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55章 乌岭山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55章 乌岭山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55章 乌岭山

河津县因为是渡口,所以也倒了血霉,路过的官兵和流寇都要在这里劫掠一番,本地的士绅和平民都十分穷困。闯军也不在这里久留,沿着汾河一路东进,穿过稷山县,来到了绛州。

目前山西境内最强的两支队伍是横天一字王王嘉胤和闯王高迎祥,官军的主力都在对付他们,晋西南一带十分空虚。李自成也采用了和张存孟一样的策略,只打坞堡,不攻州县,继续向东穿过曲沃、翼城,来到了乌岭山中。

乌岭山是太岳山脉的支脉,也是汾河流域与沁河流域的分水岭。闯营这一路上根本没遇到官兵阻拦,只和乡勇打了几仗,灭了四家土豪,便成功进入了山区,队伍也发展到了四千来人。

自从天启元年以来,山西无岁不灾,朝廷的盘剥却年甚一年。尤其是去年,为了消灭陕西的众家反王,朝廷在黄河沿线加派达二十二万两,大小官员层层加码,老百姓实际缴纳的钱粮不下百万。官员们只顾自己的考绩,全然不顾百姓死活,竭力催征,逼得山西的穷民先是卖妻鬻子,随后便是揭竿而起,各地造反者不计其数,从陕西来的大量边军逃兵与山西本地的饥民合流之后,其势更加浩大。

山西的官员自然也不都是贪蠹无能之辈,也有人提出“欲除晋之盗,莫先欲抚晋之贫民”。但是跟崇祯皇上就不能提钱的事,他要是能拿出钱来赈灾,将来也就不会上吊了。

乌岭山中到处都是聚众造反的绺子,这些队伍的来源、规模、纪律、战斗力各不相同。有的是饥民、逃兵啸聚山林,有的是本地豪强占山为王;少的只有十几人,多的则有数百人;有的劫富济贫,有的无恶不作;有的敢正面挑战官军,有的被各村乡勇打得满地找牙。

闯营四千人的兵力在流寇中可能不算太大的,但是和这些土匪相比,就如同一条鲨鱼游进了鱼缸一样。

李自成决定先来个杀人立威,一上来就攻灭了四个名声最臭的山寨,在东坞岭建立了自己的大本营。剩下的十几个山寨纷纷遣使修好,李自成选了三个纪律较好的山寨收编,和其他山寨暂时保持井水不犯河水。

在乌岭山,闯营获得了休息的机会。目前他们的粮食供应基本充足,这个偏僻的地方也不会有官军来剿,王瑾估计闯营大约有一个月的时间可以休整。至于为什么是一个月,王瑾也说不清楚,李自成等人都习惯他的神神叨叨了,倒也不以为意。

目前闯军有两个任务,第一是部队的整编训练,第二是武器装备的筹集。闯军中当过兵的人比例不是太高,即便是做过官军的人,军事素养也不一定很高。在休整的这段时间,由王瑾担任总教官,王文耀为副,对全军进行整训。

武器的问题很难解决,从乡勇和地方卫戍部队手中缴获的武器大多十分低劣,只有王承恩、张应昌、马科这种真正的明军野战部队手上才有比较好的武器,但闯军现在又招惹不起他们。

刘宗敏试着自制武器,他一直带着全套铁匠的家伙。现在闯营靠随营铁匠能打造最简单的大刀片和枪头,不过质量很一般。刘宗敏凭着经验知道木炭或者焦炭冶炼出来的铁质量更好,但不明白其中的原理。王瑾给他解释过一次,刘宗敏没有系统地学过化学知识,也只是大概地明白煤里面有某种东西对铁不好,靠炼焦能把这种东西去掉一部分。但是木炭的成本太高,土法炼焦成焦率低,耗费的时间也太长,还得专门修窑,闯营现在没有这个条件。所以现在闯营打造武器主要靠直接买入现成的铁锭,燃料以煤为主,木炭为辅。

晋东南地区盛产煤铁,本地生产的缝衣针和剪刀都很有名。虽然现在是战争年代,经济凋敝,但市面上还是有煤炭和生铁可以采购。商人们对于把生铁这样的战略物资卖给反贼也没有丝毫心理压力,据说王嘉胤和高迎祥也向他们进货。

对闯营更重要的是矿工。与明代的煤矿相比,三百多年后的山西黑煤窑简直是人道主义典范。矿工们吃着猪狗食,干着牛马活,没有任何机械辅助,全靠人力采矿抽水,矿难频频发生。李自成来到乌岭山之后,陆陆续续有不少矿工投奔闯营。其中最大的一伙由一个叫马重僖的人率领,马重僖是阳城人,在一次矿难中,他为了营救同事左腿受伤,从此走路一瘸一拐,因此绰号“马拐子”。他为人仗义,很得矿工拥护。不久前,由于半年没能领到工钱,伙食又被进一步克扣,马重僖率领暴怒的矿工们杀死了矿主,听说乌岭山新来的这支队伍不杀不抢,便赶来投奔了。

马重僖等矿工的加入对于闯军非常重要,他们中有不少人擅长土木工程,尤其精通挖掘地道。还有一些矿工会使用火药进行爆破,这些技能极大地提高了闯军的攻城能力。而且矿工比普通的饥民更有组织纪律性,更容易被训练成合格的士兵。

马重僖还带来了沁水、阳城一带的情报,目前活动在这一地区的都是横天一字王王嘉胤的队伍。王嘉胤本人坐镇在阳城县城,占领沁水县城的则是他的两个部下,一个叫紫金梁王自用,一个叫八大王张献忠。据马重僖说,王嘉胤的部下也是良莠不齐,有的军纪很好,不次于闯军,有的则杀人放火。目前王嘉胤正在攻打沁河流域的各个村寨,筹措粮饷。

此时王嘉胤占据阳城,颇有建号之意,他封紫金梁王自用为左丞相,白玉柱张登喜为右丞相,手下大将如八大王张献忠、飞虎刘体纯、皂鹰刘汝魁、伶俐虫刘文兴、黄莺儿陈虎山、七条龙李安等人各封官爵,对与他联合作战的闯王高迎祥、老回回马光玉、薛仁贵焦得名、曹操罗汝才、革里眼贺一龙、闯塌天刘国能、扫地王张一川等人也都进行了册封。

李自成现在如果赶去投奔王嘉胤,肯定也能混个什么大将军当当。但是自从张存孟叛变之后,李自成就下定决心不再寄人篱下了。何况王嘉胤现在才刚刚占据了两个县便开始大封官爵,而且还封得乱七八糟,这个将军那个元帅,没有一点正经官府的样子,这让李自成对他很不信任。李自成对加入这种草台班子毫无兴趣,不过王嘉胤毕竟是现在山西最强的势力,也不能得罪。于是,他派出田见秀、李过二人,前往沁水试着与王嘉胤的兵马接触,赠送礼物,表达修好之意。

李自成虽然不像王瑾这样知道王嘉胤再过一个月就要一命呜呼,但是他凭着自己的判断力,依然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