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16章 雷州糖业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16章 雷州糖业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16章 雷州糖业

“孙知府,糖商们今天又来了。我还是像之前一样答复的,可这样下去终非长久之计啊。”雷州府吏官吴明晋禀报道。

吴明晋原本是雷州府下属徐闻县的知县,他是南直隶的一个小地主,家里没什么财产,也没什么人口,只有一妻一子,都随在任所。闯军到来之际,他死又不敢死,逃又不敢逃,于是便稀里糊涂地投降了,被晋升为雷州吏官。

奉天倡义营的六科并不是六个实体部门,而是几个小部门组成一科,由科官统摄。因此,一个府的科官更类似于分管某一块的副知府。其下经历司、照磨所、司狱司等部门的主官才是实际上的部门负责人。

和他一起来的是雷州府户官萧占风,此人本是个不第书生,闯军新开科举之后才考上来。不管是哪朝的科举,反正都是科举上来的儒生,他和吴明晋的立场还是很接近的。萧占风说:“我等上任之前,王巡抚特意嘱咐过雷州糖业之事,以不生民变为底线,这……”

最近这几天,雷州的糖商上门不是一两回了。制糖业是雷州府境内规模最大的一项产业,糖商势力很大,历任知府都不得不对糖商有所敷衍,吴明晋没想到,这个新知府居然每次都把来求见的糖商拒之门外,软硬不吃。

糖商上门的原因很简单——他们就要破产了。闯军占领雷州之后,并没有足够的人手去组织田兵,但是雷州的农民因为种植甘蔗,经常需要资金周转,在农忙季节还要雇工,比一般的农民更有见识。趁着闯军杀掉了几个大糖商和一批放印子钱的,雷州的农民和赣南的农民一样,自己组建了自己的田兵。

这样的现象在闯军治下的各地并不罕见,王瑾想出田兵这个制度,原本就是照抄了另一时空瑞金农民的智慧。这本来就不是某个青天大老爷的奇思妙想,而是南方农民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自发总结出来的斗争经验。既然瑞金的农民想得出,在闯军的启发下,雷州的农民想得出也没什么稀奇的。

种植甘蔗再榨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投入也很大。农业生产的规律就是,一项产业需要的资金越多,中间的环节越复杂,就越容易让豪势之家找到剥削农民的机会。由于蔗糖的销路把持在与官府、海盗都有勾结的糖商手中,既有做贩运的行商,也有做榨糖的糖寮主,因此种植甘蔗的蔗农实际上就成了糖商的农奴。

对于处在食物链最底层的农民来说,种植甘蔗的利润很低,远不如直接种水稻,就算卖不出去,全家守着这点粮食也饿不死。但由于他们都欠着糖商的高利贷,想不种甘蔗也不行。

闯军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首先是严格执行法律,打击高利贷,一大批债务被宣布为非法,让农民解放了不少。其次是有了田兵组织,农民有了与糖商对抗的手段。最后是闯军实行实物税和货币税并征的制度,不收丁银,不收辽饷,农民如果没有银子,可以用粮食交纳租税。

以往秋收一过,农产品价格就会被商人压得极低,农民为了搞到银子交税,不得不忍痛贱卖自己的收获物。这也是为什么明朝税率不高农民负担却大的原因之一。农民的劳动果实交给朝廷的少,交给商人的多。而商人敢于这样明目张胆地扰乱物价,离不开官府的默许,商人们也是自己挣得少,孝敬给官老爷的多。

虽然大的历史潮流是货币税取代实物税,但是对于农民起义者来说,收实物税才是他们的理想。农民要进行的步骤越少,被剥削的可能性就越低。

农民既免除了阎王债,又不必再担心农产品变现的问题,就很难受糖商们挟制了。当他们有了自由选择农作物的权利,第一选择自然是种水稻,种不了水稻的地方,就种植番薯、芋头等杂粮。

以粮为纲是历朝历代的传统,朝廷是这样的思维,农民也是这样的思维。除非能看到特别高的利润,他们是不会愿意种植其他作物的。另一时空李定国收复雷州的时候,向当地百姓分发耕牛和种子,因此赢得了拥戴,他显然也是组织农民种粮食,而不是种甘蔗。

王瑾认真考虑过要不要由闯军入股组建公司改革蔗糖贸易,提高蔗农待遇,但仔细想来,还是不现实。原来的糖商道德败坏,闯军的制糖企业就能有道德了?最后还不是要以利润为导向。闯军兄弟又大多不懂商贸,真要是这么搞,只怕蔗农的生活会更坏。

而且,此时的国际环境对于雷州蔗糖的出口相当不利。日本爆发了岛原之乱,紧接着就是禁教运动,驱逐葡萄牙人,对日本的蔗糖出口肯定要萎靡一段时间。欧洲在打三十年战争,就不用提了。奥斯曼的穆拉德四世马上要大举进攻巴格达,和波斯萨非王朝进行一次大会战,波斯市场也要完。

再加上拜塔尔摩和努勒所赐,葡萄牙人在印度洋的贸易网络基本上报废了,印度莫卧儿帝国要镇压孟加拉农民起义。王瑾通过澳门的葡萄牙人提供的情报,已经确认了塔尔摩和努勒的存在。虽然说这二位干得的确漂亮,但对于中国的外贸出口来说,却是不利的。

整个亚欧大陆从东到西都陷入了战火,蔗糖的出口因此受到了巨大影响,而且根据葡萄牙人的情报显示,最近几年,欧洲那些没有打仗的地区对加勒比蔗糖的进口增加了,不用说也知道,这是阿贾伊的手笔。加勒比大量产糖之后,中国糖想抢占欧洲市场肯定是没戏了,距离上差得太远,成本肯定比人家高。荷兰东印度公司趁着中国爆发战争的机会,也在巴达维亚扩大甘蔗园面积,准备抢占市场。

在这样的环境下,雷州糖业的处境十分尴尬,不继续像榨甘蔗一样压榨蔗农,就没有价格优势,难免亏损。要是继续压榨蔗农,那就成了挖自己的墙脚了。

农民起义者该依靠糖商还是蔗农?这个问题显然不需要讨论。如果像明朝的官府一样继续支持糖商,闯军能获得一大笔税收,但那就意味着否定田兵组织。如果继续鼓励田兵,那么出口创收肯定就别指望了。何况闯军有三年免征的政策,自耕农在三年内压根一粒粮食都不用交。

可是,因为糖业衰败利益受损的不仅仅是糖商,还有榨糖作坊中的工人,甘蔗减产,作坊就要裁员,这些人如果没有生计,你李自成被裁员了能反,他们被裁员了就不能反吗?

这一系列的严峻问题,摆在了新任的雷州知府孙可望面前,现在他可以确定,王瑾就是故意把情况最复杂的一个府分给了他。王瑾只是给孙可望写了一本册子,讲了雷州的大致情况和国际蔗糖市场的变化,至于具体的政策该如何安排,他并没有指示。只要不搞出民变,怎么都行。

孙可望以为是父亲要考验自己,殊不知王瑾的想法是:要是孙可望都处理不了雷州糖业的问题,那我也没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