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19章 给阿济格的信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19章 给阿济格的信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19章 给阿济格的信

“郭守备,你当时就不怕我们见完清兵的使者之后,直接就把你拖出去砍了?”高迎祥问道。郭升说:“怕是当然怕的,但怕也没办法。你们要是不肯出兵,我领着这四百人去解紫荆关之围吗?孝五兄对我有恩,我是一定要报答他的,可我也不能让我的兄弟去送死,真到了那一步,我也只能单枪匹马地去送死了。反正横竖都是个死,要是被你们砍了,我心里也就踏实了。”

孝五是紫荆关参将刘芳名的字。高迎祥说:“也不是我背后说你朋友的坏话,我也是老陕,同刘芳名打过几回交道,他这样的人,还是别深交为好。虽说他念在同乡情分举荐了你,但这个人吧……”郭升叹了口气:“我何尝不知,只是此时国难当头,我们这些原本是敌人的人都要携起手来,何况我和孝五兄是同袍兄弟。”

张天琳说:“《水浒传》里梁山好汉和官兵打得那么凶,辽兵犯境的时候还不是得一起杀鞑子。”谷可成说:“鞑子不占土地,不争民心,只知劫掠,兵势虽强,却也不见得有什么远见。”赵胜却忧心忡忡:“不然。鞑子要把粮食给我们,这说得通,粮食笨重,他们带不走那么多。但他们不要女人和财帛,都用来收买我们,足见其所谋者大。他们专门抢夺壮丁、牛马,定是为了在辽东屯田。不占土地,是因为眼下时机未到,专心经营辽东一地,不争大明的民心,却争八旗的民心。”

这是一个十分诡异的场面,四百官兵开路,后面是长达八千人的流寇队伍。高迎祥是这次战役的总指挥,虽然大部分人都不是他的部下,但他是所有人中军事指挥经验最丰富,水平最高的,除了他之外,别人谁也没有指挥这么多军队进行会战的能力。

天台山的闯军头领一致同意和清军开战,没什么理由,就是看他们比官军还混蛋,想揍他丫的。之前清军两度劫掠晋北,木怀玉的部队也和他们交手过,大仗不可能打,只是袭击了几个侦骑和下乡劫掠的小股人马。天台山闯军实力有限,自然捡软柿子捏,打的大部分都是随同入塞的蒙古人。

送走了巢丕昌派来的人之后,谷可成让他手下的管队赵大富还有其他几个有过在关宁军中服役经验的人详细讲解了一下清军的战法。原本大家觉得己方差不多有一倍的兵力优势,打退四五千清兵不成问题,但听完他们的描述,高迎祥和其他头领都觉得这事有些难办。

但是难办也得办,如果这会儿怂了,养成了习惯,以后看见清军,有一倍的兵力还不打成了恐怕就要成惯例了,理由是:连高闯王都不敢打这种仗。如果这样,将来还怎么和清军交手?宁肯现在吃些亏,也不能让这股锐气丧了。

“晋北让鞑子杀掠过的景象,兄弟们都见过了,如今在紫荆关以东,鞑子已经抓了数万百姓,和他们比起来,曹文诏、左良玉都是小儿科了。这次我们要办的就一件事,一个鞑子也别放进山西!”闯军队伍中山西人的比例非常高,高迎祥这几句话迅速就把大家的情绪调动起来了。同样的话不同人来说效果是不同的,因为他是高迎祥,所以其实就算他不说啥,往这儿一站也能鼓舞士气。

与此同时,阿济格也接到赵胜写给他的信了。

“闯王高迎祥、过天星张天琳、九条龙谷可成、五闯王张能、混世王武自强、小旋风刘哲、点灯子赵胜字付阿济格……后面都是脏话,不用翻译了。”

读书人就是厉害,赵胜洋洋洒洒写了一千多字,既引经据典,又使用了陕北话、山西话、河南话三种方言中的各种骂人方法,阿济格手下的笔帖式虽说认识汉字,也实在翻译不出来,单是翻译那七个绰号已经够难了。

比较尴尬的是,按照皇太极出征前所下的命令,无论流寇信里说了什么,阿济格都得转呈皇太极,皇太极可是认识汉字的。

后金刚刚立国的时候,努尔哈赤诸子之中只有皇太极一人认识汉字,但是后来,多尔衮、多铎、德格类、岳讬、萨哈廉、济尔哈朗等贝勒也陆续学会了汉语汉字。尤其是皇太极在大凌河之战后大力提倡读书,故而此时诸王贝勒及其子女中读书识字的人已然不少了,有的还兼通满蒙汉鲜四种语言。阿济格就不行了,他是个比较纯粹的武夫,在文化学习方面实在差劲,满文略通,汉文则一窍不通。能听懂一些汉语,但是没法正常交流,日常还是需要笔帖式翻译。

那三个送信的倒霉蛋抖如筛糠一般,阿济格倒没生气:“巢丕昌一个二品的大官,都没犹豫一下便投降了。高迎祥是个卖马的,赵胜是穷秀才,据说那个张能过去是补锅匠,他们倒不肯投降,要和我们打。好啊,这样的对手杀起来才有意思,你们三个给我滚回去,告诉吴善和季思哈等我过去,会一会这些流寇。”

皇太极不可能在沈阳遥控指挥关内战事,所以阿济格有非常大的自主权。大体上来说,他的任务就是打开缺口,进行抢劫,等到多尔衮、多铎、岳讬、豪格等人指挥的援军到来,再扩大战果。此时阿济格正在京城东南大运河边上的河西务镇,抢劫因漕运而生的贪官富商们。清军就不讲究什么打富不打穷了,不管穷富一锅端,毕竟再穷的人也还有劳动力可以剥削。

阿济格本想试试打天津,可是天津的驻军太多,虽然不敢出战,但凭城固守,清军也啃不下来。清军为抢掠而来,所以攻城时不会死拼硬打,每次都是先试攻一下,判断对手的实力,如果城防孱弱,那就直接打下来屠掠,如果遭到了顽强抵抗,那就算了。清兵是来抢劫的,与其啃这些硬骨头,不如找软柿子捏。

这一次,流寇离开山寨主动求战,阿济格正是求之不得,平地野战,清军还从来没有怕过谁。阿济格留下阿巴泰继续在京师东南一带劫掠,自己和姐夫扬古利统兵一万西进紫荆关。流寇兵不满万,阿济格对于自己的胜利丝毫不存疑问。

但事情的发展不可能总是和人的预期一样,阿济格已经犯下了第一个错误:他按照大明官军的调动速度预判了流寇的速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