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12章 正剧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12章 正剧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12章 正剧

有物资,有工匠,有技术,问题就好解决了。闯军的采购价定得比较合理,用大米付账,工匠们都很用心,造手榴弹还是不成问题的。大约翰设计的手榴弹也不算太先进的东西,在英国内战的时候就已经投入实战了。到十七世纪后期,英国、法国都组建了投掷这种手榴弹的掷弹兵部队。所以,这也不是什么超越时代的黑科技,很容易就能造。

现在闯军的手榴弹也不算很安全,在手里爆炸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但毕竟还是存在的,而且掷弹兵同样要冒被一个火星引爆身上挂的炸弹的风险。但这年头大家饿死的饿死,冻死的冻死,病死的病死,啥也不干在家里待着,也可能让官军借脑袋一用,正因为这个国家的老百姓已经连活着都难了,所以不怕死的勇士遍地都是,敢冒扔手榴弹的风险的人一抓一大把。比较难办的倒是臂力问题,大家普遍营养不良,很难锻炼出投掷手榴弹的臂力。

刘承胤的兵马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懵了,他们常年在湘西打苗人、打土匪,技战术水平早已退化。别说手榴弹了,就是一般的明朝边军战术,他们也难以应付。很快,山口就被突破了,闯军冲上了山去。

“你们都是小兵,不见得一定会死,就投降了吧。我杀人太多了,闯贼不会放过我,大丈夫不能被俘受辱,我得给自己留个痛快。”陈友龙很光棍地直接拔刀抹了脖子。刘承胤这会儿可就不像个好汉了,他也想自杀,可是迟迟犹豫不决,直到刘文炳冲到他的面前,他才凭本能做出了决定。

“大王饶我一命!我愿归降,末将久镇湘西,熟悉军情民情地情。大王要攻打辰州、沅州,末将愿做先锋,可劝不少人归降。若要袭取武冈城外的营垒,末将也可去诈开营门。”刘承胤噗通跪在地上,既然主将都这样,士兵们当然也再无斗志,纷纷投降。

刘承胤手下的兵有很多沾染了大量恶习,还有不少有血债的,自然不能直接吸纳进队伍。有本地百姓举发,能确定血债的人都就地砍了,其余的全部送到香花岭做苦役去。唯独刘承胤,大家都觉得砍了他实在是太便宜了。此贼恶名早已冠于湘西,在起义爆发之前已经是血债累累,罪不容诛。攻入宝庆以来,刘承胤烧杀淫掠,无恶不作,而且惯用酷刑折磨,惨死在他手上的人不计其数。倘若一刀砍了,让他死得这么痛快,实在是不够解恨。

但王瑾也不想坏了规矩,五花八门的处决方式只能泄愤,并无什么实际意义,早晚是要扫进历史垃圾堆的东西。不过,大家的情绪还是要照顾的。刘承胤虽然一贯自称勇武无敌、胆大包天,但看见一群闯军和乡民围着自己喊打喊杀,还有不少人嚷着要剐了他,而王瑾又面无表情,丝毫不动声色,再胆大包天的人,到了这个场合也得哆嗦了。

不料,王瑾却笑了:“刘参戎毕竟是主动投降的,怎么能杀了呢?能奇,把那个给我拿来。”

艾能奇拿了一面像唱戏的用的靠旗一样的旗子出来,不过不是三角形的,而是长方形的,比较像日本足轻背的那种,上面歪歪扭扭写着七个大字:“大明参将刘承胤”。

王瑾皱了皱眉:“怎么字还写得这么丑。”艾能奇糊弄道:“最近总打仗,没时间练字嘛。”说着把旗插进了刘承胤背后的绑绳和后背之间。王瑾说:“这就行了,放他下山吧。”

“大王!将军!我愿归降啊!我愿归降啊!”刘承胤立刻明白了王瑾的意思,这附近到处都来帮闯军打扫战场的老百姓,他手里拿着刀的时候,老百姓就是猪羊牲口,可现在他手里没了刀,老百姓可就是妖魔鬼怪了。

“参戎弃暗投明,真是有觉悟啊,这样的好官,那就更应该好好和百姓们亲近亲近了。”王瑾一挥手,几个人把刘承胤扔出去了。

“接下来我们怎么办?”黄色俊问道,“这个办法用了一次之后,其他的官军就不会上当了。”王瑾捻了捻胡须:“那也有办法,巧的不行,我们就来硬的。”

闯营主力五千人为中军,本地饥民为两翼,王瑾拉起了上万人的队伍,杀奔武冈而来,这一次他要试试官军将帅的胆气。如果他们向闯营进攻,那就只好先且战且退,再想办法运动歼敌;如果他们坚守营垒,就先做试探性进攻;如果他们被吓住了,想要逃走,那便可以轻而易举地将他们击败。

经过歼灭刘承胤一役,众兄弟都有了信心,与偏沅兵正面决战,也未必会输。但是湖南闯军只有这点家底,明朝却还有八路大军,王瑾不敢冒着出现大规模伤亡的风险去和官军决战。

官军并没有怂到被一吓就跑的程度,但是闵一麟和尹先民见刘承胤的人马被轻易歼灭,也不敢轻举妄动了,他们坚守营垒,不再出击。王瑾便不断发动小规模的袭击,试探官军的底细。

打消耗战对闯军是不利的,拖得越久,其他各路官军就会越深入湖南,极大地压缩闯军的活动空间。显然陈睿谟、闵一麟、尹先民他们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们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是死守自己的营寨,等待杨嗣昌拿下衡州、永州,与广东、广西、云南、关宁兵马会合,再来武冈和他们夹击闯军。

只是他们没想到,真正的威胁不是王瑾,而是他们一直没放在眼里的武冈守军。

就在官军打退闯军第三次进攻的当天晚上,武冈的十三座城门一起打开,武冈守军大举杀出。

必须承认,武冈城墙修得真好,虽然只是个州城,但是城防工事之完善比有的省城还强。然而,岷王正是因为修城墙才送了性命。在另一时空,武冈城在明末清初这段时间十次易手,其中九次都是从内部被打开的,只有一次城墙起作用了,却是清军据城抵抗明军。

岷王、永历帝、何腾蛟、刘承胤、陈友龙、郝摇旗、孙可望、李定国,再加上清军和本地的农民军,他们围绕武冈你争我夺,杀得天昏地暗。武冈的八次破城每一次看起来都像闹剧,但真正的内核全是悲剧。

这一次,该演一出正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