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40章 佯攻和主攻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40章 佯攻和主攻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40章 佯攻和主攻

当战斗开始之后,王瑾便顾不上胡思乱想了。他轻车熟路地摸掉了乡勇的岗哨,这些乡勇并未在背后建立坚固的工事,没有壕沟,只有木栅遮护,王瑾等人直到劈开木栅时才被乡勇发现,但是已经晚了,打头的几个人几斧便将并不结实的木栅砍开了缺口,众人一拥而入。

王瑾等人每人携带了一只陶罐,里面装着油脂和木炭、硫黄。四川、甘肃、青海都有硫黄出产,因此陕西明军中硫黄的存量很大。攻进营寨之后,他们便砸碎陶罐,放起火来。一时间,乡勇们四下逃窜,乱作一团。不一会儿,西边也着起火来,显然刘芳亮也得手了。

王文昌能组织两千乡勇跨县作战,当然不是泛泛之辈,这些乡勇有半数是其他士绅辖下的,纯属凑数,而他自家的乡勇则经过了严格的训练,尤其是他的家丁,战斗力并不次于官军的战兵。一听说有人夜袭,王文昌立刻命令自家的乡勇们,分二百人去对付背后的流寇,其余人紧盯河滩,防止流寇偷渡。

火起就是信号,李自成、刘宗敏、辛思忠等人开始行动了。今夜月色蒙昧,正好作为掩护,而火光又标明了乡勇的位置。但是毕竟乡勇们不瞎,几百人在河中移动还是看得出的,当即便有人放铳示警,随即,各种火铳便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

这些乡勇的火器水平也很一般,实际上,大部分明军的火器水平都谈不上有多好。黑暗之中,他们既不瞄准,也不注意控制后坐力,无一例外地打得过高,闯营士卒都是猫腰行动,子弹全从他们头顶飞过去了,倒是胡乱射来的弓箭杀伤了一些闯军。最可虑的还是敌人的炮兵,乡勇们装备了一些虎蹲炮,还有一些私铸的小型杂式火炮,技术水平类似于洪武年间的碗口铳,不管这些炮多简陋,终归是炮,在近距离挨上这么一下也得倒下一片人。到了三十步的距离,闯军齐声呐喊,冲了上去。

乡勇们点放火炮,但效果只能算差强人意,原因在于炮手的素质和火炮、弹药质量都实在太差了。有一部分炮弹过大,塞不进炮膛,需要用锤子砸进去,时间既短,黑夜中乡勇们又手忙脚乱,根本来不及发射。有的炮弹则过小,导致火药动能大量浪费,威力大减。乡勇们使用的火药大多是自己私配的,即便是官库出来的火药,质量也参差不齐,再加上保管不善导致受潮,很多火药燃烧不充分甚至根本点不着。由于火炮的规格五花八门,装药自然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全凭炮手的经验,装得少了不过就是威力太小,装得多了就可怕了。小作坊出来的劣质火炮本就多有沙眼,陕西是产煤大省,民间冶铁多用煤,又极少经过炼焦,导致铁的硫、磷含量过高,铁质过脆。用这样的铁以粗糙的工艺铸出来的山寨火炮,再加上装药过多,结果也就可想而知。有两门火炮直接炸了膛,碎铁横飞,当场打死了五个乡勇。

闯营士兵队形稀疏,托乡勇们低劣火力的福,伤亡不算太大。乡勇们挖的壕沟也欠合理,挖出来的土堆在壕沟北侧,木栅却在南侧。本意是设置双重防御来阻滞敌人,但是他们的火力不行,在敌人破坏工事的时候并不能施以有效的打击。刘宗敏带着一队铁锹队,将土铲回壕沟中,当壕沟被填平一半,闯军便冲了上去,劈开木栅杀入营中,放起火来。

在白刃肉搏阶段,还是能看出乡勇们的训练成果,他们十分顽强地结阵拒战,用长矛以木栅为掩护向闯军刺击,闯军的进展十分艰难。这种战斗没有取巧的余地,只有面对面的砍杀,以命换命,看谁更凶更狠。由于突击队造成的混乱,乡勇们已经无法再用火力封锁河滩了,田见秀率领大队人马全线进攻。

王文昌亲自率领自己的家丁投入反攻之中,他很准确地判断出,背后的混乱只是小股袭扰部队造成的,真正的主攻方向在正面,所以把自己部下的核心力量全都布置在了面向河滩的方向。在家丁队的督阵下,乡勇们没有因为遭遇夜袭而崩溃,而是比较坚决地采取了抵抗,因此造成了闯营不小的伤亡。但闯营有一个最关键的优势,那就是人数优势,虽然在总人数上双方大致相当,但乡勇们只有半数是王文昌的嫡系,其余都是凑数的。一旦闯营突破了河滩,在数量上就能压倒乡勇。

而且王文昌忽略了一个问题,佯攻和主攻都是相对的,如果他对佯攻的方向置之不理,佯攻就会变成主攻。王瑾和刘芳亮见王文昌并未对他们采取及时的措施,便更加肆意地在营内冲杀纵火,他们面对的都是跟着来凑数的其他村寨的乡勇,根本没有丝毫防范夜袭的准备,在一片混乱中四散奔逃,不少人逃到了王文昌和李自成交战的战场上,扰乱了王文昌的队伍。

不过,这一切都不是身在战场上的每个人能知道的,他们只能看见面前的敌人,不杀死敌人,敌人就会杀死自己,他们只知努力杀死面前的每个对手,直到那个临界值的到来。

腹背受敌的感觉加剧了乡勇们心中的恐惧,不断有人叫嚷“败了败了”或者“投降不杀”,尽管王文昌竭力维持队伍,但是乡勇们依然感觉四面八方都是流寇,恐惧不断蔓延。终于,当李自成亲自率领的一支突击队在战线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并且斩杀了王文昌的一个侄子之后,乡勇们的士气开始瓦解了。

越来越多的乡勇选择掉头逃跑,越来越多的流寇冲进了乡勇的队伍中。王文昌带着自己的家丁队还在拼命,只听一阵轰鸣,近距离打放的一排三眼铳将他的家丁击倒了七八人,紧接着,几十名流寇挥舞刀盾冲杀过来,为首的正是辛思忠。此时辛思忠已经换上了一身甲胄,手执大刀,当者披靡。王文昌也不敢再战,在家丁的保护下向南撤退,但越来越多的流寇黏了上来。

家丁们拼死抵抗,虽然也杀伤了不少对手,但还是一个个被击倒。终于,王文昌身边的人群散开了,八队的士兵们一拥而上,展开了混战,一个叫贺兰的小管队手起刀落,把王文昌的人头砍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