

经过了和洪承畴的一番讨价还价,孙传庭又凑了些正经的营兵,王根子部二百人,赵大胤部七百人,解文英部六百人,王国栋部六百人,李国政部一千四百人,咸阳参将尤捷、都司贺英、守备马虎三部一共八百人。原本韩郃参将王永祥的兵马也要划到孙传庭麾下,但是他在高汝利和郭汝磐到韩城时被顺手歼灭了。洪承畴原本答应再调两千甘肃兵给孙传庭,然而有情报显示,贺兰部近期在青海活动频繁,此事只好作罢。

各部都有些缺额,加在一起,孙传庭一共有大约七千人的兵力,不过兵马分散在各地,孙传庭真正能随时出动的机动兵力依然只有三千标营。为了让这七千人保证战斗力,每年需要三四十万两银子,崇祯给的那点钱是杯水车薪。陕西本地的财政经过连年的荒旱和战乱,已经严重缩水,从百姓身上敲骨吸髓剥下来的那点钱,首先要供养秦王、瑞王、韩王、庆王、肃王五藩的宗室,其次要提供延绥、固原、宁夏、甘肃四大军镇的军饷,最后再加上大小官吏的好处,实在不剩什么了。

再压榨老百姓,流寇就更多了,想劝士绅出钱,他孙传庭也没这么大的面子,从京城到潼关的这一路上,孙传庭一直在思索到底从哪里搞钱。来到潼关之后,见到潼关卫的组织机构已经被王瑾彻底摧毁,有贪蠹之名的军官几乎被杀得一干二净,孙传庭一方面因为了解了王瑾处置瘟疫的情形,心中对闯军的提防度连升三级,另一方面倒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

明朝的卫所屯田制度已经败坏到了极点,孙传庭自己祖上就是军户出身,对此再清楚不过。很多军官世家的子弟都像孙传庭一样参加科举成为士绅,由此形成了一股文武结合的庞大势力。这些豪强侵占卫所的军屯田地,拿士兵当成农奴,这样一来,本来应该用于养兵的军屯收入都流入了军官、豪绅的腰包,卫所军变得毫无战斗力。

所以孙传庭的思路就是:对于卫所的军屯进行彻底的清查,默认占田的现状,不再直接让卫所兵服役,就把他们当成地主和农民,按照田亩和丁口征收钱粮草料,然后用这些钱粮招募没有足够土地的卫所余丁作为营兵,重新训练成职业雇佣兵。

孙传庭的思路是很正确的,严格来说,清军入关之后废卫所,行绿营,其实就是洪承畴学习了孙传庭的办法再教给他们的。这种政策虽然妨碍了军官、士绅的利益,让他们出钱,但毕竟默认了他们占田是合法的,没有刨他们的根,是一种烈度较低的渐进式改革。目的是为了筹措围剿各路反王的军费,也预防兵变,以免大家同归于尽,符合历朝历代封建王朝改革的一贯思路。用一句这个时代没有的话来说,是符合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的。

然而,这件事由大清的三边总督孟乔芳来办就办得成,由孙传庭来办就办不成。当然不是因为孟乔芳的能力比孙传庭强,而是因为孟乔芳是汉军旗人,一般的汉官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再加上八旗兵的武力后盾,孟乔芳除了反清义军之外谁都不用怕。那些背叛了李自成的陕西军官、士绅,为了防止闯军打回来找他们算账,也只能和大清一条心。纵然清查军屯之后他们得出一些钱,总比李过、高一功、刘体纯、袁宗第、郝摇旗等人打回来之后拿他们当汉奸处置,均他们的田要强。

而孙传庭只是个空降来的巡抚,带着六万军饷和三千新兵,随便哪个言官都能弹劾他。以他的实力,向这个自己出身的阶层开炮,想从豪强嘴里抠出钱来,就算短时间内能取得成效,也注定是不能长久的,孙传庭这样办事,势必遭人嫉恨,被各路官绅群起而攻之。

相比之下,洪承畴就“聪明”得多,他不是不知道军屯里有很大的问题,可他知道这里面涉及的利益攸关方太多,不是轻易动得了的,因此,他宁肯对此视而不见。他是个“识时务”的人,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会尽可能地努力为自己的主君工作,但凡是可能惹祸上身的事,他一件也不会做。就算这样会导致他效力的王朝灭亡,他也并不在乎,反正不管怎么改朝换代,总得有人去镇压那帮刁民,总有用得着他洪承畴的地方。

当一个阶层集体短视,采用饮鸩止渴的方式疯狂聚敛时,你作为这个阶层的一员,偏偏头脑清醒,甚至还想拉着整个阶层舍弃短期利益,追求长远利益,纵然你打心眼里还是要捍卫本阶层的利益,希望大家生存得更好,你还是会被当成叛徒,好一点的话,也是个狂人。

昔有一国,国有一水,号曰“狂泉”。国人饮此水,无一不狂,唯国君穿井而汲,故无恙。国人既狂,反谓国君之不狂为狂。于是聚谋,共执国君,疗其狂疾。针药莫不毕具。国主不胜其苦,遂至狂泉所酌而饮之。于是君臣大小,其狂若一,国人乃欢然。

既然孙传庭已经做了“狂人”,又不肯像那个国王一样接受治疗,他的下场也就可以预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