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39章 魏国公府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39章 魏国公府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39章 魏国公府

李晋王彻底被纳敏夫这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战略弄蒙了,我们不就是来追击明军的吗?既然已经捉住了傅宗龙,下一步当然是一鼓作气打垮罗尚文了。

纳敏夫不慌不忙,说出一番道理来。

至于他说的是什么道理,以后再说。

画面转向南京。

以城墙坚固而论,南京实为大明第一雄城,但不管什么城,让垃圾来守都是没用的。

南京守军也不都是废物,从金山赶来增援的指挥使侯承祖、定波营把总吴志葵等军官都要求坚决抵抗,城内的一些乡宦、生员也都主张守城。

但是主持防务的赵之龙怂了,他反复宣扬:“西兵数万,怎能抵敌?若战而破城,必被屠戮,不如归降,可保性命。”

南京勋贵们没有半点军事经验,碰上这种事都六神无主。也有几个勋贵子弟主张抵抗,可他们的意见在其家族内部就被压下去了。

金山卫来的防倭士兵也不像他们的军官那样忠于大明。多少年不闹倭寇了,这些士兵大部分都从未上过战场,如今他们和家乡的联系已经被西军切断,他们的心思也在浮动。

与另一时空清军南下时不同的是,不仅勋贵软蛋,军无战心,城内的奴仆们还盼着开了城门迎西王。那些有权有势的豪奴自然不会这么想,可是对于下级奴仆来说,他们本来就什么都没有,西军入城对他们有百利而无一害。

但是让赵之龙没想到的是,张献忠和多铎还是不同的。

赵之龙等南京勋贵的代表出城和张献忠谈判,张献忠却完全拒绝对话,直接将他们扣了起来,发兵攻城。

这些天,城里根本就是公开在讨论要不要投降,守军哪里还有士气,见西军扛着各种器械冲上来,不过一刻钟的工夫,朝阳门守军作鸟兽散。很快,正阳门、太平门、神策门也被陆续攻破。

不过是一个南京城而已,老子想打就打,用得着你们献?

张献忠大张旗鼓地进入了皇宫,然后要求全城所有人放弃抵抗,来皇宫觐见。此时还不是弘光年间那种令明朝遗臣彻底绝望的局面,崇祯皇帝还在北京,不少人认为大明尚有指望,所以投降和自尽的人的都没那么多,很多忠于明朝的人都从城西逃走了。

但是南京的勋贵驽马恋栈,行动迟缓,除了一些年轻子弟逃走之外,各家当主除了诚意伯刘孔炤之外一个都没跑掉。

很快,西军在全城进行大范围的封门抄家,勋贵、官宦、富商大贾几乎无一得免,就连秦楼楚馆之所,也都被查抄。

西军这段时间膨胀速度过快,军纪着实糟糕,明朝降兵、奴仆起义军、各地绿林好汉都是鱼龙混杂,从西边跟着张献忠一起来的旧部也有不少军纪很差。虽然穷人因为穷受害不大,但很多中产之家也被劫掠,南京城内的治安十分混乱。

乱兵劫掠很多时候是不分穷富的,因为光看外表并不能判断一个人是穷是富,就得先砍几刀试试,挨砍之后还不肯交钱的,应该就是真穷人了。当然,不管是穷是富,这个人也活不了多一会儿了。西军的军纪称不上好,但还是有军纪的,对这种行为是禁止的,而是按照房屋的大小,对大的宅院一一抄掠。因此,穷人受的损害还不算大,但那些薄有家产的中小门户也受害极重。

严格来说,西军的纪律和闯军并没有太多分别,但是在执行效率上有差异,导致实际效果不一样。闯军破城也不是说秋毫无犯,平民伤亡是一定会有的,这年头什么纪律也不可能有效地约束全军。但刚刚大规模扩军的西军的监管力度还来不及强化,对平民造成的伤害已经有和明军差不多的水平了。

此时的南京城已经恢复了平静,尸体全部掩埋,基础的商业也开始渐渐复苏。但是,大宗商品的交易基本上是完蛋了,各种娱乐场所也全都萧条破败。

张献忠主要获得了三样战利品:熔铸成锭的大量金银,堆积如山的书籍,还有住满了魏国公府的人。

金银好办,按规矩一部分分赏众将士,一部分入库。书籍装箱,以后找机会卖给王瑾。但是人就不好处置了。

大部分人都忙着抢女人,张献忠不许强奸妇女,但是允许有压寨夫人,被抄家的勋贵绅商的女眷乃至秦淮名妓几乎都被西营各级将佐瓜分。张献忠也纳了几个妾,但他最关心的是抓男人。

何如宠、方以智、黄宗羲、吴应箕、陈贞慧、冒襄、侯方域、魏学濂、顾杲、杨廷枢……此时在南都的有名的读书人,被俘之后又不肯投降的,都被集中到魏国公府和史可法、方孔炤等人作伴了。

倒也有读书人积极投效西营的,比如说阮大铖,就第一个到皇宫来朝见张献忠,跪下口称万岁。但由于他过去横行乡里,贪赃受贿,家财甚巨,再加上汪兆龄嫌他拍马屁拍得太过,抢了自己的风头,极力鼓吹抄阮大铖的家,张献忠最终还是决定把阮大铖交王尚礼拷掠,得银数万,阮大铖刑毙。

总体来看,比较知名的士人没有几个愿意投奔西营的,有一部分人在威胁之下从了,但是那些顶尖的读书人大部分上还是不愿意与西营合作。包括侯方域这种骨头并不是特别硬的,见大家都不降,也不肯出来投降。

汪兆龄提议,这事好办,把他们都拉出来,一个个问,降者录用,不降拖出去斩首。濮中玉、陈士庆和王应龙都立主不可,此时西营初到江南,人心未附,大加杀戮恐怕会导致官绅进一步的反弹。

张献忠倒不在乎官绅的反弹,反正他们和自己也不是一条心。不过,八大王的心思,又岂是他区区一个汪兆龄可以猜中的。

清晨起来,方以智简单洗漱了一下,这里的住宿条件比他们家里当然是差得多,但也不算虐待,一日两餐不缺,水缸里总有人挑满水,茅房也有人打扫。方以智出身世家大族,少年时锦衣玉食,但自从王瑾打了桐城,方氏家产被抄没殆尽,从此生活就没那么富裕了,因此方以智对这种俭朴的生活倒也能适应。

得知父亲方孔炤为献贼所擒之后,方以智忧心如焚。因为张献忠宣扬方孔炤已经做了他的刑部尚书了,方以智也险些被牵连,不得不躲在寺院里避祸。没想到,这回居然在囚牢里和父亲重逢了,被监禁在魏国公府的士人不许随意串门,方以智轻易也见不到父亲,只是被关进来的时候见了父亲一回,能看出父亲还是整齐的文士打扮,精神尚好。好在妹夫孙临和父亲关在一起,方以智还能安心一些。

和方以智住在同一个小院中的,都是和他同一批被抓的人。今年是乡试之期,南京城集中了各地来的大量的读书人,这回都被一锅端了。

最近俘虏中一直在传说,流寇打算逼他们从贼,不肯的就全部沉入长江。魏国公府内人心惶惶,方以智也整日坐卧不安。从贼不愿,死又不甘,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忽然,门被推开了,一个西军军官带着两个士兵走了进来:“何如宠,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