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6章 兵工厂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6章 兵工厂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6章 兵工厂

从明朝初期开始,佛山就是冶铁业的中心,现在它已经成为了东亚地区最大的商品铁器出口中心。

崇祯五年时,熊文灿为了给郑芝龙造船,在佛山向炉户强行摊派铁钉,曾经激起当地商人和工人的反抗。王瑾很清楚明朝的军工制造的弊端,因此闯军的军工厂采用的是官商合办的方式。

李象履,字素生,是佛山团练的练总,也是本地最大的商人。王瑾更熟悉的是他原本的名字——李洛由,但是自从泰昌皇帝即位,他就把这个名字改了,否则的话,一个名字犯了三个皇帝的讳,也太作死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李掌柜名垂青史并不是因为和澳洲人做生意。南明隆武皇帝即位之后,为了筹措军饷大量卖官,李象履也捐了一个恩贡,又买了个兵部司务的头衔,准备有一番作为。为了避免当时的两广总督丁魁楚的嫉恨,李象履的举动都是暗中进行的,招募勇士,铸造铳炮,只待合适的时机出兵勤王。

然而时机却一直没有来,很快就传来了隆武皇帝殉国的消息。紧接着,唐桂二王争立,李成栋袭取广州,这一幕幕荒诞的戏码让李象履深感朝廷昏庸,他出家为僧,李成栋反正时他也没有参与。后来尚可喜、耿继茂入粤,广东二次沦陷,但李象履并未放弃希望,他把招募来的勇士和工匠们都养在寺庙里,操练军队,准备武器。他坚信广东的沦陷只是暂时的,迟早还会有反攻的一天到来。

直到永历六年,西营出滇,李定国两蹶名王,李象履终于又看到希望了。次年李定国攻打肇庆,他将自己积攒的西洋大炮和六十名铁匠送到李定**中,李定国上表朝廷,任命他为监军副使,命他准备船只,与陈奇策一起从水路配合对广东的反攻。

新会之战前夕,李象履潜入新会城,想作为内应打开城门,不料事泄被捕。清军对他严刑拷打,命他招出同谋,但李象履没有供出任何人。最终他吟诵了一首咏梅诗,从容就义。

王瑾特意从广州来到佛山,来参观李象履主持这座兵工厂。熊文灿在佛山闹出民变之后,也意识到原本的办法是不行的,从中捞油水捞得太多会出事。于是他在接下来的制造铳炮的项目中就提高了收购价,并授意李象履牵头集资建立这个兵工厂。

李象履本人倒是有拳拳报国之志,相信靠造西洋炮和斑鸠铳就能强军,就能救国,可是熊文灿这个提高了的收购价也还是很低,也就是让商人不赔本而已,兵工厂要一面应付官府的订单,一面做私活,用很多年的时间才能收回成本,这还是在不出意外的情况下。

不要说买地、放债这样比抢钱还容易的买卖,在这广东地面上,做其他什么生意都比这样的麻烦事挣钱。但熊文灿是总督,别说让你集资办厂,就算明抢,你能不给吗?最后佛山的商人们还是凑齐了钱,开设了这家兵工厂。

离得不远的澳门就有现在东亚地区最大的卜加劳兵工厂,葡萄牙人在好望角以东的所有战斗都依赖这里的军火。甚至连远在本土的布拉干萨公爵,为了不被西班牙人发现,都从这里订购了二百门大炮。

然而,努勒和塔尔摩的的胜利让卜加劳兵工厂遭遇了沉重的打击。阿曼和斯里兰卡的葡萄牙驻军被歼灭,兵工厂也就失去了客户。而且阿曼和斯里兰卡都在建立自己的兵工厂,这势必会分走卜加劳兵工厂在西亚和南亚的订单,现在他们只剩下马六甲的驻军这一个大客户了。之前卜加劳兵工厂为了应付斯里兰卡和阿曼的订单,大量扩大生产,这下全砸手里了。

这对于熊文灿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卜加劳兵工厂不得不裁撤了一些人员和设备,正好被李象履接手了,兵工厂积压的火炮也被熊文灿和郑芝龙恶意压价收购了不少,一部分用于郑芝龙装备自家舰队,一部分用于应付湖广战事。

卜加劳兵工厂这一单不仅没赚到钱,而且还赔了,但为了维护马上就要断裂的资金流,只能咬牙接受。他们明知道李象履的兵工厂一旦建成,中国的军队和海盗也不会再从澳门购买军火了,这会进一步恶化兵工厂的处境,可为今之计也只好如此了。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闯军攻下广东,恰好把这批人员、设备、火炮都截住了。

李象履感觉自己要被熊文灿坑死了,前期投资已经都花进去了,可是订单却没有了,熊文灿上琼州砍椰子去了,想来闯军也不会让他们把铳炮卖给杨嗣昌和郑芝龙。最近那些小股东们已经频频找上门来,李象履比他们更急,他是兵工厂最大的股东,如果兵工厂不能成功投产,他就得倾家荡产。

“好,很好!”虽然如果再晚些打进广东,自己就要挨这座兵工厂造出的军火的揍了,但王瑾对这里依然非常满意,“我们奉天倡义营打算入股佛山兵工厂,主要是几张图纸,如果你们需要钱,也可以注资。马上召集股东签订协议,兵工厂要以最快的速度投产。”

李象履松了口气,流贼并没有直接冲进厂房把所有东西都抢走已经出乎他的意料了,王瑾给的条件也不错,闯营只是作为股东之一参与兵工厂的经营,理论上是这样,不过他们真的要做出超过他们持有股份干涉的话,兵工厂也没办法拒绝。兵工厂的产品出售给任何势力都要经由闯军批准。

李象履挺尴尬的,这些年他一直想报效朝廷,可是朝廷净让他报效了。他原本是不肯和反贼合作的,但自己全部身家都压在兵工厂上,想不合作也没办法了,他毕竟是个商人,不是官,世世代代属于被打击对象,所以正常的社会道德也没要求他们为大明尽忠。

王瑾忽然说:“小时候我在沈阳的时候,家附近有一家商号,名叫‘辽海行’,那是李掌柜的产业吧。”李象履愣了一下,顿时警惕了起来,从贼是一回事,卖国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李家的产业主要在两处,一处是广东,一处是辽东,辽东沦陷之后,辽海行并没有撤离,继续向内地贩卖辽东的人参、毛皮等货物,向辽东贩运丝绸、瓷器等各种奢侈品,还在大力推销烟草。

不过皇太极是个极度务实的人,他喜欢的是粮食、布匹、金属、食盐、药材、纸张这些必需物资,丝绸、瓷器能用来赏赐人,他还觉得有点价值。至于酒、糖、茶这些东西,他更看重倒卖给蒙古人能换多少马匹,而不希望满洲人过分享受。

尤其是烟草,皇太极十分讨厌,认为这东西进口会浪费勇士们拼了命抢来的金银,自己种又会浪费宝贵的耕地,正在打算下令禁止呢。所以,李象履的生意能做多久也难说。

李象履希望通过辽海行赎回一些被掳走的人口,并刺探辽东情报,甚至在官军反攻的时候作为内应,正如另一时空他在广东沦陷之后做的那样。然而,他的两次努力全都化为了泡影。

王瑾笑道:“李掌柜不用紧张,你该干什么就接着干什么。再过几年,不用我劝你,你就知道该站在哪一边了。你造出的炮弹,迟早会落在满洲人的头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