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5章 汉中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5章 汉中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5章 汉中

新年刚过,第一个好消息就传到了开封。

“汉中失守了,皇上他五叔瑞王也给杀了。”“这么说陕西也要保不住了?”“陕西的官兵都他妈在潼关,关中的兵全抽空了。”“四川有闯贼的主力吗?这他娘的是谁干的?”

唐通的军营中,很多中下级军官都在议论这个消息,唐通是陕西泾阳人,他调到密云的时候也带了不少秦军军官,听到陕西危急的消息,都有些神不守舍。隔壁高第的军营也是一样,高第是陕西榆林人,统带的虽然是山海关驻军,但军官、家丁有很多是秦人。

有很多太监跟着崇祯跑到了开封,崇祯便让他们监督各军。方正化监祖大寿军,卢惟宁监吴三桂军,李宗先监高第军,杜之秩监唐通军,杜勋监李辅明军,杨茂林监王朴军,牛文炳监陈永福军,王梦弼监卜从善军,高起潜依旧总监军务。

由于八大总兵的脑子都没被门挤过,所以他们也没人喜欢太监。这些人对军事一窍不通,来到军中除了要钱就是拖后腿。比如说这次汉中失守的消息,本来传达给各部主将就可以了,结果杜之秩这个大嘴巴到处乱说,现在全开封都知道了。

崇祯也知道军务全交给宦官太不像话,说不定一不小心就变成唐末的局面了。他的内阁只剩下姚明恭一个人了,最近又新提拔了几个人入阁,翰林院詹事黄景昉、礼部右侍郎蒋德璟、国子监祭酒李建泰都是从京师跟着逃来的,还有一个是原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

吕维祺之前因为王瑾大闹南直隶背锅罢官,罗汝才攻打他老家洛阳时,他正在开封访友,得以免难。崇祯既然暂都开封,自然也要让朝廷内有河南士绅的代表,便召回吕维祺,直接提拔为大学士。

综合考虑了一下,崇祯决定让李建泰督师。虽然此人也对军务一窍不通,但好歹是朝廷的大学士,而不是太监,八大总兵面子上过得去。再加上李建泰很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根本不去试图指挥这些将领,大家都表示这个督师还是可以接受的。

好在开封还有一位周王有点人样,虽然说平时他在兼并土地、盘剥百姓方面并不输给任何一个藩王,但他知道自己毕生敛来的财富应该怎么用。从他木字旁的名字可以很容易地算出他是崇祯的堂兄,这位王爷在崇祯来到开封之后,立刻判断出了问题的严重性,当即拿出大笔金银、粮食献上皇帝,甚至开始变卖王府中的金银器皿、古玩字画,并要求周藩各郡王也献上金银。

有王爷带头,勒索开封的士绅商贾也变得容易了。所以最近这段时间,明军的军饷和军粮还都能够保障。

因为北方各边镇沦陷,明军的情绪一直很不稳定,所以,崇祯也就需要加倍花钱。靠着从京师带来的内帑和在开封得到的几十万两银子,还可以支撑得一时,可是支撑不了一世,明军必须尽快进攻来获得新的饷源地。

在叙说明军的动向之前,先说说到底是哪路神仙替天行道打下了汉中。

“入城这些人没胡闹吧?”纳敏夫把玩着瑞王朱常浩留下的一串宝珠。朱常浩当年大婚的时候,索要了十八万两银子,还说连买衣服的钱都不够,而当洪承畴急需军费的时候,他只捐了七千两。

贺珍说:“整顿之后,这些人收敛多了。赵光远投降之后,他手下有不少本地兵帮着维持秩序,没出什么大乱子。”“没出什么大乱子”的意思就是处决了十几个人就把纪律弹压住了,这年头能做到这样就已经很好了。

纳敏夫说:“摇黄十三家这些兵,其实底子还是可以的,但是袁韬他们这帮领头的太烂了,放纵了这么长时间,积重难返。要彻底把纪律整顿明白,还得不少时间。”

纳敏夫和贺珍联营北上之后,直接杀奔保宁。纳敏夫并未露面,让贺珍出面和袁韬接触,贺珍只有一千来人,袁韬根本不担心他对自己有什么威胁,欣然前来。

酒宴之上,贺珍伏兵突出,绑了袁韬,随后,贺兰部兵马杀出,直取保宁府城。虽然二贺联军的人数只有袁韬部的五分之一,但素质高得多,而且以有心算无心,在倒戈的袁韬亲兵的带领下,他们轻易攻入了府城。

张显、王高二将还来不及反应便被擒捉,二贺联军迅速控制了全城。虽然以袁韬的为人,杀了也没什么,但是毕竟捉他的手段不光彩,纳敏夫也就没再杀人,把袁韬、张显、王高和一批他们的亲信都流放到青海去了。

裁汰一批冗兵之后,新整编的军队总计三万余人,纳敏夫把保宁让给了闯军,直接北上汉中。

当发现后路被熟悉本地地形,绕道偷袭的贺珍截断,汉中守将赵光远很干脆地投降了。纳敏夫早就不使用贺兰部的名号了,现在他是“顺天安民王包从胥”,再加上他麾下的兵将已经以汉人居多,另一时空连降清都能接受的赵光远对于向他投降当然没什么抵触心理。

占领汉中之后,纳敏夫就不打算走了,靠着一批投降的小官和新招募的穷秀才们,他开始在汉中设立官府,向各县委派知县。纳敏夫的人才储备比闯、西、曹三营薄弱得多,只能采用与清朝类似的模式,委派一个知县就接管地方,或者直接把投降的县丞、主簿乃至典史提拔成知县。不同之处是,新成立的“顺天安民营”也采用三年免征和追赃助饷的模式。

目前纳敏夫和贺珍对军纪的整顿还只是初见成效,因此,只有少数部队才得到允许进入汉中城,其余人都在城外扎营,不过纳敏夫还是尽可能地满足他们吃喝嫖赌的愿望。

汉中东边的兴安州被左光先的儿子左勷占领了,纳敏夫决定先不去动他,等西边的消息一到,他就直接以主力进攻西安,用偏师取凤翔。

很快,西边的消息就来了。

随着徽州官员的不战而降,汉中与甘肃之间的交通终于打通了。就在纳敏夫攻击汉中的同时,青海的贺兰部军队翻越祁连山,攻入了河西走廊。

柴时华的主力已经调走了,贺兰部的核心骨干又多为甘肃镇的明军逃兵,对河西的攻略轻而易举,到处都有贺兰部诸人的亲朋故旧接应。明军副总兵马爌战死,整个河西走廊迅速易手。

贺珍说:“自古以外族入据中原之人中,包兄你算是佼佼者了,可惜你来得晚了些,否则说不定还真有天下之分。”纳敏夫说:“不就是救灾,屯田,笼络士绅,给足军饷,让当兵的别胡闹,这有什么难的。我是个蒙古人,要让汉人认可得麻烦些,但只要不乱杀人,不把人饿到吃人,再开个科举,也就差不多了。”

贺珍说:“照包兄看来,治国之事,竟是这般简单?”纳敏夫说:“譬如鹰隼擒兔,没什么复杂的,无非是盯住目标,一击而中。只不过前提是你得会飞,还得长着那双利爪。如今天下已乱,文武官员,乡绅百姓,都已经对崇祯皇帝没了信心,随便哪个能正常治国,不随便祸害的将军,都能割据一方。不光我可以,左光先、李卑他们也同样可以。”

贺珍说:“割据一方倒是好说,然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岂能长为一省之主?”纳敏夫说:“说起这个,我倒是一直想问,贺兄既然一直觉得闯军才是天下第一,又为何与我共谋大事呢?”

贺珍微微一笑:“闯军之中,统率千人之将佐何止百数,我若归降,可为一府之威武将军,守境剿匪,颐养天年。今我从包兄为副贰,史册必有名姓。事若不济,弃包兄投闯,不失伯爵之位。”

纳敏夫笑道:“才伯爵,看来贺兄对我还是信心不足啊。”说着取出一封信来,“看看吧,皇太极写给我的。许诺只要我归顺于他,当裂土封王,陕西一省及青藏之地皆为我有。”

贺珍一点都没觉得惊奇:“包兄以为如何?”纳敏夫说:“我要真是贺兰部的台吉,我肯定就信了。可惜啊,皇太极不管有多少智略,都永远猜不出我的底细,更不知道我到底想要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